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塑身护腰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可按摩的塑身护腰,包括若干个用于与外设的人体皮肤贴合的塑形部,所述的塑形部设有若干个的塑形单元依次相互环绕连接,所述的塑形部设有振动单元,所述的振动单元的两侧分别与塑形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的振动单元为双层中空结构,所述的振动单元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的振动马达,所述的若干个的振动马达与振动单元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若干个的振动马达为两列对称且竖直布置;所述的两列的振动马达之间设有用于振动马达通电振动的插口,所述的插口的一端与振动单元的外侧面连通布置,所述的插口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个的振动马达导电连接;该设计决长时间塑腰而产生不适感的问题。
A kind of massage body shaping and waist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按摩的塑身护腰
本技术涉及塑身护腰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按摩的塑身护腰。
技术介绍
护腰,又称束腰带、护腰带。日常腰部病疾保护固定,体育运动中束在腰部用于保护腰部不受伤害、保温、或某些特殊功能的束带。体育运动中腰部常因为过度抗阻运动,肌肉高强度承重而紧张,有酸痛感。佩戴合适材质和规格的护腰能有效保护腰部组织,防止运动伤害。目前的护腰产品大多数均为外穿式使用,加上产品厚重,导致护腰的整体外观不美观,使用也不方便,难以达到塑形的效果;市场上还存在少量内穿式的护腰,具体结构可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20419602.0的技术方案,其公布了一种塑形腰封,结构上具有本体和本体两端连接的搭扣,搭扣由搭勾和扣环组成。一排搭勾安装在本体一端的边沿位置,扣环包括收腹扣环和收紧扣环,分别安装在本体一端的边沿和腰封本体上。本体的下边沿缝订松紧带。本体上边沿为直线封边,由护腰部、左收腹部和右收腹部组成,护腰部下边呈拱形,左收腹部和右收腹部的下边生成弧形的缺口;缺口处可以缝订松紧片。本体内侧竖向、间隔均匀的安装多根支撑骨条;该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内穿的护腰,但其虽有一定的塑形效果,但也存在将腰部长时间束缚而产生的不适感。在本
中,还不存在一种可按摩的塑身护腰,无法解决长时间塑腰而产生不适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按摩的塑身护腰,解决长时间塑腰而产生不适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按摩的塑身护腰,包括若干个用于与外设的人体皮肤贴合的塑形部,所述的塑形部设有若干个的塑形单元依次相互环绕连接,所述的塑形部设有振动单元,所述的振动单元的两侧分别与塑形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的振动单元为双层中空结构,所述的振动单元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的振动马达,所述的若干个的振动马达与振动单元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若干个的振动马达为两列对称且竖直布置;所述的两列的振动马达之间设有用于振动马达通电振动的插口,所述的插口的一端与振动单元的外侧面连通布置,所述的插口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个的振动马达导电连接。在上述的可按摩的塑身护腰中,所述的振动马达为扁平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的振动马达的外侧设有用于包裹振动马达的硅胶层,所述的硅胶层的外侧分别于振动单元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在上述的可按摩的塑身护腰中,所述的插口的两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的插口的中部设有对应若干个的振动马达的金属端子,所述的金属端子的外侧设有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上设有用于与第一磁铁异性相吸的第二磁铁,所述的端子与控制单元接触连接。在上述的可按摩的塑身护腰中,所述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与插口相限制卡接的卡槽、用于控制通电的控制芯片、储存电量的电池以及对应的按钮,所述的按钮与卡槽为相对布置在控制单元的两侧。在上述的可按摩的塑身护腰中,所述的塑形单元与塑形单元之间、塑形单元与振动单元之间分别设有竖直布置的支撑条,所述的支撑条内设有用于填充的硬质塑料。在上述的可按摩的塑身护腰中,所述的振动单元的两侧的侧壁以及塑形单元的材质均为弹性纤维。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塑形单元依次互相环绕连接,使得多个塑形单元组成一个环状结构套入人体的腰部上,将护腰内穿,实现塑形效果;通过设置振动单元,使得腰部在长时间塑形后出现的不适感,在振动单元的振动下,缓解肌肉的酸痛肿胀,减缓或避免长时间塑形所产生的不适感;通过设置多个振动马达,对称的布置在腰部两侧,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不同的振动马达对应人体不同的肌肉带,减缓或者消除长时间塑形所产生的不适感;通过设置振动马达与振动单元固定连接,长期固定、不移位,使得振动马达可长时间针对特定的肌肉带长时间有效的振动,避免因振动马达因移位而丧失效果;通过设置多个振动马达各自连接到插口上,再由插口连接外部的通电控制,结构简单,安装快捷,稳定性高,不易出错,适合大批量生产。