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31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存在连接不方便、操作困难的问题。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一对接设置的连接器二和磁性连接结构,连接装置至少还包括以下结构之一,结构一:连接器一内设有导线一,连接器二内具有与导线一相对设置的导线二,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导线一与导线二连接以实现供电传输;结构二:连接器一内设有光传导件一,连接器二内设有光传导件二,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光传导件一与光传导件二对接以实现图像信号与控制信号的传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连接方便、操作省力、可靠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内窥镜
,涉及一种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镜体、处理器和冷光源,其构成方式有两种:方式一,处理器和冷光源单独布置,镜体与处理器、冷光源分别连接;方式二,将处理器和冷光源组成内窥镜主机,再将镜体与内窥镜主机连接。方式一的结构如图1所示,镜体1’与冷光源3’在接头4’处连接,处理器2’通过数据连接线5’与镜体1’连接,处理器2’与数据连接线5’之间具有接头,数据连接线5’与镜体1’之间也具有接头,其连接接头较多,降低了内窥镜系统的可靠性。方式二的结构如图2所示,处理器和冷光源集成在内窥镜主机6’的内部,镜体1’与内窥镜主机6’在接头7’处连接,由于只有一个接头,相较方式一提高了内窥镜系统的稳定性。但方式二存在以下问题:若采用无线供电,由于供电线圈和控制电路板的体积较大导致接头7’的体积增大,操作时需要较大的插拔力,操作不方便,可靠性低。为了防止镜体从主机上脱落,一般设置有不易操作的锁紧结构,对镜体的连接与拆卸不方便,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靠性高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一对接设置的连接器二和磁性连接结构,连接装置至少还包括以下结构之一:结构一: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导线一,所述的连接器二内具有与导线一相对设置的导线二,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所述的导线一与导线二连接以实现供电传输;结构二: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光传导件一,所述的连接器二内设有光传导件二,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所述的光传导件一与光传导件二对接以实现图像信号与控制信号的传输。结构三: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光传导件三,所述的连接器二内设有光传导件四,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所述的光传导件三与光传导件四对接以实现配置信号的传输。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磁性连接结构包括设于连接器一上的限位孔、设于连接器二上的用于插入限位孔的限位柱和用于驱动限位柱插入或脱离限位孔的驱动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由电路控制。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器二上具有与限位孔相对设置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靠近限位孔的一端设有限位挡沿,所述的限位挡沿上具有与安装孔连通的导向孔,所述的限位柱穿设在导向孔内,所述的限位柱远离限位孔的一端设有限位部。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安装孔内且作用在限位柱上的弹性件一和由电路控制的电磁线圈,所述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力对限位柱的磁引力方向与弹性件一作用在限位柱上的弹力方向相反。限位部或限位柱为永磁体,当电磁线圈通电时,电磁线圈与限位柱相互吸引。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弹性件一的一端抵靠在安装孔远离限位孔的一端,其另一端抵靠在限位部上,所述的电磁线圈设于安装孔远离限位孔的一端。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连接到位时,限位柱在弹性件一的弹力作用下由导向孔伸出并插入到限位孔内,起到连接锁紧的目的。当电磁线圈通电后,电磁线圈对限位部和限位柱具有磁引力,磁引力的大小大于弹性件一的弹力,在电磁线圈的作用下限位柱从限位孔内脱出。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弹性件一的一端抵靠在限位部上,其另一端抵靠在限位挡沿上,所述的电磁线圈设于限位孔远离安装孔的一端。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未连接时,限位柱在弹性件一的作用下缩入安装孔;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连接到位时,电磁线圈得电产生电磁力,吸引限位柱伸入至限位孔内。在此种安装方式中,弹性件一可套设在限位柱上。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器一上具有插入部,所述的连接器二上具有与插入部配合设置的插孔,上述的安装孔设于插孔的侧壁,上述的限位孔设于插入部的侧壁。为了实现更好的锁紧效果,限位柱的长度方向与插入部的长度方向垂直。弹性件一为弹簧。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图像信号光传输接头一,所述的图像信号光传输接头一靠近连接器二的一端设有导光柱一,上述的光传导件一穿设在图像信号光传输接头一内且与导光柱一连接,所述的连接器二内设有图像信号光传输接头二,所述的图像信号光传输接头二靠近连接器一的一端设有导光柱二,上述的光传导件二穿设在图像信号光传输接头二内且与导光柱二连接,所述的图像信号光传输接头一远离连接器二的一端和/或图像信号光传输接头二远离连接器一的一端设有弹性件二。