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文杰专利>正文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80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装置,该工艺步骤如下:将印染废水引流至沉淀池,通过自然沉淀36‑48h;将上步骤中PH值调节后的集水池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调节池;将上步骤中处理液依次通过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将上步骤中废水通过污水抽吸管道进入处理装置;将污泥池中的污泥进行送至污泥干化场,外部运送;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印染废水引流至沉淀池采用粗、细格栅分层次过滤,解决了常规性款式的格栅因为大颗粒悬浮物或废料杂物导致废水堵塞的情况,该技术方案中采用高效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具有吸附、凝聚、沉淀多种良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印染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骤,印染废水是指棉、毛、麻、丝、化纤或混纺产品在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等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同时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直接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同时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目前,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参差不齐,且效率高低不一,印染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物化处理工艺主要是混凝沉淀法与混凝气浮法;此外,电解法、生物活性炭法和化学氧化法等有时也被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总之,上述方法均是为了达到让印染废水处理优化达标的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510092957.8的专利文献中介绍了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及回用的工艺,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已有成熟的废水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的工艺重新组合,通过参数的优化以及生物载体复合膜泥反应器通过对微生物的筛选和驯化,能够对污染物浓度高、色度高、水质不稳定的纺织印染废水具有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的优点。其也是通过对已有成熟的废水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的工艺重新组合,并达到一种运行成本低,稳定,工艺操作简单的优化方式,但针对如何降低成本,以及通过具体哪些层面的优化改进降低了成本并未记载明了,同时对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废渣过滤,废液衔接性引流,污泥高效转运等必要技术特征处理环节也未具体记载通过怎样的工艺以及处理结构进行改变缺陷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510092957.8的专利文献中介绍了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该技术中主要是采用还原,吸附,萃取等处理方法,与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不同的是,该专利技术中无须调节废水的PH值,即可还原性脱色剂反应快速,脱色率高,操作简单,不会带来二次污染等处理结果,但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向集水池中投入酸碱调节剂,使PH值保持在7-9之间,在此环境下,而后通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设计通入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过程中,该工艺中同时将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回流泵与水解酸化池构成循环流动系统,充分进行厌氧生化处理过程的再处理工艺,以及再次经过废水充氧后加快流速流经填料,并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目的,同时配合絮凝剂的多次沉淀作用,以及附加处理装置共同达到多层次结构叠加式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过程,使之较于上述对比方法的一次性处理结果来说,本专利技术工艺中废水处理更彻底,更有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多种技术层面现存不同的技术缺陷进行了新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高效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具有吸附、凝聚、沉淀多种良好性能,通过在处理装置中得到搅拌扩散的作用下,使高效聚合氯化铝更能与废水进行充分絮凝结伴,易快速形成大的矾花,沉淀性能好,在通过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过程中,该工艺中同时将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回流泵与所述水解酸化池构成循环流动系统,充分进行厌氧生化处理过程的再处理以及再次经过废水充氧后加快流速流经填料,并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目的;通过辅助处理装置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可应用于整个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通过药剂送风机将絮凝剂高效聚合氯化铝由送料管通过分散堵头送至腔室,搅拌电机带动复合式搅拌桨旋转的条件下,使絮凝剂高效聚合氯化铝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在搅拌扩散的条件下使之进行充分絮凝结伴,达到良好的沉淀基础条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步骤如下:步骤A1:将印染废水引流至沉淀池,通过自然沉淀36-48h,再引流通过粗、细格栅,依次过滤不同颗粒直径悬浮物及沉淀颗粒物,再进入集水池,并向集水池中投入酸碱调节剂,使PH值保持在7-9之间;步骤A2:将步骤A1中PH值调节后的集水池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调节池,并向调节池中加絮凝剂搅拌均匀,再通过提升泵助废水进入反应沉淀池,且沉淀时间为45~100分钟;步骤A3:将步骤A2中处理液依次通过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时将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回流泵与所述水解酸化池构成循环流动系统;步骤A4:将步骤A3中废水通过污水抽吸管道进入处理装置,并向处理装置内再次投入絮凝剂,在搅拌扩散的条件下使之进行充分絮凝结伴,机械搅拌运行时间为0.5-1h,再将处理装置静置状态沉淀,沉淀时间为3-4h,该处理装置的排泥口连接外部污泥池,该处理装置的排水孔连接外部排放水渠;步骤A5:将污泥池中的污泥进行送至污泥干化场,进行外部运送。