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振动马达的形状,减小马达的厚度,从而减小振动单元的厚度,控制护腰的整体厚度,避免振动马达对腰部产生硬物顶紧的不适感,使得护腰穿戴更为舒适透气,同时因振动马达的两端为平面,涂抹胶水后的固定效果得到加强,更加牢固不移位。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插口的第一磁铁与控制单元的第二磁铁,利用磁极的同性相吸原理,当插口与控制单元相互靠近时,在磁铁两两吸引的作用下,插口与控制单元接触连接,振动马达通过金属端子与控制单元通电连接;因一个金属端子对应一个振动马达,控制单元可选择性的对个别金属端子通电,实现单个或多个振动马达的通电振动,有效的针对某一位置的肌肉带进行振动按摩。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卡槽,使得插口与控制单元接触连接后,在卡槽的限位作用下,不会产生微小的位移,受到外力也不轻易的脱离,从而避免接触不良或时而不通电的问题;控制芯片以及按钮的设置,使得控制单元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手动按击按钮选择单个或多个振动马达的振动效果。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条,使得塑形单元与塑形单元的连接处、塑形单元和振动单元的连接处得到加强,避免连接处扭曲变形导致塑形失效;通过设置硬质塑料为填充物,提高支撑条本体的强度以及纵向上的抗弯强度,提高塑形效果。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弹性纤维材质,使得护腰具有塑形效果的同时具有舒适性,适合不同体型的人群,增加穿戴后的舒适性,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可按摩的塑身护腰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可按摩的塑身护腰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插口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塑形单元;2、支撑条;3、硬质塑料;4、振动单元;5、控制单元;6、按钮;7、振动马达;8、插口;9、第一磁铁;10、金属端子;11、卡槽;12、第二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可按摩的塑身护腰,包括若干个用于与外设的人体皮肤贴合的塑形部,所述的塑形部设有若干个的塑形单元1依次相互环绕连接,所述的塑形部设有振动单元4,所述的振动单元4的两侧分别与塑形单元1固定连接;所述的振动单元4为双层中空结构,所述的振动单元4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的振动马达7,所述的若干个的振动马达7与振动单元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若干个的振动马达7为两列对称且竖直布置;所述的两列的振动马达7之间设有用于振动马达7通电振动的插口8,所述的插口8的一端与振动单元4的外侧面连通布置,所述的插口8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个的振动马达7导电连接。其实际效果为,通过设置多个塑形单元1依次互相环绕连接,使得多个塑形单元1组成一个环状结构套入人体的腰部上,将护腰内穿,实现塑形效果;通过设置振动单元4,使得腰部在长时间塑形后出现的不适感,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按摩的塑身护腰,包括若干个用于与外设的人体皮肤贴合的塑形部,所述的塑形部设有若干个的塑形单元依次相互环绕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形部设有振动单元,所述的振动单元的两侧分别与塑形单元固定连接;/n所述的振动单元为双层中空结构,所述的振动单元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的振动马达,所述的若干个的振动马达与振动单元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若干个的振动马达为两列对称且竖直布置;/n所述的两列的振动马达之间设有用于振动马达通电振动的插口,所述的插口的一端与振动单元的外侧面连通布置,所述的插口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个的振动马达导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按摩的塑身护腰,包括若干个用于与外设的人体皮肤贴合的塑形部,所述的塑形部设有若干个的塑形单元依次相互环绕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形部设有振动单元,所述的振动单元的两侧分别与塑形单元固定连接;
所述的振动单元为双层中空结构,所述的振动单元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的振动马达,所述的若干个的振动马达与振动单元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若干个的振动马达为两列对称且竖直布置;
所述的两列的振动马达之间设有用于振动马达通电振动的插口,所述的插口的一端与振动单元的外侧面连通布置,所述的插口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个的振动马达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按摩的塑身护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马达为扁平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的振动马达的外侧设有用于包裹振动马达的硅胶层,所述的硅胶层的外侧分别于振动单元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可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言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