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勇峰专利>正文

壁画式抗震防震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7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壁画式抗震防震床,由壁画式保护架、床板、床体、床头和床头柜组成。该床的特点是当发生有感地震时,床板和床垫从中间分开向下侧转动,侧立在两床帮的内侧,人被降至床底,同时,受床板向下运动的牵引,壁画式保护架向下转动,扣封在床体的上部。这样,形成了以内为柔软保护层,外为钢架结构层的方形保护体。如人不在床上,可从机动出入缝进入,如非地震而人为的撞击该床,则不会引发上述保护反应。(*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特别是一种抗震防震的床。目前,有的技术抗震床只是在床体的上面增设了钢筋支架,这样即不适合现代人卧室空间宽阔的心理需求,也因支架内空太大而安全系数太低;还有一种技术的抗震保安床,有了自动封闭功能,但为了防误动,却需要平时锁紧,震时打开,而在短临震预报还未解决的今天,此床事实上也失去了意义;另有一种专利申请号为97246367.4的技术抗震床,虽克服了上述床的诸多缺点(该床无床上支架,功能全自动,全封闭,灵敏度高而又不会受人为撞击而误动),但以气压为动力的机械比较复杂,不便按装,成本也高。本技术专利技术的一是种侧立壁画式的抗震防震床,它克服了以上诸类抗震床的缺点,即能装饰美化卧室的空间环境,又有切实抗震减灾的作用。本技术可以通过下述实施方案来达到本技术由壁画保护架(以下简称保护架)、床体、床板、床头(包括硬床头、软床头)和床头柜组成。平时,保护架靠墙侧立,具有美化卧室作用,震时,床板、床垫从中间分开向下侧立在两床帮的内侧,人被降至床底,同时,受床板向下运动的牵动,保护架向下转动扣封在床体的上部,这样,形成了以内为柔软保护层,外为钢架结构层的方形保护体。如人未在床上,可从一侧的机动出入缝进入。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只有发生有感地震时,才有上述保护反应,如人为的撞击该床则无任何反应,它灵敏度高,没有误反应的可能,对于突如其来的地震,它能在数秒之内完成保护。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3分别为A向未震状态和震后状态主视图;图4、5分别为B向(无床头柜时)未震状态和震后状态侧示图;图6、7分别为B向未震状态和震后状态结构原理图;图8、9分别为A向未震状态和震后状态结构原理图;图10、11分别为A向保护架转动轴局部未震结构图和震后以该轴为中心的俯视结构剖面图12为闩插端部局部图;图13为床底四周结构与地面、与床头柜固定的俯视图;如图1-13,本床由保护架(1),轴部扇形护罩(2)、硬床头(3)、软床头(4)、床头柜(5)和床体(6)组成。其床体(6)分为两床帮、床板、床底各部分。以上所有各部之间为分体组合式,拆装方便。在平时,保护架(1)侧立在(靠墙一侧)的床帮上,其两支柱的支点即是床帮两端主支柱(9)上的对应轴8(29),在轴的上部由闩插8(14)将床帮的两支柱(9)与保护架(1)的两支柱分别串合固定,保护架(1)两支柱上的床板拉架6(21)通过连杆6(22),将床板6(24)拉平,床板6(25)的一端搭在床板6(24)的临端上。床垫6(8)从两床板的搭接处6(7)分开,床底内装有泡沫垫6(27)。闩插6(14)起串合作用的顶端为减少摩擦而装有拉力轴承12(31),另一端与细钢丝绳8(11)连接。钢丝绳8(11)的另一端与扛杆轴8(28)连接。钢球(17)置于柱盘(19)顶端凹型螺母(18)之上,用铁链(16)与制动扛杆4(15)连接。连接后的铁链(16)有一定的松度(以防人为振动该床而使杠杆4(15)、8(15)摆动时钢球不至于落下)。柱盘8(19)的下盘与木盘(20)用丝钉固定,木盘(20)与地面用胶粘接。床头柜8(5)底部和靠床头一面因敏感系统接地和连接床体而不能封闭,实际只有四个面,该柜装有门锁,以防儿童误动敏感系统,柜体与床头连接固定13(5),床底四周内角由木块13(32)与地面用粘牢,并用丝钉与床体固定,这样不仅控制了地震时床在地面上的滑动,也控制了人为振击该床的振幅,使床头柜内的自动敏感系统受到有效保护而不会引发误反应。