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含附子的药贴,包括负压贴盘、以及套设在负压贴盘上的无纺布环贴,且无纺布环贴底部设置有医用粘胶层,医用粘胶层底部设置有PET离型膜;负压贴盘包括橡胶半球体、以及由橡胶半球体向四周延伸成的贴合环面,且位于无纺布环贴内侧部分的医用粘胶层与贴合环面接触,且橡胶半球体底部设置有施药腔,且且施药腔内设置有附子层,在橡胶半球体上安装有调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无纺布环贴和负压贴盘内,可使无纺布环贴平整的贴附在人体表面上,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粘贴能力;并通过设置调压组件,使附子层紧贴人体皮肤;且通过设置贴合环面,能轻松更换无纺布环贴,使负压贴盘可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附子的药贴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药贴
,具体涉及一种含附子的药贴。
技术介绍
附子,又名乌头或附片,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由于每一患者需要使用的附子剂量不同,所以在现有技术中将附子制成贴剂的方式一般是将附子粉碎成粉末状,取适量粉末配以姜汁等辅助材料制成泥状,将药泥贴于患者穴位处,再用医用胶布固定。但是,由于医用胶布为一片平整的无纺布材料,而药泥附着在人体上会形成凸起,使用医用胶布去固定凸起的药泥,会使医用胶布上形成褶皱和空隙,使得医用胶布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含附子的药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用胶布固定药泥容易脱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附子的药贴,包括负压贴盘、以及套设在所述负压贴盘上的无纺布环贴,且所述无纺布环贴底部设置有医用粘胶层,所述医用粘胶层底部设置有PET离型膜;所述负压贴盘包括橡胶半球体、以及由所述橡胶半球体向四周延伸成的贴合环面,且位于所述无纺布环贴内侧部分的所述医用粘胶层与所述贴合环面接触,且所述橡胶半球体底部设置有施药腔,且且所述施药腔内设置有附子层,在所述橡胶半球体上安装有调压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施药腔内密封安装有用于容纳附子的隔离膜,且所述附子层固定安装在隔离膜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离膜与所述所述施药腔之间形成有负压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橡胶半球体并连通外界和所述负压腔的通气孔,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通气孔上的密封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塞通过防脱带与所述橡胶半球体外侧表面连接。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涂有医用粘胶层的无纺布环贴将负压贴盘固定在人体表皮上,通过将附子设置在负压贴盘内,可使无纺布环贴平整的贴附在人体表面上,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粘贴能力;并通过设置调压组件,使得附子层在大气压作用紧贴人体皮肤,有助于附子层发挥药效;且通过涂有医用粘胶层的无纺布环贴内侧与贴合环面连接,能轻松进行无纺布环贴的更换,使负压贴盘可反复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整体结构的截面图。图中:1-负压贴盘;2-无纺布环贴;3-医用粘胶层;4-PET离型膜;5-通气孔;6-密封塞;7-防脱带;101-橡胶半球体;102-贴合环面;103-调压组件;104-隔离膜;105-负压腔;106-附子层;107-施药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附子的药贴,包括负压贴盘1、以及套设在所述负压贴盘1上的无纺布环贴2,且所述无纺布环贴2底部设置有医用粘胶层3,所述医用粘胶层3底部设置有PET离型膜4。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通过在无纺布环贴2底部涂有医用粘胶层3,无纺布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透气性,是优选附着在人体的材料;再利用涂有医用粘胶层3的无纺布环贴2将负压贴盘1附着在人体皮肤上,通过负压贴盘1内置的附子药剂,使附子药物渗透至人体皮肤内。PET离型膜4是热转印常用到的一种材料,底材是PET,经过涂布硅油而成,PET离型膜4表面通过涂抹硅油,使表面的附着力降低,在装置未使用前,通过将PET离型膜4附着在医用粘胶层3上,便于装置运输、保存;在装置使用时,可以轻松将PET离型膜4撕下。如图2所示,所述负压贴盘1包括橡胶半球体101、以及由所述橡胶半球体101向四周延伸成的贴合环面102,且位于所述无纺布环贴2内侧部分的所述医用粘胶层3与所述贴合环面102接触,且所述橡胶半球体101底部设置有施药腔107,且所述施药腔107内设置有附子层106,在所述橡胶半球体101上安装有调压组件103。无纺布环贴2内侧部分通过部分的医用粘胶层3粘贴在贴合环面102上,无纺布环贴2通过这种方式与负压贴盘1紧密连接,于是涂有医用粘胶层3的无纺布环贴2可将负压贴盘1紧贴在人体表皮上。但是,施药腔107内的附子层106与人体并不能紧密的接触,导致药效受损,所以在施药腔107上设置有调压组件103,通过调压组件103可以调节施压腔101的腔内压,在施压腔101内压小于大气压时,大气压将挤压施药腔101使施药腔101紧贴人体皮肤,从而使得施药腔101内的附子药物紧贴人体皮肤。其中,所述施药腔107内密封安装有隔离膜104,且所述附子层106固定安装在隔离膜104上,所述隔离膜104与所述所述施药腔107之间形成有负压腔105,所述调压组件103包括设置在所述橡胶半球体101并连通外界和所述负压腔105的通气孔5,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通气孔5上的密封塞6,且所述密封塞6通过防脱带7与所述橡胶半球体101外侧表面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附子层106附着在隔离膜104的底部,并且使隔离膜104的底部在施药腔107内部隔离出负压腔105,通过调压组件103可对负压腔105内的气压进行调节;当该处气压为小于大气压的负压时,可以使附子层106紧贴人体皮肤;当该处气压为等于大气压时,可通过撕下无纺布环贴2将负压贴盘1从人体取下。调压过程为:当调节负压腔105内的气压为负压使,通过取下密封塞6,利用通气孔5连通外界和负压腔105,通过人为向内侧挤压橡胶半球体101,使得负压腔105内气压通过通气孔5向外界流出,将负压腔105内大部分气体都挤出后,将密封塞6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附子的药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贴盘(1)、以及套设在所述负压贴盘(1)上的无纺布环贴(2),且所述无纺布环贴(2)底部设置有医用粘胶层(3),所述医用粘胶层(3)底部设置有PET离型膜(4);/n所述负压贴盘(1)包括橡胶半球体(101)、以及由所述橡胶半球体(101)向四周延伸成的贴合环面(102),且位于所述无纺布环贴(2)内侧部分的所述医用粘胶层(3)与所述贴合环面(102)接触,且所述橡胶半球体(101)底部设置有施药腔(107),且所述施药腔(107)内设置有附子层(106),在所述橡胶半球体(101)上安装有调压组件(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附子的药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贴盘(1)、以及套设在所述负压贴盘(1)上的无纺布环贴(2),且所述无纺布环贴(2)底部设置有医用粘胶层(3),所述医用粘胶层(3)底部设置有PET离型膜(4);
所述负压贴盘(1)包括橡胶半球体(101)、以及由所述橡胶半球体(101)向四周延伸成的贴合环面(102),且位于所述无纺布环贴(2)内侧部分的所述医用粘胶层(3)与所述贴合环面(102)接触,且所述橡胶半球体(101)底部设置有施药腔(107),且所述施药腔(107)内设置有附子层(106),在所述橡胶半球体(101)上安装有调压组件(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附子的药贴,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牛明,周永峰,张蓉蓉,崔园园,马艳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