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包括有压滤机本体和设置在压滤机本体内的滤板;所述压滤机本体包括有滤框和推板;所述压滤机本体上方通过支撑架架设有自动卸渣装置;所述滤板两侧边缘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滤框两侧设置有用于滑移架移动的滑轨;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滤框下方地面上开设有下沉式的集液池;所述集液池内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连接有输送管;所述集液池两侧的地面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集渣车;所述集渣车活动收放在滤框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压滤机在卸渣和出渣时存在不便且容易在收集槽内发生溶液溢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
本技术涉及无机氟盐化工产品生产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
技术介绍
压滤机利用一种特殊的过滤介质,对对象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机械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在18世纪初就应用于化工生产,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染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环保等行业。现有的压滤机,一般包括板框式的滤室,板框式的滤室有一块平板滤板和一块中空的铝框组成,滤布固定在板框上。压滤时,将滤板挤压在一起,将通入的固液混合物压成泥饼,液体排出,从而实现固液的分离。压滤机在开始压滤时,挤压出来的溶液流量大,用于引流溶液的装置容易出现溢流现象导致污染周围环境和浪费的问题;而压滤机压滤结束后,需要将滤板上的渣饼卸下来,由于化工产品具有一定的湿度和粘度,即使滤板之间相互分开,滤板上的渣饼也难以受重力自己掉下来,常常需要操作工人手动将滤渣刮下来导致卸渣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解决现有的压滤机在卸渣和出渣时存在不便且容易在收集槽内发生溶液溢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包括有压滤机本体和设置在压滤机本体内的滤板;所述压滤机本体包括有滤框和推板;所述压滤机本体上方通过支撑架架设有自动卸渣装置;所述滤板两侧边缘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滤框两侧设置有用于滑移架移动的滑轨;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滤框下方地面上开设有下沉式的集液池;所述集液池内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连接有输送管;所述集液池两侧的地面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集渣车;所述集渣车活动收放在滤框下方;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卸渣装置包括有卸渣气缸、调节臂和刮料架;所述气缸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调节臂一端与气缸连接且另一端与刮料架连接;所述刮料架包括有两块刮板;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臂包括有伸缩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气卸渣气缸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固定有铰接件;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连接至两块刮板;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横梁、齿条和伸缩机构;所述横梁两端通过伸缩机构固定在滤框上;所述齿条设置在横梁靠近滑移架一侧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滑移架包括有侧耳板和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侧耳板下端且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一侧表面上还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与齿条相咬合的齿痕;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一端向远离压滤机一侧延伸;所述轨道的另一端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一侧还设置有防撞块;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对称设置在轨道两侧;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一对弧形耳板;两个所述的弧形耳板之间铰接有锁定臂;所述锁定臂的端部向下设置有棘爪;进一步的,所述集渣车底部对应轨道设置有行走轮;当行走轮进入两侧锁定机构,所述卡住抵住凹槽的槽底;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集渣车底板一侧边缘还铰接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与集渣车侧板通过锁扣件连接;所述卸料板外壁上还设置有拉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1、本技术在压滤机本体上设置自动卸渣装置,压滤结束后,通过滤板两侧的滑移架便于移动滤板至自动卸渣装置的下方,再通过定位机构将滤板位置固定,有利于自动卸渣装置对准刮料和卸渣;2、在滤框下方的地面上开设有下沉式集液池,压滤初期产生的大量的溶液直接进入集液池内,而不通过集渣槽排出,有效减少了由于引流慢而导致的溢流情况;3、在集液池内设置潜水泵,且潜水泵连接输送管,集液池内收集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潜水泵抽出排放至下一处理工序中,减少了溶液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4、当压滤逐渐结束,开始进行卸料前,将集渣车通过轨道进入滤框下方,用以收集滤渣,再通过集渣车转移出滤框下方,由工作人员进行转移,送入下一加工工序中,提高了出渣效率;5、通过将滤渣和滤液分别收集并转运,并设置足够容量的收集池收集滤液,减少了溶液溢流的发生,且有效提高压滤的出渣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为自动卸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部分结构俯视图。图6为锁定机构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锁定机构未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集渣车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压滤机本体;101.滤框;102.推板;2.滤板;3.支撑架;4.自动卸渣装置;41.卸渣气缸;42.调节臂;421.伸缩杆;422.第一调节杆;423.第二调节杆;424.铰接件;43.刮料架;431.刮板;5.滑移架;51.侧耳板;52.滑块;53.定位块;6.滑轨;7.定位机构;71.横梁;72.齿条;73.伸缩机构;8.集液池;9.潜水泵;10.输送管;11.轨道;12.集渣车;13.锁定机构;131.弧形耳板;132.锁定臂;133.棘爪;14.防撞块;15.行走轮;16.卸料板;17.锁扣件;18.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8所示,一种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包括有压滤机本体1和设置在压滤机本体1内的滤板2;所述压滤机本体1包括有滤框101和推板102;所述压滤机本体1上方通过支撑架3架设有自动卸渣装置4;所述滤板2两侧边缘设置有滑移架5;所述滤框101两侧设置有用于滑移架5移动的滑轨6;所述滑轨6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7;所述滤框101下方地面上开设有下沉式的集液池8;所述集液池8内设置有潜水泵9;所述潜水泵9连接有输送管10;所述集液池8两侧的地面上设置有轨道11;所述轨道11上设有集渣车12;所述集渣车12活动收放在滤框101下方;潜水泵9采用常规的电动潜水泵9,且电连接至外接电源;可采用任意一种结构和连接合理的现有潜水泵9型号;输送管10上常规设置有控制阀;输送管10可以将集液池8内收集的溶液送到其他处理设备或者转运装置中,根据需要在集液池8周围进行布线和布管。本技术在压滤机本体1上设置自动卸渣装置4,压滤结束后,通过滤板2两侧的滑移架5便于移动滤板2至自动卸渣装置4的下方,再通过定位机构7将滤板2位置固定,有利于自动卸渣装置4对准刮料和卸渣;在滤框101下方的地面上开设有下沉式集液池8,压滤初期产生的大量的溶液直接进入集液池8内,而不通过集渣槽排出,有效减少了由于引流慢而导致的溢流情况;在集液池8内设置潜水泵9,且潜水泵9连接输送管10,集液池8内收集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潜水泵9抽出排放至下一处理工序中,减少了溶液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当压滤逐渐结束,开始进行卸料前,将集渣车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包括有压滤机本体和设置在压滤机本体内的滤板;所述压滤机本体包括有滤框和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本体上方通过支撑架架设有自动卸渣装置;所述滤板两侧边缘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滤框两侧设置有用于滑移架移动的滑轨;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滤框下方地面上开设有下沉式的集液池;所述集液池内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连接有输送管;所述集液池两侧的地面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集渣车;所述集渣车活动收放在滤框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包括有压滤机本体和设置在压滤机本体内的滤板;所述压滤机本体包括有滤框和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本体上方通过支撑架架设有自动卸渣装置;所述滤板两侧边缘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滤框两侧设置有用于滑移架移动的滑轨;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滤框下方地面上开设有下沉式的集液池;所述集液池内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连接有输送管;所述集液池两侧的地面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集渣车;所述集渣车活动收放在滤框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卸渣装置包括有卸渣气缸、调节臂和刮料架;所述气缸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调节臂一端与气缸连接且另一端与刮料架连接;所述刮料架包括有两块刮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包括有伸缩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气卸渣气缸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固定有铰接件;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通过铰接件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连接至两块刮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高效的自动卸渣出渣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勋,王庄,赵江,王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合起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