所述步骤A2和步骤A4中的絮凝剂为高效聚合氯化铝。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用的处理装置,包括腔室,所述腔室的底部一侧固定有泥轮支撑座,所述泥轮支撑座共两座,对称设置在所述腔室的同一侧,该泥轮支撑座包括污泥通道,所述污泥通道的顶部安装有泥轮,所述泥轮的四周包裹有泥壳,所述腔室的底部另一侧固定有动力支撑座,所述动力支撑座包括主动轮支撑座,所述主动轮支撑座上固定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垂直向上方向设置有马达电机,所述腔室的顶部固定有双排絮凝机构,且数量为两个,所述双排絮凝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药剂送风机,所述药剂送风机通过固定架固定于腔室的顶部,送料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药剂送风机的风口处,另一端延伸于腔室的中下部,并连接有分散堵头,所述双排絮凝机构包括钢架垂臂,所述钢架垂臂的底部通过松紧带连接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通过高压管道连接至高压泵,所述高压泵固定在后挡板上,所述高压泵的一侧设置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固定于后挡板且位于高压泵的一侧,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部安装有复合式搅拌桨,所述复合式搅拌桨贯穿于电动升降杆的内侧,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部一侧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接有具有防水保护的搅拌电机,所述连接套的另一侧套接于滑动杆,滑动杆的顶部固定在后挡板上。所述腔室靠近泥轮支撑座的一侧开凿有排水孔,该排水孔包括高、中、低三个水位排出方式。所述腔室的底部固定有定滑轮,所述泥轮和主动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泥轮和主动轮之间的传送带经过定滑轮。所述腔室的一侧壁上固定有支撑钢架,所述支撑钢架上安装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的一端连接有外接的污水抽吸管道,所述污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污水抽吸管道伸入所述腔室的内部。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用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通过污水泵将废水抽吸进入污水抽吸管道,并由污水抽吸管道将废水注入腔室的内部,关闭污泥通道以及排水孔,根据腔室内废水的量控制双排絮凝机构的高度,使复合式搅拌桨完全侵入废水液面下6-10cm;步骤二:通过药剂送风机将絮凝剂由送料管通过分散堵头送至腔室,再通过控制电动升降杆的高度,使复合式搅拌桨完全侵入废水液面以下,所述搅拌电机带动复合式搅拌桨旋转,使絮凝剂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步骤如下:/n步骤A1:将印染废水引流至沉淀池,通过自然沉淀36-48h,再引流通过粗、细格栅,依次过滤不同颗粒直径悬浮物及沉淀颗粒物,再进入集水池,并向集水池中投入酸碱调节剂,使PH值保持在7-9之间;/n步骤A2:将步骤A1中PH值调节后的集水池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调节池,并向调节池中加絮凝剂搅拌均匀,再通过提升泵助废水进入反应沉淀池,且沉淀时间为45~100分钟;/n步骤A3:将步骤A2中处理液依次通过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时将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回流泵与所述水解酸化池构成循环流动系统;/n步骤A4:将步骤A3中废水通过污水抽吸管道进入处理装置,并向处理装置内再次投入絮凝剂,在搅拌扩散的条件下使之进行充分絮凝结伴,机械搅拌运行时间为0.5-1h,再将处理装置静置状态沉淀,沉淀时间为3-4h,该处理装置的排泥口连接外部污泥池,该处理装置的排水孔连接外部排放水渠;/n步骤A5:将污泥池中的污泥进行送至污泥干化场,进行外部运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A1:将印染废水引流至沉淀池,通过自然沉淀36-48h,再引流通过粗、细格栅,依次过滤不同颗粒直径悬浮物及沉淀颗粒物,再进入集水池,并向集水池中投入酸碱调节剂,使PH值保持在7-9之间;
步骤A2:将步骤A1中PH值调节后的集水池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调节池,并向调节池中加絮凝剂搅拌均匀,再通过提升泵助废水进入反应沉淀池,且沉淀时间为45~100分钟;
步骤A3:将步骤A2中处理液依次通过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时将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回流泵与所述水解酸化池构成循环流动系统;
步骤A4:将步骤A3中废水通过污水抽吸管道进入处理装置,并向处理装置内再次投入絮凝剂,在搅拌扩散的条件下使之进行充分絮凝结伴,机械搅拌运行时间为0.5-1h,再将处理装置静置状态沉淀,沉淀时间为3-4h,该处理装置的排泥口连接外部污泥池,该处理装置的排水孔连接外部排放水渠;
步骤A5:将污泥池中的污泥进行送至污泥干化场,进行外部运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和步骤A4中的絮凝剂为高效聚合氯化铝。


3.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室(1),所述腔室(1)的底部一侧固定有泥轮支撑座(2),所述泥轮支撑座(2)共两座,对称设置在所述腔室(1)的同一侧,该泥轮支撑座(2)包括污泥通道(3),所述污泥通道(3)的顶部安装有泥轮(4),所述泥轮(4)的四周包裹有泥壳(5),所述腔室(1)的底部另一侧固定有动力支撑座(6),所述动力支撑座(6)包括主动轮支撑座(7),所述主动轮支撑座(7)上固定有主动轮(8),所述主动轮(8)的垂直向上方向设置有马达电机(9),所述腔室(1)的顶部固定有双排絮凝机构(10),且数量为两个,所述双排絮凝机构(10)的另一侧设置有药剂送风机(11),所述药剂送风机(11)通过固定架(12)固定于腔室(1)的顶部,送料管(1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药剂送风机(11)的风口处,另一端延伸于腔室(1)的中下部,并连接有分散堵头(14),所述双排絮凝机构(10)包括钢架垂臂(15),所述钢架垂臂(15)的底部通过松紧带连接有高压喷头(16),所述高压喷头(16)通过高压管道(17)连接至高压泵(18),所述高压泵(18)固定在后挡板(19)上,所述高压泵(18)的一侧设置有电动升降杆(20),所述电动升降杆(20)固定于后挡板(19)且位于高压泵(18)的一侧,所述电动升降杆(20)的底部安装有复合式搅拌桨(21),所述复合式搅拌桨(21)贯穿于电动升降杆(20)的内侧,所述电动升降杆(20)的底部一侧通过连接套(22)固定连接有具有防水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姜文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