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患者术后护理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421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30
一种心血管患者术后护理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便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及不便调节按压装置与患者穿刺口处之间距离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底座,底座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一弧形板,底座上设有位于第一弧形板左方且可左右滑动的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弧口相对,底座左侧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右侧设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滑动的矩形块,矩形块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支撑杆,支撑杆右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导向管,导向管下端设有弧形软垫,导向管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上端伸出导向管,推杆下端贯穿弧形软垫且设有水平方向的按压软垫;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患者术后护理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心血管患者护理器械
,特别是一种心血管患者术后护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心血管患者的治疗中,由于一般都是采用血液透析和血液显影术进行治疗,然而在手术过后,在需要拔管时,患者因疼痛可能导致患者腿部乱动,伤及医护人员,且需要对患者插管处进行按压止血,同时由于拔管后按压止血时间长达30分钟左右,在此过程中,患者的腿部不能进行活动,患者腿部活动容易引起穿刺按压点偏移,使止血效果不好,且在按压止血时不便调节按压装置与患者穿刺口处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心血管患者术后护理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便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及不便调节按压装置与患者穿刺口处之间距离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的底座,底座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一弧形板,底座上设有位于第一弧形板左方且可左右滑动的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弧口相对,底座左侧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右侧设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滑动的矩形块,矩形块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支撑杆,支撑杆右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导向管,导向管下端设有弧形软垫,导向管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上端伸出导向管,推杆下端贯穿弧形软垫且设有水平方向的按压软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左右滑动的第二弧形板,能够方便将患者腿部放置在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同时能够对腿部粗细不同的患者进行固定,防止患者腿部在拔管与按压止血时乱动,影响医护人员操作,且使按压点位偏移,起不到止血效果,设有上下移动的弧形板,方便对患者穿刺口处的纱布进行固定,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按压软垫能够对患者穿刺口处进行按压止血,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部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B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2中C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底座1,底座1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一弧形板2,底座1上设有位于第一弧形板2左方且可左右滑动的第二弧形板3,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3弧口相对,底座1左侧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4,支撑板4右侧设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滑动的矩形块5,矩形块5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支撑杆6,支撑杆6右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导向管7,导向管7下端设有弧形软垫8,导向管7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推杆9,推杆9上端伸出导向管7,推杆9下端贯穿弧形软垫8且设有水平方向的按压软垫10。为了使第二弧形板3能够滑动,所述的底座1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滑槽11,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上端面与第二弧形板3底部固定连接。为了对第二弧形板3左右滑动进行定位,所述的底座1上侧设有左右方向且位于第二弧形板3左侧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且前后贯通的定位槽14,每个定位槽14均开口朝上,第二弧形板3左侧设有位于固定板13正上方且左右轴向的连杆15,连杆15左端同轴转动连接有半圆盘16,半圆盘16可插入定位槽14内。为了使矩形块5上下滑动能够处于任意位置,所述的支撑板4右侧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右的滑道17,滑道17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丝杆18,丝杆18上端贯穿矩形块5且同轴设有转盘19,丝杆18上螺纹连接有可沿滑道17滑动的连接块20,连接块20右端与矩形块5固定连接。为了使支撑杆6能够滑动以及进行定位,所述的矩形块5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滑动槽21,支撑杆6与滑动槽21滑动连接,矩形块5后侧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且与滑动槽21连通的限位槽22,支撑杆6上铰接有可插入限位槽22内的限位杆23。为了使按压软垫10能够更好挤压患者的伤口处,所述的导向管7内缘面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环形槽25,推杆9上同轴设有可插入环形槽25内的橡胶块24。本技术在使用时,患者心血管显影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便于拔管以及对穿刺口处进行按压止血,将该装置放置在床上,随之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在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3之间,转动半圆盘16使其脱离定位槽14,推动连杆15,连杆15带动第二弧形板3经滑块12沿滑槽11向右滑动,使第二弧形板3挤压患者的腿部,且与第一弧形板2配合,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调整好第二弧形板3的距离后,再次转动半圆盘16使其插入限位槽22内,防止患者腿部用力时使第二弧形板3向左滑动,起不到固定患者腿部的作用,且在拔管时防止患者腿部因疼痛而乱动,伤及医护人员;随之摆动限位杆23使其脱离限位槽22,推动支撑杆6沿滑动槽21向右滑动,使弧形软垫8能够位于患者腿部的正上方,停止推动支撑杆6,再次摆动限位杆23使其插入限位槽22内,对支撑杆6进行定位,防止支撑杆6沿滑槽11左右滑动,然后转动转盘19经丝杆18带动连接块20沿滑道17向下滑动,使矩形块5向下滑动带动弧形软垫8与患者的腿部接触,停止转动转盘19,使弧形软垫8稳定的与患者腿部接触;随之推动推杆9沿导向管7向下滑动,推杆9带动按压软垫10去挤压患者的穿刺口处,进行按压止血,由于设有多个可与橡胶块24配合的环形槽25,能够方便调节按压软垫10与患者穿刺点位之间的距离,使在按压止血过程中使患者更加舒适,且由于需要对患者穿刺口按压较长时间,因此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很有必要,防止患者腿部的活动使按压穿刺点位偏移,起不到止血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左右滑动的第二弧形板,能够方便将患者腿部放置在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同时能够对腿部粗细不同的患者进行固定,防止患者腿部在拔管与按压止血时乱动,影响医护人员操作,且使按压点位偏移,起不到止血效果,设有上下移动的弧形板,方便对患者穿刺口处的纱布进行固定,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按压软垫能够对患者穿刺口处进行按压止血,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患者术后护理固定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一弧形板(2),底座(1)上设有位于第一弧形板(2)左方且可左右滑动的第二弧形板(3),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3)弧口相对,底座(1)左侧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4),支撑板(4)右侧设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滑动的矩形块(5),矩形块(5)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支撑杆(6),支撑杆(6)右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导向管(7),导向管(7)下端设有弧形软垫(8),导向管(7)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推杆(9),推杆(9)上端伸出导向管(7),推杆(9)下端贯穿弧形软垫(8)且设有水平方向的按压软垫(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患者术后护理固定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第一弧形板(2),底座(1)上设有位于第一弧形板(2)左方且可左右滑动的第二弧形板(3),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3)弧口相对,底座(1)左侧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板(4),支撑板(4)右侧设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滑动的矩形块(5),矩形块(5)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支撑杆(6),支撑杆(6)右端设有上下轴向的导向管(7),导向管(7)下端设有弧形软垫(8),导向管(7)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推杆(9),推杆(9)上端伸出导向管(7),推杆(9)下端贯穿弧形软垫(8)且设有水平方向的按压软垫(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患者术后护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滑槽(11),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上端面与第二弧形板(3)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患者术后护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侧设有左右方向且位于第二弧形板(3)左侧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且前后贯通的定位槽(14),每个定位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琴周雪梅张运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