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印染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骤,印染废水是指棉、毛、麻、丝、化纤或混纺产品在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等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同时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直接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同时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目前,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参差不齐,且效率高低不一,印染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物化处理工艺主要是混凝沉淀法与混凝气浮法;此外,电解法、生物活性炭法和化学氧化法等有时也被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总之,上述方法均是为了达到让印染废水处理优化达标的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510092957.8的专利文献中介绍了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及回用的工艺,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已有成熟的废水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的工艺重新组合,通过参数的优化以及生物载体复合膜泥反应器通过对微生物的筛选和驯化,能够对污染物浓度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步骤如下:/n步骤A1:将印染废水引流至沉淀池,通过自然沉淀36-48h,再引流通过粗、细格栅,依次过滤不同颗粒直径悬浮物及沉淀颗粒物,再进入集水池,并向集水池中投入酸碱调节剂,使PH值保持在7-9之间;/n步骤A2:将步骤A1中PH值调节后的集水池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调节池,并向调节池中加絮凝剂搅拌均匀,再通过提升泵助废水进入反应沉淀池,且沉淀时间为45~100分钟;/n步骤A3:将步骤A2中处理液依次通过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时将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回流泵与所述水解酸化池构成循环流动系统;/n步骤A4:将步骤A3中废水通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A1:将印染废水引流至沉淀池,通过自然沉淀36-48h,再引流通过粗、细格栅,依次过滤不同颗粒直径悬浮物及沉淀颗粒物,再进入集水池,并向集水池中投入酸碱调节剂,使PH值保持在7-9之间;
步骤A2:将步骤A1中PH值调节后的集水池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调节池,并向调节池中加絮凝剂搅拌均匀,再通过提升泵助废水进入反应沉淀池,且沉淀时间为45~100分钟;
步骤A3:将步骤A2中处理液依次通过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时将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回流泵与所述水解酸化池构成循环流动系统;
步骤A4:将步骤A3中废水通过污水抽吸管道进入处理装置,并向处理装置内再次投入絮凝剂,在搅拌扩散的条件下使之进行充分絮凝结伴,机械搅拌运行时间为0.5-1h,再将处理装置静置状态沉淀,沉淀时间为3-4h,该处理装置的排泥口连接外部污泥池,该处理装置的排水孔连接外部排放水渠;
步骤A5:将污泥池中的污泥进行送至污泥干化场,进行外部运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和步骤A4中的絮凝剂为高效聚合氯化铝。
3.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室(1),所述腔室(1)的底部一侧固定有泥轮支撑座(2),所述泥轮支撑座(2)共两座,对称设置在所述腔室(1)的同一侧,该泥轮支撑座(2)包括污泥通道(3),所述污泥通道(3)的顶部安装有泥轮(4),所述泥轮(4)的四周包裹有泥壳(5),所述腔室(1)的底部另一侧固定有动力支撑座(6),所述动力支撑座(6)包括主动轮支撑座(7),所述主动轮支撑座(7)上固定有主动轮(8),所述主动轮(8)的垂直向上方向设置有马达电机(9),所述腔室(1)的顶部固定有双排絮凝机构(10),且数量为两个,所述双排絮凝机构(10)的另一侧设置有药剂送风机(11),所述药剂送风机(11)通过固定架(12)固定于腔室(1)的顶部,送料管(1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药剂送风机(11)的风口处,另一端延伸于腔室(1)的中下部,并连接有分散堵头(14),所述双排絮凝机构(10)包括钢架垂臂(15),所述钢架垂臂(15)的底部通过松紧带连接有高压喷头(16),所述高压喷头(16)通过高压管道(17)连接至高压泵(18),所述高压泵(18)固定在后挡板(19)上,所述高压泵(18)的一侧设置有电动升降杆(20),所述电动升降杆(20)固定于后挡板(19)且位于高压泵(18)的一侧,所述电动升降杆(20)的底部安装有复合式搅拌桨(21),所述复合式搅拌桨(21)贯穿于电动升降杆(20)的内侧,所述电动升降杆(20)的底部一侧通过连接套(22)固定连接有具有防水保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