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35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该多酸化合物以4,4'‑双(4H‑1,2,4‑三唑‑4‑基)二联苯为主要配体,加入H

A polyacid compound modified by polydentate organic ligan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酸化合物合成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
技术介绍
由于多酸结构的可修饰性、复杂性和特异优秀的理化性质等,广泛的运用于材料科学、光学、电催化、生化、医药等范围。因而,设计和合成构造别样的多酸配合物可以作为多酸化学研讨的出发点。无机元素构成了多酸金属阴离子,因此有较大的困难去构造和修饰它,不大可能依据现实要求来改变它的形态大小及理化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该多酸化合物以4,4'-双(4H-1,2,4-三唑-4-基)二联苯为配体,加入多金属氧酸盐与硝酸金属盐,调控不同的pH值以及不同的投料比而得到。优选地,所述多金属盐酸为:H4[Si(W3O10)4]·XH2O;所述催化剂为:Cu(NO3)2·3H2O。优选地,所述多酸化合物为化合物1或化合物2;其中化合物1的化学式为Cu(NO3)2+C16H12N6+SiW12+N(CH2CH2)3N=[Cu(C8N3H6)(C16N6H12)Cu(C11N3H9)(C8N3H6)(O)Cu(O)(C5N3H5)][SiW12O40]·5H2O;化合物2的化学式为Cu(NO3)2+C16H12N6+SiW12+N(CH2CH2)3N=H4[SiW12O40](C16N6H12)2。优选地,化合物1为三维超分子结构。优选地,化合物2为零维结构。优选地,所述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如下:将Cu(NO3)2·3H2O、4,4'-双(4H-1,2,4-三唑-4-基)二联苯、SiW12、三乙烯二胺和H20加入到反应釜中,调节pH,密封后装入不锈钢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反应后得到蓝绿色立方体晶体。优选地,所述化合物2的合成方法如下:将Cu(NO3)2·3H2O、4,4'-双(4H-1,2,4-三唑-4-基)二联苯、SiW12、三乙烯二胺和H20加入到反应釜中,调节pH,密封后装入不锈钢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反应后得到微黄透明块状晶体。优选地,所述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如下:将180mg的Cu(NO3)2·3H2O、28mg的4,4'-双(4H-1,2,4-三唑-4-基)二联苯、280mg的SiW12、11mg的三乙烯二胺和H20加入到反应釜中,调节pH至2-3,密封后装入不锈钢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反应后得到蓝绿色立方体晶体。优选地,所属化合物2的合成方法如下:将120mg的Cu(NO3)2·3H2O、28mg的4,4'-双(4H-1,2,4-三唑-4-基)二联苯、280mg的SiW12、11mg的三乙烯二胺和H20加入到反应釜中,调节pH至1-2,密封后装入不锈钢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反应后得到微黄透明块状晶体。一种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绿色催化剂来清除催化降解水中的有机染料的应用。一种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作为设计新型多酸功能饮料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多金属氧酸盐(POM)氧化性和酸性很强,多电子氧化还原的可逆转移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可以快速实现。因此,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研究中广泛的使用POM,但是较小的比表面积,较少的外围氧化或光氧化活性位点,对它的活性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多齿桥联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可以提高它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催化活性,因此这类配合物经常作为绿色催化剂来清除催化降解水中的有机染料,把多酸盐作为无机构筑单元,加入含有多种配位原子的有机配体,供应了更多实验依据来设计新型多酸功能材料。2、有机化合物能较好的修饰及剪裁分子。具有孤对电子的过渡金属-有机单元可以加入到多酸聚阴离子骨架这种优良的电子受体中,得到多齿桥联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这种多齿桥联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兼具多酸、金属和有机分子的各项性能,是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光、电催化功能材料、仿生材料、生物传导材料等。因此以多酸为构筑基础,修饰过渡金属配合物或有机配体,构筑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是研讨的热门之一。这种无机-有机材料即多齿桥联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由很多部分构成,首先金属具有丰富的电子,不同的金属与多酸相连显示的电子转移活性不同,另一方面,不同金属的配位也不同,配位的形式越多,形成的多酸化合物的维度越高,结构越复杂。其次,含有较多氧氮原子的有机配体,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其和金属配位的概率;有机配体种类的多样性在某些程度上影响多酸化合物的构型的复杂性。常见的刚性有机配体有1,10-邻菲咯啉和1,3-二(1-咪唑)苯,它们不易变形,形成的化合物结构框架愈加稳定,乙二胺和草酸的体积较小更容易形成高对称的大分子杂化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1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1中Cu的配位环境;图4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1中的ID链;图5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1中Cu的三维结构;图6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中的Cu的多酸簇阴离子;图7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1的IR光谱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的IR光谱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1的光降解光谱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的光降解光谱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1、化合物2降解动力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实施例1将180mg的Cu(NO3)2·3H2O、28mg的4,4'-双(4H-1,2,4-三唑-4-基)二联苯、280mg的SiW12、11mg的三乙烯二胺和H20加入到反应釜中,调节pH至2-3,密封后装入不锈钢反应釜,置于160℃的烘箱中,反应3天后得到蓝绿色立方体晶体,即为目标产物化合物1[Cu(C8N3H6)(C16N6H12)Cu(C11N3H9)(C8N3H6)(O)Cu(O)(C5N3H5)][SiW12O40]·5H2O。实施例2将120mg的Cu(NO3)2·3H2O、28mg的4,4'-双(4H-1,2,4-三唑-4-基)二联苯、280mg的SiW12、11mg的三乙烯二胺和H20加入到反应釜中,调节pH至1-2,密封后装入不锈钢反应釜,置于160℃的烘箱中,反应3天后得到微黄透明块状晶体,即为目标产物化合物2H4[SiW12O40](C16N6H12)2。其他测试数据(1)粉末衍射表征相纯度如图1和图2所示,化合物(1)和(2)的X-射线粉末衍射(PXRD)数据是在30kV和20mA的条件下通过具有D/teX超级衍射仪以Cu-Kα为放射源的U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多酸化合物以4,4'-双(4H-1,2,4-三唑-4-基)二联苯为配体,加入多金属氧酸盐与硝酸金属盐,调控不同的pH值以及不同的投料比而得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多酸化合物以4,4'-双(4H-1,2,4-三唑-4-基)二联苯为配体,加入多金属氧酸盐与硝酸金属盐,调控不同的pH值以及不同的投料比而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金属盐酸为:H4[Si(W3O10)4]·XH2O;
所述催化剂为:Cu(NO3)2·3H2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酸化合物为化合物1或化合物2;
其中化合物1的化学式为Cu(NO3)2+C16H12N6+SiW12+N(CH2CH2)3N=[Cu(C8N3H6)(C16N6H12)Cu(C11N3H9)(C8N3H6)(O)Cu(O)(C5N3H5)][SiW12O40]·5H2O;
化合物2的化学式为Cu(NO3)2+C16H12N6+SiW12+N(CH2CH2)3N=H4[SiW12O40](C16N6H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合物1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合物2为零维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齿联桥有机配体修饰的多酸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如下:
将Cu(NO3)2·3H2O、4,4'-双(4H-1,2,4-三唑-4-基)二联苯、SiW12、三乙烯二胺和H20加入到反应釜中,调节p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景力徐昊潘伟张俊勇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