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91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施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底座、罐体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底座的顶端面安装有连接架,所述罐体焊接在连接架上,罐体上转动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上焊接有搅拌杆,固定杆的侧端面安装有握把,所述罐体的底端面嵌入固定有出料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嵌入固定在底座内,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端面焊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通过连接杆转动安装有从动轮,所述机箱内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主动轮,主动轮背离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接管内,且第一转轴上焊接有第一旋合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操作便捷,施肥效率较高和实用性更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稻施肥
,具体为一种水稻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施肥装置是指:稻属是禾本科谷类作物,约24种,分布于热带地区,为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代表种为稻。一年生草本;叶长,扁平;小穗侧向压扁,有3小花,排成圆锥花序;颖极退化,仅在小穗柄端呈二半月形;不孕花的外稃极小,结实花的外稃硬,5脉,外脉靠近旋卷的边缘,有时有芒;内稃与外稃相似,但背无中肋;雄蕊6。水稻在播种后多需要进行施肥,以增加水稻的产量,但现有的水稻施肥多采用人工施肥,造成施肥效率低下,影响操作人员实际使用,同时均匀程度不佳,影响实际施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施肥装置,具备操作便捷,施肥效率较高和实用性更佳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稻施肥多采用人工施肥,造成施肥效率低下,影响操作人员实际使用,同时均匀程度不佳,影响实际施肥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施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底座、罐体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底座的顶端面安装有连接架,所述罐体焊接在连接架上,所述罐体的底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施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1)、底座(6)、罐体(10)和第二连接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顶端面安装有连接架(9),所述罐体(10)焊接在连接架(9)上,所述罐体(10)的底端面嵌入固定有出料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15)嵌入固定在底座(6)内,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侧端面焊接有机箱(8),所述机箱(8)内通过连接杆(19)转动安装有从动轮(18),所述机箱(8)内固定有电机(5),且电机(5)的输出轴上焊接有主动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施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1)、底座(6)、罐体(10)和第二连接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顶端面安装有连接架(9),所述罐体(10)焊接在连接架(9)上,所述罐体(10)的底端面嵌入固定有出料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15)嵌入固定在底座(6)内,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侧端面焊接有机箱(8),所述机箱(8)内通过连接杆(19)转动安装有从动轮(18),所述机箱(8)内固定有电机(5),且电机(5)的输出轴上焊接有主动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底端面安装有轮胎(7),轮胎(7)共设有四个,且四个轮胎(7)相对底座(6)呈矩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上转动安装有固定杆(11),且固定杆(11)上焊接有搅拌杆(1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丁华刘平华彭春根石宠良曾小分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诚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