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微白褐链霉菌的方法、培养基以及生物抑菌剂,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培养微白褐链霉菌的方法包括将微白褐链霉菌接种于含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酵母膏、黄豆粉、蛋白胨、Ca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微白褐链霉菌的方法、培养基以及生物抑菌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培养微白褐链霉菌的方法、培养基以及生物抑菌剂。
技术介绍
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放线菌以其具有广泛的实际用途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现在用于生物防治的放线菌大多是从土壤或植物根际筛选得到的,由于它们容易受外界条件影响,防治效果不稳定,从而极大的削弱了应用价值。植物内生放线菌作为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分布广、种类多,具有稳定的生存环境,可定殖于寄主植物体内,占据有利的生防位置,避免与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直接竞争,从而克服了其他外源性放线菌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内生放线菌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够发挥相应的防病作用,还能通过同化营养物质和产生次生代谢物质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微白褐链霉菌是链霉菌属放线菌,是从野生植物体内筛选得到的一株内生放线菌,微白褐链霉菌的基内菌丝细、不断裂、气生菌丝相对较粗,顶端可分化为孢子丝,孢子丝卷曲,易断裂。菌丝体发达,产孢量大,气生菌丝较直,可产生明显的产孢细胞。微白褐链霉菌具有很强的抑菌、防病以及促生作用,大规模发酵微白褐链霉菌菌液是新型微白褐链霉菌生物制剂生产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采用现有的培养方法所培养的微白褐链霉菌菌液的抑菌效果较差。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微白褐链霉菌的方法、培养基以及生物抑菌剂。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方法培养微白褐链霉菌,可以使得所培养的微白褐链霉菌菌液具有更强的抑菌效果,为大规模培养微白褐链霉菌以生产生物抑菌剂提供指导。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实施例提供一种培养微白褐链霉菌的方法,其包括:将微白褐链霉菌接种于培养基培养;所述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酵母膏、黄豆粉、蛋白胨、CaCO3、NaCl、MgSO4以及K2PO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培养方法,通过对培养基的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优化培养基组分,利用具有上述组分即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酵母膏、黄豆粉、蛋白胨、CaCO3、NaCl、MgSO4以及K2PO4的培养基培养微白褐链霉菌,可以提高培养产物即菌液的抑菌效果,且该培养方法所利用的培养基的原料来源广,易于获取,为大规模培养微白褐链霉菌生产生物抑菌剂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基包括:9-11g/L葡萄糖、9-11g/L可溶性淀粉、4-6g/L酵母膏、9-11g/L黄豆粉、4-6g/L蛋白胨、1.4-1.6g/LCaCO3、0.9-1.1g/LNaCl、0.4-0.6g/LMgSO4以及0.2-0.4g/LK2PO4。利用具有上述配比的培养基培养微白褐链霉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菌液的抑菌效果。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基的初始pH为7-7.5,优选地,pH为7。合适的pH有利于微白褐链霉菌的生长,促使其生产更多抑菌活性物质,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发现,将培养基的初始pH控制在7-7.5的范围内,优选为7,可以使得所培养的菌液的抑菌效果更好。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培养的温度为24-26℃,优选为26℃。合适的培养温度有利于微白褐链霉菌的生长,促使其生产更多抑菌活性物质,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发现,将培养的温度控制在24-26℃,优选为26℃,可以使得所培养的菌液的抑菌效果更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培养的时间为7-9天,优选为7天。通常来说培养的时间越久,其产物中所积累的抑菌活性成分也越多,抑菌效果更好,但是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发现,对于微白褐链霉菌,将其培养时间控制在7-9天,优选为7天的情况下,其菌液的抑菌效果更好,培养时间太短或太长,所得菌液的抑菌效果并不理想。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白褐链霉菌的接种量为10%-15%,优选为10%。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发现,接种量也是影响菌液抑菌效果的因素之一,接种量过少或过多,均达不到理想的抑菌效果,进一步地发现,将微白褐链霉菌的接种量为10%-15%,优选为10%时,所得菌液的抑菌效果较高。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白褐链霉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3717。该菌为微白褐链霉菌DS0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时间:2017年3月1日,保藏登记号为CGMCCNo.13717,拉丁文命名:Streptomycesalbidofuscus。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培养微白褐链霉菌的培养基,其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酵母膏、黄豆粉、蛋白胨、CaCO3、NaCl、MgSO4以及K2PO4。采用本方面所提供的培养基培养微白褐链霉菌,所得菌液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该培养基的原料简单,易于获取,为大规模培养微白褐链霉菌生产生物抑菌剂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基包括:9-11g/L葡萄糖、9-11g/L可溶性淀粉、4-6g/L酵母膏、9-11g/L黄豆粉、4-6g/L蛋白胨、1.4-1.6g/LCaCO3、0.9-1.1g/LNaCl、0.4-0.6g/LMgSO4以及0.2-0.4g/LK2PO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白褐链霉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371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生物抑菌剂的方法,其采用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培养微白褐链霉菌,对培养产物固液分离,获取液体组分,得到所述生物抑菌剂的活性组分。需要说明的是,该液体组分也可以直接作为生物抑菌剂,当然也可以添加其他的辅料后,作为生物抑菌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得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生物抑菌剂。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抑菌剂,其由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生物抑菌剂由微白褐链霉菌培养得到,培养过程经过了合理优化,所得生物抑菌剂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前文所述生物抑菌剂所抑制的菌包括番茄早疫病菌、腐霉菌、镰刀菌和疫霉菌等多种土传植物病害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图2为不同发酵温度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图3为不同接种量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图4为不同pH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微白褐链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微白褐链霉菌接种于培养基培养;/n所述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酵母膏、黄豆粉、蛋白胨、Ca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微白褐链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微白褐链霉菌接种于培养基培养;
所述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酵母膏、黄豆粉、蛋白胨、CaCO3、NaCl、MgSO4以及K2PO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9-11g/L葡萄糖、9-11g/L可溶性淀粉、4-6g/L酵母膏、9-11g/L黄豆粉、4-6g/L蛋代替白胨、1.4-1.6g/LCaCO3、0.9-1.1g/LNaCl、0.4-0.6g/LMgSO4以及0.2-0.4g/LK2PO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初始pH为7-7.5,优选地,pH为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的温度为24-26℃,优选为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的时间为7-9天,优选为7天。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爱茹,陈琳,李红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赛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