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69868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该土壤调理剂将农业废弃物作为发酵原料,采用特定的复合菌液对该发酵原料进行发酵,能制得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调理剂,解决了传统化肥不含有机质的疑难问题,为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A soil condition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大量施用化肥,将会造成土壤有机质的下降,而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其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不仅破坏土壤肥力结构,还降低了肥效。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包括秸秆、动物粪便和绿肥等,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其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随着人类生活的优化,垃圾(如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也大量增加,需要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次利用,以防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如20亿吨各类农林废弃物,其中林业及木材加工废弃物、农业秸秆的资源量分别约相当于3亿吨标准煤和2亿吨标准煤。而再次利用的过程中,如若选择不当,则会造成进一步的污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烟尘,污染大气;畜禽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还田,严重污染周边的水域和土壤,并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有机肥料以及上述土壤调理剂在种植植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壤调理剂,其原料包括发酵原料和复合菌液,每1000g发酵原料中加入活菌数为(1~20)×106CFU/g的复合菌液;所述发酵原料包括农业废弃物;所述复合菌液包括有真菌和细菌;其中,所述真菌包括酿酒酵母和淡紫拟青霉,所述细菌包括微白褐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孢菌、嗜热链球菌、纤维单孢菌和亚硝化单孢菌;在所述复合菌液中,所述微白褐链霉菌与所述真菌与除微白褐链霉菌以外的细菌的活菌数比为1:(10~90):(100~900)。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所述复合菌液与所述发酵原料进行混合发酵。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肥料,其包括有堆肥和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在种植植物中的应用。第五方面,实施例提供如全是实施例提供的土壤调理剂在降低堆肥发酵时间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土壤调理剂,其采用农业废弃物作为发酵原料,采用特定的复合菌液对该发酵原料进行发酵,解决了传统化肥不含有机质的疑难问题,为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中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的生产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5中土壤调理剂应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6中土壤调理剂应用于种植树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壤调理剂,其原料包括发酵原料和复合菌液,每1000g发酵原料中加入活菌数为(1~20)×106CFU/g的复合菌液;所述发酵原料包括农业废弃物;所述复合菌液包括有真菌和细菌;其中,所述真菌包括酿酒酵母和淡紫拟青霉,所述细菌包括微白褐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孢菌、嗜热链球菌、纤维单孢菌和亚硝化单孢菌;在所述复合菌液中,所述微白褐链霉菌与所述真菌与除微白褐链霉菌以外的细菌的活菌数比为1:(10~90):(100~900)。采用该配比的目的在于将微白褐链霉菌的抑菌活性分泌物与其他菌的代谢物的比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增加活化腐熟有机物料的菌落数量,在加快腐熟的同时,使复合菌液兼具抑菌活性和促进生长活性。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农业废弃物作为发酵原料,进行土壤调理剂的制备,为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特定的复合菌液,将该发酵原料制备成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调理剂,以解决传统化肥不含有机质的疑难问题。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农业废弃物选自以下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酒糟、中药渣、农业秸秆、果蔬废弃物、厨余垃圾、畜禽粪便以及植物残体。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调理剂中的活菌数为(1~9)×109CFU/g。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调理剂中的有机质百分含量≥8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调理剂的pH值为7~7.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调理剂的密度为0.77g/cm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如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所述复合菌液与所述发酵原料进行混合发酵。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复合菌液与所述发酵原料的混合物在20~45℃的条件下第一轮发酵35~45d;将第一轮发酵的产物在20~45℃的条件下第二轮发酵15~25d;将第二轮发酵的产物在20~45℃的条件下第三轮发酵25~35d。优选地,第一轮发酵的温度20~25℃;第二轮发酵的温度20~30℃;第三轮发酵的温度20~30℃。将发酵原料与复合菌液依次进行三轮发酵,进行第一轮发酵时,微生物将有机残体分解并转化为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轮发酵时,组分再合成,主要是芳香族物质和含氮的蛋白质类物质,缩合成腐殖质分子;第三轮发酵时,腐殖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矿物质胶体结合为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轮发酵的产物冷却粉碎后,再进行所述第二轮发酵;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轮发酵的产物冷却至5~15℃左右后,再进行所述第二轮发酵;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二轮发酵的产物冷却粉碎后,再进行所述第三轮发酵;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二轮发酵的产物冷却至5~15℃左右后,再进行所述第三轮发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有机肥料,其包括有堆肥和如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土壤调理剂为所述堆肥的重量的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如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在种植作物中的应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包括在种植前使用所述土壤调理剂或对已定值的植物使用所述土壤调理剂;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植物包括在土壤中种植或在盆土中种植。具体的,在土壤中种植植物时,将土壤调理剂与种植区域内的土壤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发酵原料和复合菌液,每1000g发酵原料中加入活菌数为(1~20)×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发酵原料和复合菌液,每1000g发酵原料中加入活菌数为(1~20)×106CFU/g的复合菌液;
所述发酵原料包括农业废弃物;
所述复合菌液包括有真菌和细菌;
其中,所述真菌包括酿酒酵母和淡紫拟青霉,所述细菌包括微白褐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孢菌、嗜热链球菌、纤维单孢菌和亚硝化单孢菌;
在所述复合菌液中,所述微白褐链霉菌与所述真菌与除微白褐链霉菌以外的细菌的活菌数比为1:(10~90):(100~9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废弃物选自以下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酒糟、中药渣、农业秸秆、果蔬废弃物、厨余垃圾、畜禽粪便以及植物残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调理剂中的活菌数为(1~9)×109CFU/g;
优选地,所述土壤调理剂中的有机质百分含量≥80%;
优选地,所述土壤调理剂的pH值为7~7.5;
优选地,所述土壤调理剂的密度为0.77g/cm3。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所述复合菌液与所述发酵原料进行混合发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所述复合菌液与所述发酵原料的混合物在20~45℃的条件下第一轮发酵35~45d;
将第一轮发酵的产物在20~45℃的条件下第二轮发酵15~25d;
将第二轮发酵的产物在20~45℃的条件下第三轮发酵25~35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超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赛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