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套管一,上述的图像信号光传输接头一设于套管一内,所述的连接器二内设有套管二,上述的图像信号光传输接头二设于套管二内,上述的弹性件二设于套管一远离套管二的一端和/或套管二远离套管一的一端,所述的套管二靠近套管一的一端设有与套管二同轴设置的圆锥面,所述的套管一抵靠在圆锥面上。圆锥面不局限于设置在套管二上,也可将圆锥面设置在套管一上,此时套管二抵靠在圆锥面上。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光传导件一为光纤,所述的光传导件二位光纤。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弹性件二为弹簧。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供电与控制信号接头一,所述的供电接头一靠近连接器二的一端设有金属触点,上述的导线一穿设在供电接头一内且与金属触点连接,所述的连接器二内设有供电接头二,所述的供电接头二靠近连接器一的一端设有金属插针,上述的导线二穿设在供电接头二内且与金属插针连接,每个所述的金属插针远离金属触点的一端均设有弹性件三。弹性件三可保证金属插针与金属触点接触的可靠性,有效传输电力和控制信号。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弹性件三为弹簧。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器一上设有气路接嘴,所述的气路接嘴内设有气路接口一,所述的连接器二内具有与气路接嘴配合设置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远离连接器一的一端设有气路接口二,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气路接嘴伸入连接孔内且所述的气路接口一与气路接口二连通。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气路接嘴与连接孔之间设有密封圈。为了便于密封圈的安装,在连接孔的内壁上开设环形槽,将密封圈安装于环形槽内。在上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连接器一上设有照明光接头一,所述的连接器二内设有照明光接头二,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照明光接头一与照明光接头二对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供电接头一与供电接头一实现有线供电传输,能实现连接装置的小型化,能够实现镜体低功耗;能够使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及配置信号在接头处有强抗干扰能力,通过设置的磁性连接结构可使镜体与主机的连接、断开省力,连接更加可靠,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一对接设置的连接器二和磁性连接结构,连接装置至少还包括以下结构之一:/n结构一: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导线一,所述的连接器二内具有与导线一相对设置的导线二,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所述的导线一与导线二连接以实现供电传输;/n结构二: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光传导件一,所述的连接器二内设有光传导件二,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所述的光传导件一与光传导件二对接以实现图像信号与控制信号的传输;/n结构三: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光传导件三,所述的连接器二内设有光传导件四,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所述的光传导件三与光传导件四对接以实现配置信号的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一对接设置的连接器二和磁性连接结构,连接装置至少还包括以下结构之一:
结构一: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导线一,所述的连接器二内具有与导线一相对设置的导线二,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所述的导线一与导线二连接以实现供电传输;
结构二: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光传导件一,所述的连接器二内设有光传导件二,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所述的光传导件一与光传导件二对接以实现图像信号与控制信号的传输;
结构三:所述的连接器一内设有光传导件三,所述的连接器二内设有光传导件四,当连接器一与连接器二对接时所述的光传导件三与光传导件四对接以实现配置信号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连接结构包括设于连接器一上的限位孔、设于连接器二上的用于插入限位孔的限位柱和用于驱动限位柱插入或脱离限位孔的驱动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由电路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二上具有与限位孔相对设置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靠近限位孔的一端设有限位挡沿,所述的限位挡沿上具有与安装孔连通的导向孔,所述的限位柱穿设在导向孔内,所述的限位柱远离限位孔的一端设有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安装孔内且作用在限位柱上的弹性件一和由电路控制的电磁线圈,所述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力对限位柱的磁引力方向与弹性件一作用在限位柱上的弹力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镜体与主机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一的一端抵靠在安装孔远离限位孔的一端,其另一端抵靠在限位部上,所述的电磁线圈设于安装孔远离限位孔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宇邓安鹏蔡长春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