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无组织废气一体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086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一体化处理系统,在电泳槽上设有若干个吸风罩且吸风罩与组合管道I连接;所述组合管道I一端的分支管路与各个吸风罩单独连接且组合管道I另一端的管路与若干个活性炭吸附设备依次连接;所述若干个活性炭吸附设备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且末端的活性炭吸附设备通过管道II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通过管道III与烟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泳槽上方设置若干个吸风罩将废气吸取到若干个活性炭吸附设备中依次吸附处理,最终通过15m以上的烟囱进行清洁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间无组织废气一体化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一体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车间电泳槽上方,会产生很多无组织废气,目前,还缺少针对车间无组织废气设计的一体化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车间无组织废气一体化处理系统,在电泳槽上方设置若干个吸风罩将废气吸取到若干个活性炭吸附设备中依次吸附处理,最终通过15m以上的烟囱进行清洁排出。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车间无组织废气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电泳槽,其特征在于:在电泳槽上设有若干个吸风罩且吸风罩与组合管道I连接;所述组合管道I一端的分支管路与各个吸风罩单独连接且组合管道I另一端的管路与若干个活性炭吸附设备依次连接;所述若干个活性炭吸附设备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且末端的活性炭吸附设备通过管道II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通过管道III与烟囱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设备的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活性炭吸附室,壳体内部设有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且左侧板与后侧板之间、右侧板与后侧板之间均垂直设置,并在左侧板、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间无组织废气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电泳槽(1),其特征在于:在电泳槽(1)上设有若干个吸风罩(2)且吸风罩(2)与组合管道I(3)连接;所述组合管道I(3)一端的分支管路与各个吸风罩(2)单独连接且组合管道I(3)另一端的管路与若干个活性炭吸附设备(4)依次连接;所述若干个活性炭吸附设备(4)之间通过连接管(9)连接且末端的活性炭吸附设备(4)通过管道II(5)与风机(6)连接;所述风机(6)通过管道III(7)与烟囱(8)连接;/n所述活性炭吸附设备(4)的壳体(10)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活性炭吸附室(11),壳体(10)内部设有左侧板(12)、右侧板(13)、后侧板(14)且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车间无组织废气一体化处理系统,包括电泳槽(1),其特征在于:在电泳槽(1)上设有若干个吸风罩(2)且吸风罩(2)与组合管道I(3)连接;所述组合管道I(3)一端的分支管路与各个吸风罩(2)单独连接且组合管道I(3)另一端的管路与若干个活性炭吸附设备(4)依次连接;所述若干个活性炭吸附设备(4)之间通过连接管(9)连接且末端的活性炭吸附设备(4)通过管道II(5)与风机(6)连接;所述风机(6)通过管道III(7)与烟囱(8)连接;
所述活性炭吸附设备(4)的壳体(10)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活性炭吸附室(11),壳体(10)内部设有左侧板(12)、右侧板(13)、后侧板(14)且左侧板(12)与后侧板(14)之间、右侧板(13)与后侧板(14)之间均垂直设置,并在左侧板(12)、右侧板(13)、后侧板(14)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隔板(15)将壳体(10)内部分隔为若干个活性炭吸附室(11);所述隔板(15)设有通孔;所述最底端的活性炭吸附室(11)通过隔板(15)与连接管(9)或组合管道I(3)连通,最顶端的活性炭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宏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舜天新盈轻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