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索起重机承载索调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缆索起重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缆索起重机承载索调索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用缆索起重机为桥梁构件吊运的专用设备,具有起重能力大、运行速度慢等特点。为满足大吨位的起重需求,缆索起重机的承载索常常采用多根平行主索的布置方式,为满足承载索上行走的起重小车的功能要求,且满足吊钩的重力均匀的分布在各根主承载索上,需在安装阶段将各根承载索的垂度调整至统一高度。如图1和2所示,缆索起重机上的承载索4跨过两个塔架5,其一端锚固于第一地锚51上,另一端锚固在第二地锚52上,通常,调索的方式主要采用卷扬机1的钢丝绳11连接承载索4的一端,并带动承载索4移动,以进行收索,当承载索4的垂度达到目标点时,将承载索4预留出的绳头锚固在第二地锚52上。当缆索系统跨度小,调索力较小时,上述方案可行。但是当缆索系统跨度大,调索力较大时,则需要具有更大拉力的卷扬机1和更粗的钢丝绳11,不仅增加机械费用,而且大大增加卷扬机1转运的费用和难度,以及调索过程中钢丝绳11牵引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r>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索起重机承载索调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S1:将卷扬机(1)与地基(9)相连接,并将转向滑轮组(2)与第二地锚(52)相铰接,以及拉力滑轮组(3)与承载索(4)的一端相铰接,使所述卷扬机(1)、所述转向滑轮组(2)和所述拉力滑轮组(3)呈三角形分布,其中,所述转向滑轮组(2)的滑轮数量与所述拉力滑轮组(3)的滑轮数量相对应;/nS2:引出所述卷扬机(1)中的钢丝绳(11),并使钢丝绳(11)绕过所述转向滑轮组(2)的入绳轮;/nS3:将所述钢丝绳(11)绕过所述拉力滑轮组(3)的入绳轮,并绕回至所述转向滑轮组(2),其中,所述拉力滑轮组(3)的入绳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索起重机承载索调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将卷扬机(1)与地基(9)相连接,并将转向滑轮组(2)与第二地锚(52)相铰接,以及拉力滑轮组(3)与承载索(4)的一端相铰接,使所述卷扬机(1)、所述转向滑轮组(2)和所述拉力滑轮组(3)呈三角形分布,其中,所述转向滑轮组(2)的滑轮数量与所述拉力滑轮组(3)的滑轮数量相对应;
S2:引出所述卷扬机(1)中的钢丝绳(11),并使钢丝绳(11)绕过所述转向滑轮组(2)的入绳轮;
S3:将所述钢丝绳(11)绕过所述拉力滑轮组(3)的入绳轮,并绕回至所述转向滑轮组(2),其中,所述拉力滑轮组(3)的入绳轮与所述转向滑轮组(2)的入绳轮同侧设置;
S4:继续牵引所述钢丝绳(11),并使钢丝绳(11)在所述转向滑轮组(2)和所述拉力滑轮组(3)之间来回缠绕;
S5:缠绕完成后,固定所述钢丝绳(11)远离所述卷扬机(1)的端头;
S6:所述卷扬机(1)进行收绳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起重机承载索调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滑轮组(2)与所述第二地锚(52)通过锚索或锚绳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缆索起重机承载索调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滑轮组(3)与所述承载索(4)通过锚索或锚绳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缆索起重机承载索调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滑轮组(2)或所述拉力滑轮组(3)包括相连接的夹板组件(6)和滑车(8),所述夹板组件(6)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锚索或锚绳的凹槽(62),所述滑车(8)为两组,且对称设于所述凹槽(62)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春萌,秦大燕,罗小斌,廖汝锋,王彬鹏,陈召桃,魏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