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可溶微针用阴模的工装
本技术涉及可溶微针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可溶微针用阴模的工装。
技术介绍
微针经皮给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方法,其最大的技术优势就是能穿透皮肤的天然屏障-角质层,形成微型的孔道,从而加速外用药物的吸收速率,而又因不伤及真皮和皮内神经,所以微痛或无痛。尤其是可溶性微针,具有生物适应性良好、不存在针头滞留体内的风险、溶解快速、患者可以自行操作给药、没有针头的交叉感染可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等优势,备受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可溶微针一般使用浇筑法制备,将溶于水的物质配制成溶液,注入模具,该模具通常称之为阴模,待干燥后剥离,得到微针片材。阴模通过阳模(也称之为模版)制取得到,首先有一阳模,再利用硅橡胶、树脂进行浇筑,热烘烤,翻模后形成阴模。具体可以参考公告号CN102202723A、名称为微针片材的压模及其制造方法和采用该压模的微针的制造方法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
技术介绍
和其附图8的介绍。因制备阴模的材料未加热固化前为液态,若没有良好的工装加固,制备的阴模太薄不利于揭膜,太厚不利于后期制备微针片材。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工装,用于提高阴模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是提供了一种制备可溶微针用阴模的工装,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在制备微针片材的阴模时,阴模厚度不易控制,影响制得的阴模质量。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可溶微针用阴模的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四周可拆卸连接若干围板,形成一腔体,若干围板上端面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可溶微针用阴模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四周可拆卸连接若干围板(2),形成一腔体(3),若干围板(2)上端面齐平,所述底板(1)上连接一基板(4),所述基板(4)上端面低于所述围板(2)的上端面,所述基板(4)与四周的所述围板(2)之间留有间距,形成环形流道(5)。/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制备可溶微针用阴模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四周可拆卸连接若干围板(2),形成一腔体(3),若干围板(2)上端面齐平,所述底板(1)上连接一基板(4),所述基板(4)上端面低于所述围板(2)的上端面,所述基板(4)与四周的所述围板(2)之间留有间距,形成环形流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可溶微针用阴模的工装,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围板(2)可拆卸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赵科研,杨淑艳,郭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元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