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患者抢救及转运的多功能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49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患者抢救及转运的多功能病床,包括床体、设置在所述床体上的转运台和安装在所述床体一端的支撑架;所述床体包括底座和支撑底板,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底板通过升降装置相连,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止动阀的万向轮;所述转运台底部设有滑台,所述滑台与所述支撑底板上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还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上下自由翻转;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悬挂架,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监测设备放置槽;所述底板上设有气泵放置座和气瓶放置座;所述悬挂架上设有挂钩;所述床体上还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输液杆;所述病床还设有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放置于所述底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患者抢救及转运的多功能病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病床,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患者抢救及转运的多功能病床。
技术介绍
病床是医院的必要设备,在运送、治疗伤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病床在转运伤患过程中没有配备可移动电源,使得很多抢救器材无法正常使用,并且也没有配备便携式氧气瓶、抢救箱、心电监护机、除颤仪、微量泵的放置位置,不利于患者就地及时抢救及观察;而且对于患者的搬运也是采用比较原始的人力方式,不但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而且搬运过程需要身强力壮的工作人员才行,而这种方式对于重症患者则完全不适用。此外,目前,还有一些医院采用更为原始的病床,在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还需要一个人举起输液瓶,不但占用人力资源及空间,还对抢救过程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患者抢救及转运的多功能病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患者抢救及转运的多功能病床,包括床体、设置在所述床体上的转运台和安装在所述床体一端的支撑架;所述床体包括底座和支撑底板,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底板通过升降装置相连,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止动阀的万向轮;所述转运台底部设有滑台,所述滑台与所述支撑底板上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还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上下自由翻转;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悬挂架,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监测设备放置槽;所述底板上设有气泵放置座和气瓶放置座;所述悬挂架上设有挂钩;所述床体上还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输液杆;所述病床还设有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放置于所述底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调节缸。进一步的,所述液压调节缸数量为2个,并且每个液压调节缸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连杆与脚踏板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板底部还设有药盒。进一步的,所述床体上还可设置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转运患者时两个床体对接使用,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轴座,所述轴座设置在其中一个床体上,所述轴座上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中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内端与锁钩连接;所述锁钩安装在另一个床体上。进一步的,所述锁钩的结构包括钩体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内端通过插销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所述钩体的连接部通过铆钉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功能强大,通过升降装置可调节病床高低,通过在顶板上设置多个监测设备放置槽来放置多台监护设备,比如心电监护机、除颤仪等,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气泵放置座和气瓶放置座来方式输氧装置,并且底座上还设有备用电源,悬挂架可以悬挂面罩、输气管、输液管等装备。此外,在患者转运过程中通过将转运台整体转运,可有效防止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或者活动不便的尤其适用不能随意搬运或体位不能改变病人的搬运转运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锁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支撑底板,3-转运台,4-液压调节缸,5-驱动杆,6-连杆,7-脚踏板,8-万向轮,9-滑台,10-挡板,11-顶板,12-底板,13-悬挂架,14-监测设备放置槽,15-气瓶放置座/气泵放置座,16-挂钩,17-输液杆,18-备用电源,19-药盒,20-锁紧机构,21-轴座,22-螺杆,23-钩体,24-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图1和图2示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患者抢救及转运的多功能病床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床体、设置在所述床体上的转运台3和安装在所述床体一端的支撑架;所述床体包括底座1和支撑底板2,所述底座1和所述支撑底板2通过2个液压调节缸4相连,并且每个液压调节缸4上设有驱动杆5,所述驱动杆5通过连杆6与脚踏板7相连。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带止动阀的万向轮8。所述转运台3底部设有2个滑台9,所述滑台9与所述支撑底板2上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2的两侧还铰接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能够上下自由翻转,在所述挡板的两侧还设有螺栓,并且在床体上设有与所述螺栓对应的螺孔,用于进一步固定挡板。设置挡板10,是为了稳固转运台,使其在床体上不至于左右滑动而滑落。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板11、底板12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悬挂架13,所述顶板11上设有多个监测设备放置槽14,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就地检查;所述底板12上设有气泵放置座和气瓶放置座15(其中一个放置座在图中未显示出来);所述悬挂架13上设有挂钩16,挂钩16可以用来悬挂输气管、输液管、面罩等装备。所述床体上还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输液杆17;作为优选,所述输液杆17可以设置为多个,便于多静脉通道使用;所述病床还设有备用电源18,所述备用电源18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支撑底板2底部还设有药盒19。如图3所示,所述床体上还可设置锁紧机构20,所述锁紧机构20用于转运患者时两个床体对接使用,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轴座21,所述轴座21设置在其中一个床体上,所述轴座21上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中设有螺杆22,所述螺杆22的内端与锁钩连接;所述锁钩安装在另一个床体上。所述锁钩的结构包括钩体23和连接座24,所述连接座24的一端与所述螺杆22的内端通过插销连接,所述连接座24的另一端与所述钩体23的连接部通过铆钉转动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等装备放置在顶板的放置槽内,将氧气瓶、气泵瓶放置在底板的放置座内,将面罩、输液管、输气管等设施悬挂于挂钩上,如果涉及到对伤患者的转运,先将有伤患者的病床靠拢需要转运的病床,然后对准两个病床的锁紧机构对接,放下挡板,将转运台缓慢推离该病床的支撑底板滑槽,同时滑入另一个病床的支撑底板滑槽中,扣起另一个病床的挡板,即完成对伤患者的转运过程。此外,还涉及到将本技术病床上的患者转移至普通病床的情景,在转运过程中,先打开一侧挡板,并注意将转运台和该普通病床并齐,然后打开另一侧挡板,将转运台缓慢推离该病床的支撑底板滑槽,至转运台完全放置在普通病床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功能强大,可有效防止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或者活动不便的患者转运使用。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患者抢救及转运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设置在所述床体上的转运台和安装在所述床体一端的支撑架;所述床体包括底座和支撑底板,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底板通过升降装置相连,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止动阀的万向轮;所述转运台底部设有滑台,所述滑台与所述支撑底板上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还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上下自由翻转;/n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悬挂架,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监测设备放置槽;所述底板上设有气泵放置座和气瓶放置座;所述悬挂架上设有挂钩;/n所述床体上还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输液杆;所述病床还设有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放置于所述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患者抢救及转运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设置在所述床体上的转运台和安装在所述床体一端的支撑架;所述床体包括底座和支撑底板,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底板通过升降装置相连,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止动阀的万向轮;所述转运台底部设有滑台,所述滑台与所述支撑底板上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还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上下自由翻转;
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悬挂架,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监测设备放置槽;所述底板上设有气泵放置座和气瓶放置座;所述悬挂架上设有挂钩;
所述床体上还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输液杆;所述病床还设有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放置于所述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者抢救及转运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调节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者抢救及转运的多功能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爱令雷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绵阳四零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