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包括箱体,在箱体四周的外侧壁均贴附有防撞板,箱体采用隔热板制成,隔热板包括呈内外设置的内层板和外侧板,在内层板和外侧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棉,箱体包括底壳、匹配盖于底壳上的顶盖,在底壳内设置有多个底座,多个底座呈左右间隔排列固定于底壳内,在底座上凹设有与氢气瓶一侧形状大小匹配的放置槽,在放置槽的上方固定有圆弧形的夹紧板条。箱体外侧的防撞板能够对这些突发性撞击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减轻对箱体内部氢气瓶的破坏程度,隔热板通过在内层板和外侧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棉形成防火墙,能够有效的隔绝外界高温环境对氢气瓶的影响,保证氢燃料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氢燃料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个
以及人们的生活之中,氢燃料电池在使用中的供氢装置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有重要保障。作为储氢装置的高压氢气瓶被广泛运用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但是,大部分氢燃料电池汽车对于氢气瓶的安装只是简单地通过刚性连接固定在底盘上,氢气瓶的外表面直接暴露在底盘之外,在复杂的汽车行驶工况下,氢气瓶极易发生振动、旋转和滑脱,同时,外界的高温环境和突发性的撞击会对整个供氢装置造成很大影响,容易引发氢气瓶的损坏,甚至爆炸,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包括:箱体,呈矩形立体壳状,在所述箱体四周的外侧壁均贴附有防撞板,所述箱体采用隔热板制成,所述隔热板包括呈内外设置的内层板和外侧板,在所述内层板和外侧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棉,所述箱体包括设有开口朝上的底壳、匹配盖于底壳上的顶盖,在所述底壳内设置有多个长方体状的底座,多个底座呈左右间隔排列固定于底壳内,在所述底座上凹设有与氢气瓶一侧形状大小匹配的放置槽,在所述放置槽的上方固定有圆弧形的夹紧板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底壳底部的四周固定有多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往外延伸。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底壳的前壁上设置有出线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底壳内固定有呈左右延伸的定位板条,所述定位板条设置于多个底座的前侧,所述底座的前端与定位板条抵触,所述底座的后端与底壳的内侧面抵触,在所述顶盖的底面固定有多个呈竖向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下端与底座的顶面抵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架、橡胶壳体,所述支撑架为长方体框架,所述支撑架呈前后延伸设置,所述橡胶壳体硫化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放置槽呈前后延伸设置于橡胶壳体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支撑架前端的上沿凹设有圆弧线的凹陷,在所述橡胶壳体顶部前部的顶面凹设有呈前后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分别与凹陷、放置槽连接,在多个底座的前侧设置有容纳空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底壳顶部的四个内角均固定有边耳,在所述顶盖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与边耳一一对应,所述固定螺孔通过固定螺丝与边耳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撞板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所述防撞板的外侧面凸设有多条呈板条状的防撞凸条,多条防撞凸条呈间接排列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撞凸条呈中空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氢气瓶放置于放置槽内,并通过夹紧板条进行固定,保证氢气瓶在底壳内工作位置的稳定性,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或路面上一些硬物撞击到汽车底盘时,箱体外侧的防撞板能够对这些突发性撞击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减轻对箱体内部氢气瓶的破坏程度,当汽车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采用隔热板制成的箱体对内部的氢气瓶起到隔热的作用,隔热板通过在内层板和外侧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棉形成防火墙,能够有效的隔绝外界高温环境对氢气瓶的影响,保证氢燃料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氢气瓶存放装置,其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氢气瓶存放装置,其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A;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底座,其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顶盖,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B。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作出如下实施例: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包括:箱体100,呈矩形立体壳状,在所述箱体100四周的外侧壁均贴附有防撞板110,所述箱体100采用隔热板120制成,所述隔热板120包括呈内外设置的内层板121和外侧板122,在所述内层板121和外侧板122之间填充有隔热棉123,所述箱体100包括设有开口朝上的底壳130、匹配盖于底壳130上的顶盖140,在所述底壳130内设置有多个长方体状的底座200,多个底座200呈左右间隔排列固定于底壳130内,在所述底座200上凹设有与氢气瓶一侧形状大小匹配的放置槽210,在所述放置槽210的上方固定有圆弧形的夹紧板条220。在使用时,氢气瓶放置于放置槽210内,并通过夹紧板条220进行固定,保证氢气瓶在底壳130内工作位置的稳定性,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或路面上一些硬物撞击到汽车底盘时,箱体100外侧的防撞板110能够对这些突发性撞击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减轻对箱体100内部氢气瓶的破坏程度,当汽车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采用隔热板120制成的箱体100对内部的氢气瓶起到隔热的作用,隔热板120通过在内层板121和外侧板122之间填充有隔热棉123形成防火墙,能够有效的隔绝外界高温环境对氢气瓶的影响,保证氢燃料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壳130底部的四周固定有多个连接耳131,所述连接耳131往外延伸。底壳130通过连接耳131与车架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壳130的前壁上设置有出线孔132。氢气瓶的连接管道和控制导线可从出线孔132穿出与汽车其他控制元件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壳130内固定有呈左右延伸的定位板条133,所述定位板条133设置于多个底座200的前侧,所述底座200的前端与定位板条133抵触,所述底座200的后端与底壳130的内侧面抵触,在所述顶盖140的底面固定有多个呈竖向延伸的定位柱141,所述定位柱141的下端与底座200的顶面抵触。在安装时,氢气瓶固定好在底座200上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100),呈矩形立体壳状,在所述箱体(100)四周的外侧壁均贴附有防撞板(110),所述箱体(100)采用隔热板(120)制成,所述隔热板(120)包括呈内外设置的内层板(121)和外侧板(122),在所述内层板(121)和外侧板(122)之间填充有隔热棉(123),所述箱体(100)包括设有开口朝上的底壳(130)、匹配盖于底壳(130)上的顶盖(140),在所述底壳(130)内设置有多个长方体状的底座(200),多个底座(200)呈左右间隔排列固定于底壳(130)内,在所述底座(200)上凹设有与氢气瓶一侧形状大小匹配的放置槽(210),在所述放置槽(210)的上方固定有圆弧形的夹紧板条(2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0),呈矩形立体壳状,在所述箱体(100)四周的外侧壁均贴附有防撞板(110),所述箱体(100)采用隔热板(120)制成,所述隔热板(120)包括呈内外设置的内层板(121)和外侧板(122),在所述内层板(121)和外侧板(122)之间填充有隔热棉(123),所述箱体(100)包括设有开口朝上的底壳(130)、匹配盖于底壳(130)上的顶盖(140),在所述底壳(130)内设置有多个长方体状的底座(200),多个底座(200)呈左右间隔排列固定于底壳(130)内,在所述底座(200)上凹设有与氢气瓶一侧形状大小匹配的放置槽(210),在所述放置槽(210)的上方固定有圆弧形的夹紧板条(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壳(130)底部的四周固定有多个连接耳(131),所述连接耳(131)往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壳(130)的前壁上设置有出线孔(1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壳(130)内固定有呈左右延伸的定位板条(133),所述定位板条(133)设置于多个底座(200)的前侧,所述底座(200)的前端与定位板条(133)抵触,所述底座(200)的后端与底壳(130)的内侧面抵触,在所述顶盖(140)的底面固定有多个呈竖向延伸的定位柱(141),所述定位柱(1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勇,黄洁琳,张文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