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980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排放池、隔油池、生态处理池和消毒池,所述隔油池封顶且在其封顶上加工有检修口,检修口处安装有活动的封盖,隔油池的内腔依次分为滤渣区、一级滤油区、二级滤油区和出水区,滤渣区与排放池相连,出水区与生态处理池相连,所述隔油池一侧设置有排污池,滤渣区一侧的隔油池底部设置有与排污池连通的出泥管,所述一级滤油区和二级滤油区顶侧的隔油池封顶上均安装有刮油机,刮油机的出油口位于排污池的正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针对工业废水中的油污杂质进行预先处理或分离,降低了下游生态植被层的净化负荷,使整个系统可以在不需要专人看护的情况下自行净化,并获得较好的净化处理效果。

Sewage ec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可以满足对城市生活污水、有机工业污水、畜牧养殖废水和医院等特殊行业污水的处理,但是对于对于每种污水的处理方法又有所不同。工业场合的污水多含有油质和大颗粒难溶物等,采用一般的净化系统净化效果往往不太好,尤其是其中的油污杂质不仅会影响生态植被层降解和吸收,严重者会影响生态植被层的正常生长,需要另请专人长期看养并护理,增加了处理成本的同时还不能得到较好的净化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可针对工业废水中的油污杂质进行预先处理或分离,降低了下游生态植被层的净化负荷,使整个系统可以在不需要专人看护的情况下自行净化,并获得较好的净化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排放池、隔油池、生态处理池和消毒池,所述隔油池封顶且在其封顶上加工有检修口,检修口处安装有活动的封盖,隔油池的内腔依次分为滤渣区、一级滤油区、二级滤油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排放池、隔油池、生态处理池和消毒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封顶且在其封顶上加工有检修口,检修口处安装有活动的封盖,隔油池的内腔依次分为滤渣区、一级滤油区、二级滤油区和出水区,滤渣区与排放池相连,出水区与生态处理池相连,所述滤渣区与一级滤油区之间、一级滤油区与二级滤油区之间以及二级滤油区与出水区之间分别通过设置在隔油池内腔中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隔开,第一隔板底部与隔油池内腔底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通道,第二隔板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水孔,过水孔内设置有滤网,第三隔板底部与隔油池内腔底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通道,所述隔油池一侧设置有排污池,滤渣区一侧的隔...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排放池、隔油池、生态处理池和消毒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封顶且在其封顶上加工有检修口,检修口处安装有活动的封盖,隔油池的内腔依次分为滤渣区、一级滤油区、二级滤油区和出水区,滤渣区与排放池相连,出水区与生态处理池相连,所述滤渣区与一级滤油区之间、一级滤油区与二级滤油区之间以及二级滤油区与出水区之间分别通过设置在隔油池内腔中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隔开,第一隔板底部与隔油池内腔底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通道,第二隔板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水孔,过水孔内设置有滤网,第三隔板底部与隔油池内腔底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通道,所述隔油池一侧设置有排污池,滤渣区一侧的隔油池底部设置有与排污池连通的出泥管,所述一级滤油区和二级滤油区顶侧的隔油池封顶上均安装有刮油机,刮油机的出油口位于排污池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中部设置有两个过水孔,第二隔板位于一级滤油区内的侧壁上固定有两个降尘罩,两个降尘罩的内腔分别与两个过水孔连通,降尘罩的底部加工有通孔,该通孔靠近一级滤油区的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池内安装有切割型潜污泵,切割型潜污泵的排水端通过管道与隔油池的滤渣区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渣区中部可滑动地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荣刘国梁刘广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光和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