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压力施加装置和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69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压力施加装置和模具装置。一种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用于产生含防雷系统的转子叶片的部件,特别是翼梁帽,其中该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含以下步骤:a)将该部件的导电梁的导电梁纤维材料、导电纤维垫和电导体置于模具装置中,b)借助导电纤维垫将导电梁纤维材料电连接到电导体,其中电导体和导电纤维垫之间的电连接生成,c)使模具装置承受欠压,d)从模具装置外部将外部压力施加在电连接上,e)将树脂注入到受欠压的模具装置,及f)对模具装置施加热以固化树脂。由于外部压力,可改善不同材料、例如导电纤维垫和电导体之间的电连接的电气质量。此外可最小化因制造工艺引起的导电性质量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压力施加装置和模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产生转子叶片的部件的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用于模具装置(moldarrangement)的压力施加装置以及用于产生转子叶片的部件的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风力涡轮机转子叶片由纤维增强塑料构建。转子叶片通常包括具有圆整的前缘和尖锐的后缘的翼型。转子叶片利用其叶片根部连接到风力涡轮机的轮毂。此外,转子叶片借助于变桨轴承(pitchbearing)连接到轮毂,该变桨轴承允许转子叶片的变桨运动。长的转子叶片承受高风力。相对于雷击,转子叶片是风力涡轮机的最暴露的部分。因此,可设置防雷系统(LPS)。防雷系统可包括避雷导体(lightningconductor),其可被连接到转子叶片的腹板并且可沿该腹板的纵向方向延伸。该避雷导体可被电连接到转子叶片的接地系统。当雷击被防雷系统拦截时,电流借助于该避雷导体传输到地面。然而,由于转子叶片的翼梁帽(sparcap)可提供到地面的替代路径,因此可发生避雷导体和例如可包含导电的碳纤维的翼梁帽之间的闪络(flash-over)。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用于产生包括防雷系统(35)的转子叶片(5)的部件(18、19),特别是翼梁帽,其中,所述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将所述部件(18、19)的导电梁(22、23)的导电梁纤维材料(22')、导电纤维垫(33、34)和电导体(32)放置(S1)在模具装置(40)中,/nb)借助于所述导电纤维垫(33、34)将所述导电梁纤维材料(22')电连接(S2)到所述电导体(32),其中,所述电导体(32)和所述导电纤维垫(33、34)之间的电连接(62)生成,/nc)使所述模具装置(40)承受(S3)欠压(61),/nd)从所述模具装置(40)外部将外...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1 EP 18215037.51.一种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用于产生包括防雷系统(35)的转子叶片(5)的部件(18、19),特别是翼梁帽,其中,所述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部件(18、19)的导电梁(22、23)的导电梁纤维材料(22')、导电纤维垫(33、34)和电导体(32)放置(S1)在模具装置(40)中,
b)借助于所述导电纤维垫(33、34)将所述导电梁纤维材料(22')电连接(S2)到所述电导体(32),其中,所述电导体(32)和所述导电纤维垫(33、34)之间的电连接(62)生成,
c)使所述模具装置(40)承受(S3)欠压(61),
d)从所述模具装置(40)外部将外部压力(64)施加(S4)在所述电连接(62)上,
e)将树脂(59)注入(S5)到承受欠压的模具装置(40)中,以及
f)对所述模具装置(40)施加热(S6),用于固化所述树脂(5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外部压力(64)通过所述模具装置(40)的真空袋(50、51)施加在所述电连接(6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外部压力(64)借助于压力施加装置(63)施加在所述电连接(6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外部压力(64)借助于多个压力施加装置(63)施加在多个电连接(62)上,所述多个压力施加装置(63)沿所述部件(18、19)的纵向方向(L)彼此隔开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外部压力(64)借助于用流体(76)来填充所述压力施加装置(63)而施加在所述电连接(6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流体(76)将所述压力施加装置(63)的腔室(74)充胀,以便使所述压力施加装置(63)的柔性膜(69)变形,并且其中,所述外部压力(64)借助于所述柔性膜(69)来施加于所述电连接(6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L克里斯琴森D吉罗拉莫PF米克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