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晓滨专利>正文

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61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瓶、进液管、出液管、输液结构和引流袋,输液结构用以向负压瓶内滴入液体,进液管的第一端用以接触待引流液体,进液管的第二端与负压瓶连通,出液管的第一端与负压瓶连通,出液管的第二端与引流袋连通,进液管的第二端高于出液管的第一端,出液管的第一端高于负压瓶的瓶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并且可以形成稳定的负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负压引流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
技术介绍
目前,医学上关于负压引流这一问题,常用的装置为引流管接手动负压发生器引流或电动负压发生器引流等,但现有技术中的引流器材皆存在着不足:1、引流管接手动负压发生器,该引流方式不能形成持续稳定的负压,负压调控不精准;2、电动负压发生器虽然能够产生持续稳定的负压,但成本较高,容易受到条件限制,且不能直接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速度,限制病人下床活动和搬运。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产生持续稳定负压并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负压引流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产生稳定持续的负压,根据不同情况调节负压大小,并且减少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瓶、进液管、出液管、输液结构和引流袋,所述输液结构用以向所述负压瓶内滴入液体,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用以接触待引流液体,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压瓶连通,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负压瓶连通,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袋连通,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高于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高于所述负压瓶的瓶底。优选地,所述输液结构包括输液管、透明滴壶和流量调节阀,所述透明滴壶和所述流量调节阀在所述输液管上依次设置,且所述流量调节阀相对于所述透明滴壶更靠近所述负压瓶。优选地,所述输液管包括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透明滴壶和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液管上,所述第二输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的第二端插入所述负压瓶内。优选地,还包括瓣膜防倒流装置,所述引流袋上设有进液口,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瓣膜防倒流装置固定于所述进液口处且位于所述引流袋内。优选地,所述进液管为透明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管、导流管和观察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刻度线,所述观察管的下端向下伸出所述负压瓶的底部并与所述导流管连接,所述观察管的上端为弯管结构。优选地,所述负压瓶上设有刻度线。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负压瓶中的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和虹吸作用通过出液管快速流向引流袋,从而在负压瓶内自动形成持续稳定的负压,通过观察管将引流部位的液体或气体抽吸到负压瓶内,观察管出口明显高于出液管入口,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流出速度,还能防止引流出的液体回流。输液管路管必要时开放进液能够维持出液管内液体,防止引流出气体时出液管中的虹吸作用减弱或消失,调节引流袋的高低就能调节负压瓶内负压的大小。本技术主要适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血气胸等密闭腔隙的引流,负压压力低,使用安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使用不受条件限制,有利于病人下床活动和搬运,方便院前急救、战地急救和伤员转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负压瓶;2-第二输液管;3-出液管;4-观察管;5-第一输液管;6-引流管;7-引流袋;8-导流管;9-瓣膜防倒流装置;10-透明滴壶;11-流量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产生稳定持续的负压,根据不同情况调节负压大小,并且降低制造成本。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瓶1、进液管、出液管3、输液结构和引流袋7,输液结构用以向负压瓶1内滴入液体。进液管的第一端用以接触待引流液体,进液管的第二端与负压瓶1连通,可以将待引流液体导入到负压瓶1中。出液管3的第一端与负压瓶1连通,出液管3的第二端与引流袋7连通,从而将负压瓶1内的液体和气体导入引流袋7中。进液管的第二端高于出液管3的第一端,出液管3的第一端高于负压瓶1的瓶底,本实施例中出液管3的第一端高于瓶底2-5mm,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其在负压瓶1内部的高度,并且还可以将出液管3设置为多段式连接结构,适用不同使用环境的对负压瓶1与引流袋7连接距离的要求。使用时,将进液管的第一端对准病人的待引流部位,将输液结构的一端与生理盐水连接起来,从而使得输液结构的另一端向负压瓶1中滴入生理盐水。当负压瓶1内部的生理盐水高度高于出液管3在负压瓶1内部的高度时,生理盐水由出液管3流入到引流袋7中,因为负压瓶1内液体的自重和虹吸作用,使得负压瓶1内产生持续稳定的负压,将待引流部分的液体沿进液管流入到负压瓶1内。为了控制负压瓶1内部进液量与出液量的平衡,从而保证负压瓶1内负压效果的稳定,本实施例中的输液结构包括输液管、透明滴壶10和流量调节阀11,透明滴壶10和流量调节阀11在输液管上依次设置,且流量调节阀11相对于透明滴壶10更靠近负压瓶1,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11实现控制输液结构向负压瓶1的进液速度,保障负压瓶1内部负压的相对稳定,本实施例中输液装置以30-60滴/分钟的速度向负压瓶1中滴入液体。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输液管包括第一输液管5和第二输液管2,透明滴壶10和流量调节阀11设置于第一输液管5上,第二输液管2的第一端与第一输液管5可拆卸式连接,第二输液管2的第二端插入负压瓶1内。其中第一输液管5为医学常用软管,第二输液管2为硬直管可以有效的防倒流以及观察液体流速,第一输液管5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替换。为了防止引流袋7内的液体倒流,本实施例还包括瓣膜防倒流装置9,引流袋7上设有进液口,出液管3的第二端与进液口连通,瓣膜防倒流装置9固定于进液口处且位于引流袋7内。瓣膜防倒流装置9为本领域常见的防倒流装置,将两个医学常用的塑料瓣膜相对设置,中间设有缝隙,可以让液体由出液管3滴入引流袋7,同时有效防止引流袋7的液体倒流的问题。本实施例中进液管为透明管路,可以方便观察引流液的性质与流出速度,进液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管6、导流管8和观察管4,引流管6上设有刻度线,观察管4的下端向下伸出负压瓶1的底部并与导流管8连接,观察管4的上端为弯管结构。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观察管4直接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流出速度,还可以防止引流出的液体回流。为了实时观察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瓶、进液管、出液管、输液结构和引流袋,所述输液结构用以向所述负压瓶内滴入液体,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用以接触待引流液体,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压瓶连通,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负压瓶连通,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袋连通,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高于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高于所述负压瓶的瓶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瓶、进液管、出液管、输液结构和引流袋,所述输液结构用以向所述负压瓶内滴入液体,所述进液管的第一端用以接触待引流液体,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压瓶连通,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负压瓶连通,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袋连通,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高于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高于所述负压瓶的瓶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结构包括输液管、透明滴壶和流量调节阀,所述透明滴壶和所述流量调节阀在所述输液管上依次设置,且所述流量调节阀相对于所述透明滴壶更靠近所述负压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包括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晓滨
申请(专利权)人:牛晓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