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院感染科专用自动化消毒隔离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防护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院感染科专用自动化消毒隔离门。
技术介绍
在对病人进行手术时,医务人员进手术室之前都需要穿戴防护隔离服,并且对医务人员进行全身的消毒灭菌处理,目的是保证手术室内的无菌环境,特别是在一些感染专科疾病手术室,尤其需要对出入的人员进行全身消毒灭菌处理;通常感染专科疾病室外部有一长长的隔离灭菌通道,目的是防止外部细菌病毒带入感染专科,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通常医院感染专科的隔离门是防止病菌带入室内的最后一道屏障;现有的隔离门多是厚重的隔离门,长久开关使用会发生晃动,且其转轴容易损坏无法便利的维修;并且现有的隔离门没有特殊的灭菌消毒机构,完全靠门本身隔离病毒,但是医务人员在开关隔离门的时候医务人员穿戴的防护隔离服外表可能粘着病菌并将其带入室内,造成室内病菌感染,严重会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医务人员感染。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室内的无菌环境,确保病菌不会由于医务人员在开关隔离门的间隙带入室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院感染科专用自动化消毒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院感染科专用自动化消毒隔离门,包括底部紫外线消毒单元(1)、门框(2)、扇门(3)、按压单元(4)、雾化单元(5)、侧壁杀菌单元(6)、连接板(7)和卡接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紫外线消毒单元(1)上端设置有门框(2),所述的门筐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且门框(2)的内部通过转轴设置有对称的扇门(3);且位于扇门(3)和门框(2)上端的转轴外壁套设有扭簧;所述门框(2)的左侧腔体内部设置有按压单元(4),位于门框(2)的上端腔体内设置有雾化单元(5),所述的雾化单元(5)和按压单元(4)相互连接,位于门框(2)的右侧腔体内部设置有侧壁杀菌单元(6);所述的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院感染科专用自动化消毒隔离门,包括底部紫外线消毒单元(1)、门框(2)、扇门(3)、按压单元(4)、雾化单元(5)、侧壁杀菌单元(6)、连接板(7)和卡接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紫外线消毒单元(1)上端设置有门框(2),所述的门筐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且门框(2)的内部通过转轴设置有对称的扇门(3);且位于扇门(3)和门框(2)上端的转轴外壁套设有扭簧;所述门框(2)的左侧腔体内部设置有按压单元(4),位于门框(2)的上端腔体内设置有雾化单元(5),所述的雾化单元(5)和按压单元(4)相互连接,位于门框(2)的右侧腔体内部设置有侧壁杀菌单元(6);所述的连接板(7)位于门框(2)的上端,且连接板(7)设置在墙体内,所述的连接板(7)上对称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门框(2)与连接板(7)之间通过卡接单元(8)相固定;其中:
所述的按压单元(4)包括积液瓶(41)、导液管(42)、按压杆(43)、按压楔块(44)、按压板(45)、按压弹簧(46)和执行柱(47);所述的积液瓶(41)底端内壁为倒锥形腔体结构,位于积液瓶(41)的内部设置有导液管(42),所述的按压杆(43)设置在积液瓶(41)内部,且按压杆(43)的下端与按压板(45)相连接,所述的按压弹簧(46)设置在积液瓶(41)的内部且与按压板(45)相配合,位于按压杆(43)的上端连接有按压楔块(44),所述的执行柱(47)设置在门框(2)左侧的扇门(3)的侧壁上;且执行柱(47)与按压楔块(44)相配合;
所述的雾化单元(5)包括安装环(51)、铜管(52)、空腔导柱(53)、喷头(54)、调压柱(55)、压力弹簧(56)、调压球(57)和橡胶导管(58);所述的安装环(51)对称设置在门框(2)的上端去,且通过安装环(51)固定安装有铜管(52),位于铜管(52)的下端均匀设置有与内部连通的空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