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08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包括定向透药治疗仪主机和通过导线与定向透药治疗仪主机连接的电极贴片,所述电极贴片包括下面具有粘贴面的基材、粘贴在所述基材粘贴面上的防透圈、设置在所述防透圈中心的电极片、设置在所述防透圈中心且位于电极片外侧的药片,所述基材上相对于所述防透圈的外围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细长形的辅助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基材在粘贴的过程中产生过度的拉伸和褶皱,从而避免了皮肤出汗或患者活动时,拉伸或褶皱处的基材从皮肤上滑脱或位移,从而始终保证药片能够紧贴于皮肤上,从而保障了理疗或治疗的效果;同时,由于辅助缝的存在,增加了基材的透气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A kind of instrument for directional pene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
技术介绍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是通过独创的非对称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的推动力,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粘膜快速的进入人体,靶向作用患部病灶。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是指在定向药透仪的导引下,将治病或镇痛的药物直接从皮肤定向地送到组织伤害病灶部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被收录进入2012年新版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其项目内涵为:在定向药透仪的导引下,将治病或镇痛的药物直接从皮肤定向地送到组织伤害病灶部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是根据生物电药导理论、仿生学、热敷医学、中国古典中医医学及现代微电脑技术,在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和大量用户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医疗仪器。仪器在设计上引用了先进的中频技术,成功的把药物定向导入和中频仿生按摩治疗技术及热治疗技术融为一体,因而该机具有定向药物导入和中频仿生按摩及热治疗的多重功能,调制的中频电流能促进皮肤电阻下降,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比低频电流更能到达人体组织的深部,靶向作用于患者病灶。目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使用的电极片,现有的电极片通常采用导电橡胶或者涂有导电图层的片状型材,这种电极片的优点是可以通过粘贴片粘附于人体皮肤上,粘贴片的粘附主要依靠与皮肤的紧密接触,但是由于粘贴片的材质多为不透气,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在粘贴片的覆盖处体表容易出汗,影响电极、药垫与体表的接触程度,同时汗液易导致粘贴片的粘贴层失去粘性,容易致使电极滑脱。<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在增强了粘贴片的透气性的同时仍然固定牢固不易滑脱的电极贴片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包括定向透药治疗仪主机和通过导线与定向透药治疗仪主机连接的电极贴片,所述电极贴片包括下面具有粘贴面的基材、粘贴在所述基材粘贴面上的防透圈、设置在所述防透圈中心的电极片、设置在所述防透圈中心且位于电极片外侧的药片,所述基材上相对于所述防透圈的外围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细长形的辅助缝。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缝至所述防透圈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防透圈的厚度的2倍。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缝以防透圈的中心为中心均匀布置或左右对称布置。进一步的,单个所述辅助缝对应的圆心角α角度小于45度。进一步的,所有所述辅助缝对应的圆心角α的度数小于120度。进一步的,所述基材上开设有若干辅助孔,所述辅助孔的开设位置避开电极片和所述防透圈的设置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基材的下表面被离型纸覆盖。进一步的,所述基材的外侧突出设置有若干侧翼,所述侧翼的下面设置有粘贴层。进一步的,所述侧翼上设置有若干辅助孔。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缝为直线型或弧形或折线形。进一步的,所述基材为胶布或一面具有粘贴层的布料。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为导电橡胶片或铝箔。