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床躺卧病人腿部康复治疗医疗器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病床躺卧病人腿部康复治疗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等等,康复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其设计趋向智能化,康复器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被动活动,治疗师借助于一些康复治疗医疗器械也对患者肢体功能作被动运动或手法训练,患者也可以利用康复治疗医疗器械进行自主训练或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等,但在躺卧病人腿部康复治疗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躺卧病人腿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床躺卧病人腿部康复治疗医疗器械,包括底置机构(1)、前动机构(2)和后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底置机构(1)的上端面安装有前动机构(2),前动机构(2)的上端面右端安装有后动机构(3);/n所述的底置机构(1)包括倒L型座(11)、T型板(12)、丝杠(13)和摇轮(14),倒L型座(11)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T型板(12),倒L型座(11)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丝杠(13),丝杠(13)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T型板(12)的后端相连,丝杠(13)的下端安装有摇轮(14);/n所述的前动机构(2)包括电动滑块(21)、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床躺卧病人腿部康复治疗医疗器械,包括底置机构(1)、前动机构(2)和后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底置机构(1)的上端面安装有前动机构(2),前动机构(2)的上端面右端安装有后动机构(3);
所述的底置机构(1)包括倒L型座(11)、T型板(12)、丝杠(13)和摇轮(14),倒L型座(11)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T型板(12),倒L型座(11)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丝杠(13),丝杠(13)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T型板(12)的后端相连,丝杠(13)的下端安装有摇轮(14);
所述的前动机构(2)包括电动滑块(21)、底板(22)、立板(23)、转轴(24)、U型卡架(25)、一号电动推杆(26)、一号立块(27)、卡撑板(28)和弹性束缚带(29),电动滑块(2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倒L型座(11)的上端面,电动滑块(21)的上端安装有底板(22),且电动滑块(21)位于底板(22)的下端面中部,底板(22)的上端面左端前后对称安装有立板(23),立板(23)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轴(24),转轴(24)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U型卡架(25),U型卡架(25)的内侧左端与一号方形凹槽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一号方形凹槽对称开设在转轴(24)的前后两端,U型卡架(25)的内侧右端与二号方形凹槽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二号方形凹槽开设在立板(23)的外侧端面,两立板(23)之间的转轴(24)上安装有一号电动推杆(26),一号电动推杆(26)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一号立块(27),一号立块(27)之间安装有销轴,销轴上通过滑动匹配合方式前后对称安装有卡撑板(28),卡撑板(28)的上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弹性束缚带(29),一号电动推杆(26)上方前侧的弹性束缚带(29)的内侧端面设置有粘性层;
所述的后动机构(3)包括竖直板(31)、转动轴(32)、U型卡板(33)、二号电动推杆(34)、二号立块(35)、圆弧撑板(36)和弹性缠带(37),竖直板(31)前后对称安装在底板(22)的上端面右端,竖直板(31)与立板(23)正相对,竖直板(31)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动轴(32),转动轴(32)的前后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U型卡板(33),且U型卡板(33)的内侧右端与竖直板(31)的外侧端面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两竖直板(31)之间的转动轴(32)上安装有二号电动推杆(34),二号电动推杆(34)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二号立块(35),二号立块(35)之间安装有销轴,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前后对称安装有圆弧撑板(36),圆弧撑板(36)的上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