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98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属于化工设备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直接相连的反应釜和反应塔,反应塔在上反应釜在下相连通,反应釜上设有气体进料口、循环物料出口和釜底放料口;气体进料口在反应釜釜内部连接气体进料管,气体进料管通入反应釜底部,循环物料出口通过管线与反应塔顶端侧部进料口连通,同时管线上串联有阀门和转料泵;所述反应塔顶部同时设有气体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作用在于:该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单个反应釜式装置实现了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的合成,有效提高了各物料的循环利用率;该装置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地、安全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属于化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是一类应用较为广泛的中间体,尤其是合成工业广谱高效生物杀菌剂3-异噻唑啉酮的主要原料中间体,同时也是硫酯类抗氧剂和医药中间体。目前该中间体的合成及其生产设备的报道较少。中国专利CN104177279B公开了一种采用丙烯酸甲酯和无机盐硫氢化钠为原料,通过加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等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在水或水-醇体系中合成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的工艺方法。中国专利CN102503870A中提出了一种利用两釜或多釜串联的方式,采用丙烯酸烷基酯直接通入硫化氢气体合成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的方法。现有技术方法中均存在设备投资成本大、产生大量的三废或气体原料利用率低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包括直接相连的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直接相连的反应釜(1)和反应塔(2),反应塔(2)在上反应釜(1)在下相连通,反应釜上设有气体进料口(101)、循环物料出口(104)和釜底放料口(107);气体进料口(101)在反应釜釜内部连接气体进料管(102),气体进料管(102)通入反应釜底部,循环物料出口(104)通过管线与反应塔顶端侧部的反应塔进料口(201)连通,同时管线上串联有阀门和转料泵(3);所述反应塔(2)顶部同时设有反应塔气体出料口(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直接相连的反应釜(1)和反应塔(2),反应塔(2)在上反应釜(1)在下相连通,反应釜上设有气体进料口(101)、循环物料出口(104)和釜底放料口(107);气体进料口(101)在反应釜釜内部连接气体进料管(102),气体进料管(102)通入反应釜底部,循环物料出口(104)通过管线与反应塔顶端侧部的反应塔进料口(201)连通,同时管线上串联有阀门和转料泵(3);所述反应塔(2)顶部同时设有反应塔气体出料口(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其特征是,反应釜釜内右侧沿釜壁方向设有物料挡流板(106),上述物料挡流板竖向固定在釜壁上,循环物料出口(104)在反应釜内连接有引流弯管,引流弯管的入口设置在物料挡流板(106)和釜壁之间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其特征是,引流弯管分为大口径物料引流弯管(103)和小口径物料引流弯管(105),大口径物料引流弯管(103)处于反应釜内,小口径物料引流弯管(105)为引流弯管穿过反应釜位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3`-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尾气吸收装置(4),尾气吸收装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终发王燕平申义驰陆久田齐晓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