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类,以及制备方法,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活性,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类疾病。
技术介绍
近年来,系统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器官移植、肿瘤、HIV等患者中,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白念珠菌(Candidaalbicans)、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和烟曲霉菌(Aspergillusfumigates)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三大致病真菌。目前,临床上有四类药物用于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多烯类(两性霉素B)、核酸类(5-氟胞嘧啶)和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其中唑类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是临床上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尽管这些药物使得系统性真菌感染从预防到治疗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耐药真菌的产生,给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巨大的挑战。因此,研发全新结构类型、作用机制和抗耐药的抗真菌药物十分重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通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R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其中,
m为0~10,n为0~10;
R1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环烷基;
X为O、S、N、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
Y为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
Z为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中,
m为0~10,n为0~10;
R1为氢、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20环烷基;
X为O、S、N、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1~20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
Y为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
Z为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1~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中,
m为0~10,n为0~10;
R1为H、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丙基、环丙烷基、异丁基;
X为键、O、S、N、-O(CH2)4-、-O(CH2)5-、-O(CH2)6-、-O(CH2)7-、-CH2-、-(CH2)2-、-(CH2)3-、-(CH2)4-、-(CH2)5-、-(CH2)6-、-(CH2)7-、-(CH2)8-、
Y为-CH2-、-(CH2)2-、-(CH2)3-、-(CH2)4-、-(CH2)5-、-(CH2)6-;
Z为-CH2-、-(CH2)2-、-(CH2)3-、-(CH2)4-、-(CH2)5-、-(CH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化合物A的结构如下:
m为0、1、2、3、4、5,n为0、1、2、3、4、5;
化合物B的结构如下:
X为;
化合物C的结构如下:
R1=H、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丙基、环丙烷基、异丁基;
X为键、-O(CH2)4-、-O(CH2)5-、-O(CH2)6-、-O(CH2)7-、
m为1、2、3、4,n为0、1、2、3,X为O、
n为0、1、2、3;
化合物D的结构如下:
X为-CH2-、-(CH2)2-、-(CH2)3-、-(CH2)4-、-(CH2)5-、-(CH2)6-;
Y为-CH2-、-(CH2)2-、-(CH2)3-、-(CH2)4-、-(CH2)5-、-(CH2)6-;
n为0、1、2、3、4、5,
Z为-CH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的结构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三唑类CYP51-HDAC双靶点抗真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化合物A1-A6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将化合物1溶于干燥DMF溶液中,加入试剂Br(CH2)mCN、K2CO3,反应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1中n为0或1,试剂Br(CH2)mCN中m为3或4;
第二步,将化合物2溶于干燥的甲醇中,加入盐酸的二氧六环溶液室温反应,加入乙醚抽滤,收集滤饼溶于甲醇中,加入HCONHNH2、Et3N,反应后得到化合物3;
第三步,将化合物3溶于干燥的DMF中,加入中间体环氧化合物甲磺酸盐化合物c-1和K2CO3,反应后得到化合物4和化合物5;
第四步,将化合物4溶解于新鲜制备的盐酸羟胺甲醇溶液中室温反应,加入水稀释反应液,以稀盐酸调节pH至7,经过后处理得到化合物A1-A3;
化合物A4-A6制备以化合物A1-A3的制备方法中第三步制备的化合物5为原料,制备方法同化合物A1-A3的制备方法第四步;
化合物B1-B10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将化合物8溶于DMF中,加入叔丁基甲基(4-(5-氧代-1,5-二氢-4H-1,2,4-三唑-4-基)苯甲基)氨基甲酸酯中间体和K2CO3,反应后得到化合物9;X为-(CH2)3-、-(CH2)4-、-(CH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春泉,刘娜,韩贵焱,李成兰,涂杰,黄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