当发生有感地震时,钢球5(17)因地面震动而脱落,通过铁链4(16)而使扛杆4(15)向下转动,扛杆轴9(28)也随之转动,从而牵动钢丝绳8(11),将闩插从8(14)拉至9(14)状态。这样,保护架(1)在床板6(24、25)的压力下,通过连杆6(22)的拉动,以6(29)为轴向下转动。床板6(24)、6(25)分别以6(23)、6(26)为轴向下转动至7(24)、7(25)状态,这样,就将床板上的人降至床底的泡沫7(26)上。如人未在床上,可从机动出入缝3(13)进入。该床的扇形护罩4(2)和硬床头4(3)对床板拉架6(21)和连杆6(22)起封闭作用,软床头4(4)为泡沫海绵制成,以防止人被挤压在该位置而受伤。为防止保护架(1)向下转动时因速度太快而碰撞人,在床帮支柱8(9)顶端装有限速器8(10),当(1)向下有加速度时便可对其减速控制9(10)。另外,敏感部分的凹形螺母8(18)具有可调性,它由直径大小不同的数个螺母组成,可根据人的不同要求装配。如需从震后状态恢复至平时状态,需将保护架(1)用手拉起,再将床板7(25)拉起待保护架(1)靠至原位8(1)时,再将床板(25)放在床板6(24)之上,此时将钢球(17)放在柱盘螺母(18)之上,闩插9(14)在弹簧9(30)的作用下即可恢复至8(14)位置,此时床即恢复至平时状态。本床的两床头(3)内部结构对应相同,床板(24)两端结构对应相同。图3(13)为机动出入缝。图1为摘要附图。权利要求1.一种壁画式抗震防震床,由壁画式保护架、扇形护罩、硬床头、软床头、床板、床体和床头柜组成,其特征是壁画式保护架(1)侧立在床帮的一侧之上,床板为中分搭接式,床头柜(5)内装有敏感自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壁画式保护架(1)为长方形,画面的背后有柔软泡沫层和钢架结构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钢球(17)置于柱盘(19)顶端凹型螺母(18)之上,用铁链(16)与制动扛杆4(1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敏感自动装置配有灵敏度可调的凹形螺母(18)。5.根据权利要利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床板(24、25)为中分型,遇震时分体向下对人体实施保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床底部内四角有木块(32)与地面粘牢,并与床体(6)、床头柜(5)连接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闩插(14)的顶端为减少摩擦力而装有拉力轴承12(13)。专利摘要一种壁画式抗震防震床,由壁画式保护架、床板、床体、床头和床头柜组成。该床的特点是当发生有感地震时,床板和床垫从中间分开向下侧转动,侧立在两床帮的内侧,人被降至床底,同时,受床板向下运动的牵引,壁画式保护架向下转动,扣封在床体的上部。这样,形成了以内为柔软保护层,外为钢架结构层的方形保护体。如人不在床上,可从机动出入缝进入,如非地震而人为的撞击该床,则不会引发上述保护反应。文档编号A47C19/00GK2372985SQ9824629公开日2000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贾勇峰 申请人:贾勇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壁画式抗震防震床,由壁画式保护架、扇形护罩、硬床头、软床头、床板、床体和床头柜组成,其特征是壁画式保护架(1)侧立在床帮的一侧之上,床板为中分搭接式,床头柜(5)内装有敏感自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勇峰
申请(专利权)人:贾勇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