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疾病患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420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30
一种颈部疾病患者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颈椎病前路手术中颈椎高度调节不方便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矩形块,矩形块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挡板,两个挡板相对面上分别经连接轴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滚轮,两个滚轮经前后轴向的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滚轮不同轴,两个挡板相对面上分别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滑杆,两个滑杆位于两个滚轮之间,两个滑杆前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腰形槽,传动轴贯穿两个腰形槽,两个挡板后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杆,两个滑杆可带动其对应侧的推杆上下移动,两个推杆上端经支撑板连接;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疾病患者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颈部疾病患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颈椎病是常见的骨科疾病,而且颈椎病危害大,其中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采取颈椎病前路手术进行治疗,在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时对肩、颈和枕部的体位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将肩部垫高,通过肩与头部之间的高低差使患者头部后仰,以此来调节颈椎的曲度,目前手术中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软垫对患者肩部的高度进行调节,此方法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颈部疾病患者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颈椎病前路手术中颈椎高度调节不方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的矩形块,矩形块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挡板,两个挡板相对面上分别经连接轴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滚轮,两个滚轮经前后轴向的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滚轮不同轴,两个挡板相对面上分别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滑杆,两个滑杆位于两个滚轮之间,两个滑杆前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腰形槽,传动轴贯穿两个腰形槽,两个挡板后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杆,两个滑杆可带动其对应侧的推杆上下移动,两个推杆上端经支撑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滚轮、滑杆及推杆,便于医护人员在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时对患者肩部高度进行调节,同时设有插块及插槽,使推杆的高度固定更为方便,设有缓冲板及弹簧使患者在使用时不会因推杆的快速下降导致颈部受伤,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矩形块1,矩形块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挡板2,两个挡板2相对面上分别经连接轴3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滚轮4,两个滚轮4经前后轴向的传动轴5连接,传动轴5与滚轮4不同轴,两个挡板2相对面上分别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滑杆6,两个滑杆6位于两个滚轮4之间,两个滑杆6前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腰形槽7,传动轴5贯穿两个腰形槽7,两个挡板2后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杆8,两个滑杆6可带动其对应侧的推杆8上下移动,两个推杆8上端经支撑板9连接。为了便于滚轮4转动,所述的右侧的连接轴3贯穿挡板2且同轴设有转柄10。为了便于推杆8上下移动,所述的两个挡板2后端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向右的燕尾形槽11,两个推杆8均与其对应侧的燕尾形槽11滑动连接。为了使滑杆6带动推杆8上下移动,所述的两个滑杆6上分别开设有位于腰形槽7后侧且开口向后的滑槽12,两个推杆8相对面上分别固定有左右轴向的圆柱轴13,两个圆柱轴13分别插入其对应侧的滑槽12内。为了对推杆8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的右侧的推杆8前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前后方向且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齿槽14,右侧的挡板2后端开设有开口向后的压槽15,压槽15底部经弹簧片16连接有可插入齿槽14内的插块17,插块17的上表面为平面且其下表面为前低后高的倾斜面,齿槽14的下表面与插块17的下表面倾斜方向一致。为了便于插块17前后移动,所述的右侧的挡板2上开设有开口向右且与压槽15连通的矩形槽18,插块17右侧面上设有伸出矩形槽18且与矩形槽18滑动连接的拨片19。为了对推杆8下降的速度进行缓冲,所述的两个挡板2后端分别设有位于推杆8下方的缓冲板20,两个缓冲板20上表面分别经弹簧21与其对应侧的推杆8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本装置固定在手术床下方,使支撑板9位于患者肩部;逆时针转动转柄10,转柄10经右侧的连接轴3带动其对应侧的滚轮4逆时针转动,右侧的滚轮4带动传动轴5偏心转动,同时传动轴5带动左侧的滚轮4逆时针转动,传动轴5带动其对应侧的连接轴3逆时针转动;随着传动轴5逆时针转动,传动轴5带动滑杆6沿铰接处向上摆动,同时传动轴5相对于腰形槽7向前移动,两个滑杆6分别带动其对应侧的推杆8向上移动,随着推杆8向上移动,推杆8向上拉伸弹簧21,圆柱轴13相对于滑槽12向上移动,同时推杆8带动支撑板9向上移动,对患者的肩部进行抬高;随着右侧的推杆8向上移动,插块17相对于齿槽14向下移动,因插块17下表面为倾斜面,推杆8向前推动插块17使插块17沿压槽15向前移动并挤压弹簧片16,随着推杆8向上移动使插块17滑入相邻的齿槽14内,此时在弹簧片16的作用下,插块17向后移动并插入相邻的齿槽14内,因齿槽14与插块17上端均为平面,此时推杆7不会因自身重力及患者的压力而向下移动,随着推杆8向上移动,支撑板9移动到合适的高度时,停止转动转柄10,患者的肩部被固定;当患者检查完毕或需要向下调节高度时,向前推动拨片19,拨片19带动插块17向前移动并挤压弹簧片16,当插块17滑出滑槽12后,顺时针转动转柄10,或直接向下按压推杆8,随着推杆8向下移动,推杆8向下挤压弹簧21,并在弹簧21的作用下对推杆7的移动起到减震的效果,使支撑板9移动到合适的高度后,松开拨片19,在弹簧片16的作用下,插块17向后移动并插入齿槽14内,使支撑板9的位置被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滚轮、滑杆及推杆,便于医护人员在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时对患者肩部高度进行调节,同时设有插块及插槽,使推杆的高度固定更为方便,设有缓冲板及弹簧使患者在使用时不会因推杆的快速下降导致颈部受伤,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疾病患者固定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矩形块(1),其特征在于,矩形块(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挡板(2),两个挡板(2)相对面上分别经连接轴(3)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滚轮(4),两个滚轮(4)经前后轴向的传动轴(5)连接,传动轴(5)与滚轮(4)不同轴,两个挡板(2)相对面上分别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滑杆(6),两个滑杆(6)位于两个滚轮(4)之间,两个滑杆(6)前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腰形槽(7),传动轴(5)贯穿两个腰形槽(7),两个挡板(2)后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杆(8),两个滑杆(6)可带动其对应侧的推杆(8)上下移动,两个推杆(8)上端经支撑板(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疾病患者固定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矩形块(1),其特征在于,矩形块(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挡板(2),两个挡板(2)相对面上分别经连接轴(3)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滚轮(4),两个滚轮(4)经前后轴向的传动轴(5)连接,传动轴(5)与滚轮(4)不同轴,两个挡板(2)相对面上分别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滑杆(6),两个滑杆(6)位于两个滚轮(4)之间,两个滑杆(6)前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腰形槽(7),传动轴(5)贯穿两个腰形槽(7),两个挡板(2)后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杆(8),两个滑杆(6)可带动其对应侧的推杆(8)上下移动,两个推杆(8)上端经支撑板(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疾病患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右侧的所述的连接轴(3)贯穿挡板(2)且同轴设有转柄(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疾病患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挡板(2)后端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向右的燕尾形槽(11),两个推杆(8)均与其对应侧的燕尾形槽(1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疾病患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关蔡曼陈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