进一步的,所述电极贴片还包括夹设在基材和电极片之间且与所述电极片接触的透化头,所述电极片通过透化头与所述导线电连接。通常,在实际情况中,药片通常为浸湿且单独包装的,其余的基材、电极片、和防透圈作为一个组合整体包装;在使用本技术时,先将使用部位清洗干净,把透化头与导线连接好,揭开离型纸,将药片放置在防透圈的中心的圈中,贴在病灶部分和相关穴位,用手将基材紧贴在皮肤上使其紧密接触皮肤,即可开机定向透药治疗仪进行治疗或理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皮肤表面并非是完全平坦的,一般是具有起伏的,在基材贴紧皮肤时,辅助缝会随之分开或变形作为缓冲,从而避免了基材在粘贴的过程中产生过度的拉伸和褶皱,从而避免了皮肤出汗或患者活动时,拉伸或褶皱处的基材从皮肤上滑脱或位移,从而始终保证药片能够紧贴于皮肤上,从而保障了理疗或治疗的效果;同时,由于辅助缝的存在,增加了基材的透气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侧翼1、基材2、辅助缝3、药片4、电极片5、防透圈6、辅助孔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如图3所示,一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包括定向透药治疗仪主机和通过导线与定向透药治疗仪主机连接的电极贴片,定向透药治疗仪主机和导线为现有技术,如可使用型号为LB-100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的主机和与之配套的导线,电极贴片包括下面具有粘贴面的基材2、粘贴在基材2粘贴面上的防透圈6、设置在防透圈6中心的电极片5、设置在防透圈6中心且位于电极片5外侧的药片4,基材2上相对于防透圈6的外围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细长形的辅助缝3。基材2和电极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即可,如基材2为胶布或一面具有粘贴层的布料,如无纺布;电极片为导电橡胶片或铝箔。如图2所示,防透圈6可以是环形圈,由于防透圈6具有厚度,因而在防透圈6的中部形成了一个容纳腔,使用此容纳腔来放置电极片5和药片4,具体的,电极片5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导电涂层粘附在基材2的下面上。如图1所示,防透圈6的中部容纳腔也可以具有上封面,从而将电极片5完全与基材2隔开,从而防止药片4的渗出液从电极片5与防透圈6之间的缝隙渗出到基材2外,从而避免渗出液弄脏患者的衣物或床品。优选的,辅助缝3至防透圈6的距离不小于防透圈6的厚度的2倍,使得辅助缝3与防透圈6之间形成一个无缝的密封带,在皮肤上粘附电极贴片时,正式这个密封带将防透圈6直接固定了下来。优选的,如图1、图2所示,辅助缝3以防透圈6的中心为中心均匀布置或左右对称布置,从而在医护人员更易于贴紧电极贴片。优选的,如图2所示,单个辅助缝3对应的圆心角α角度大于25度小于45度,所有辅助缝3对应的圆心角d的总度数小于120度,使得辅助缝3在电极贴片贴合时,能够被撑开同时保证足够的与皮肤的贴合面积从而保证电极贴片粘合稳固。优选的,如图3所示,基材2上开设有若干辅助孔7,辅助孔7的开设位置避开电极片5和防透圈6的设置位置,辅助孔7用于皮肤透气,同时在电极贴片贴合皮肤的同时,辅助孔7会随之变形,避免产生褶皱,从而保证电极贴片粘贴牢固。优选的,基材2的下表面被离型纸覆盖,以便于包装,在使用时,需要将离型纸揭下。如图1、图2、图3所示,辅助缝3为直线型或弧形或折线形,优选的,为形状大致与防透圈6轮廓形状局部相同的弧线。电极贴片还包括夹设在基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包括定向透药治疗仪主机和通过导线与定向透药治疗仪主机连接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贴片包括下面具有粘贴面的基材(2)、粘贴在所述基材(2)粘贴面上的防透圈(6)、设置在所述防透圈(6)中心的电极片(5)、设置在所述防透圈(6)中心且位于电极片(5)外侧的药片(4),所述基材(2)上相对于所述防透圈(6)的外围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细长形的辅助缝(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包括定向透药治疗仪主机和通过导线与定向透药治疗仪主机连接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贴片包括下面具有粘贴面的基材(2)、粘贴在所述基材(2)粘贴面上的防透圈(6)、设置在所述防透圈(6)中心的电极片(5)、设置在所述防透圈(6)中心且位于电极片(5)外侧的药片(4),所述基材(2)上相对于所述防透圈(6)的外围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细长形的辅助缝(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缝(3)至所述防透圈(6)的距离不小于所述防透圈(6)的厚度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缝(3)以防透圈(6)的中心为中心均匀布置或左右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兵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乐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