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65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和金属加工平台,金属加工平台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三个第二伺服电机,每个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三个连接块的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上置框架,上置框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盒,冷却盒的内腔下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且冷却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Y型注水管连接的水盒,水盒的前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喷水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与其输出轴连接的螺纹杆转动,实现外侧的螺纹管带动通过连接块连接的上置框架向上移动,从而使冷却盒脱离水槽的内部,便于对冷却盒和水槽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
,具体为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型铸造又称“硬模铸造”,就是用转铁、钢或其他金属材料制造铸型,用以浇注各种铸件的工艺方法。金属型铸造时可使用金属型芯或砂芯,但一般多用金属型芯。一付金属型可以浇注几百次至几万次,故通常又称金属型铸造为“永久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工艺特点金属型铸造与砂型铸造相比,具有下列一些特点。金属型的热导率和热容量大,冷却速度快,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比砂型铸件高15%左右、能获得较高尺寸精度和较低表面粗糙度值的铸件,并且质量稳定性好,废品率低,工艺出品率高、因不用或很少用型砂,节省了型砂运输和型砂处理所需的费用和大量劳动力,减少了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污染,改善了劳动环境、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效率高,技术容易掌握,便于生产管理、金属型本身无透气性,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导出型腔中的空气和砂芯所产生的气体,金属型无退让性,铸件凝固时容易产生裂纹和变形,不适用于热裂倾向大的合金。现有的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在使用后,不便对用于盛放打磨件的容器进行清洁;而且打磨器本体的位置不便进行调节,导致难以达到理想的打磨位置,打磨操作难度较大。为此,提出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在使用后,不便对用于盛放打磨件的容器进行清洁;而且打磨器本体的位置不便进行调节,导致难以达到理想的打磨位置,打磨操作难度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和金属加工平台,所述第一安装座位于金属加工平台的左侧,且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操作打磨放置平台,所述操作打磨放置平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设置有外接电源储蓄盒,所述外接电源储蓄盒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通线管,两个所述通线管的上端共同转动连接有打磨支撑板,所述打磨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打磨控制器,且所述打磨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打磨器本体,所述金属加工平台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且所述金属加工平台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循环水泵和水槽,所述水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Y型排水管,所述Y型排水管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固定安装有与水槽连通的Y型注水管,所述金属加工平台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三个第二伺服电机,每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三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上置框架,所述上置框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盒,所述冷却盒的内腔下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冷却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Y型注水管连接的水盒,所述水盒的前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喷水头。优选的,所述上置框架的上表面铰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三个透气孔,且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操作把手。优选的,所述上置框架的上表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循环水泵对应。优选的,所述插槽的内腔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插座,所述外接电源储蓄盒包括有设置于底部的插头,所述插头与插座匹配。优选的,所述金属加工平台的前、后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柱,每个所述伸缩柱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与上置框架连接的固定块。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腔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操作打磨放置平台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与滑槽匹配的滑轮。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操作打磨放置平台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金属加工平台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四个橡胶防滑垫。优选的,所述外接电源储蓄盒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下U型安装架,每个所述下U型安装架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与打磨支撑板连接的上U型安装架。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前,利用操作把手打开密封盖,将打磨件放置于冷却盒的内部,并根据打磨件的位置调整打磨器本体的位置,启动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带动与其输出轴连接的丝杆转动,带动外侧的操作打磨放置平台在活动槽的内部滑动,同时与操作打磨放置平台连接的滑轮在滑槽的内部滚动,从而带动打磨器本体水平移动,之后启动循环水泵,通过Y型注水管向水槽的内部注入冷却水,同时通过喷水头对金属铸件的顶部接触不到液体的部位进行冷却;S2、使用时,启动打磨器本体,并调节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带动与其连接的打磨支撑板转动,带动打磨器本体靠近打磨件,进行打磨工作,水槽的内部注入水和喷水头喷出的水同时对打磨件进行冷却,密封盖表面的透气孔可用于排出热量,也可注入冷却水;S3、工作结束后,通过打开电磁阀,方便对水槽内的冷却水排出,同时工作时可与循环水泵连通,用于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对冷却盒和水槽清洁时,启动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与其输出轴连接的螺纹杆转动,带动通过螺纹管、连接块连接的上置框架向上移动,冷却盒脱离水槽的内部,从而方便对其进行清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与其输出轴连接的螺纹杆转动,实现外侧的螺纹管带动通过连接块连接的上置框架向上移动,从而使冷却盒脱离水槽的内部,便于对冷却盒和水槽清洁。2、本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第一伺服电机带动与其输出轴连接的丝杆转动,带动外侧的操作打磨放置平台带动打磨器本体向右移动,同时电动伸缩杆带动与其通过打磨支撑板连接的打磨器本体转动,从而便于将打磨器本体靠近打磨件,操作难度降低。3、本专利技术中的操作打磨放置平台与第一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滑轮和滑槽,可避免操作打磨放置平台在移动的时候与第一安装座间产生摩擦,降低噪声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置框架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接电源储蓄盒左视图。图中:1、第一安装座;2、第一伺服电机;3、活动槽;4、操作打磨放置平台;5、插座;6、外接电源储蓄盒;7、通线管;8、打磨支撑板;9、上U型安装架;10、打磨控制器;11、打磨器本体;12、电动伸缩杆;13、下U型安装架;14、循环水泵;15、操作把手;16、冷却盒;17、喷水头;18、连接块;19、水盒;20、密封盖;21、伸缩柱;22、螺纹管;23、螺纹杆;24、电磁阀;25、Y型排水管;26、Y型注水管;27、第二安装座;28、金属加工平台;29、第二伺服电机;30、水槽;31、滑槽;32、滑轮;33、丝杆;34、上置框架;35、通孔;36、缺口;37、透气孔;38、插头;39、插槽;40、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1)和金属加工平台(2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位于金属加工平台(28)的左侧,且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3),所述活动槽(3)的内部设置有操作打磨放置平台(4),所述操作打磨放置平台(4)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39),所述插槽(39)的内部设置有外接电源储蓄盒(6),所述外接电源储蓄盒(6)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通线管(7),两个所述通线管(7)的上端共同转动连接有打磨支撑板(8),所述打磨支撑板(8)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打磨控制器(10),且所述打磨支撑板(8)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打磨器本体(11),所述金属加工平台(28)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27),且所述金属加工平台(28)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循环水泵(14)和水槽(30),所述水槽(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Y型排水管(25),所述Y型排水管(25)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24),所述循环水泵(14)的出水口固定安装有与水槽(30)连通的Y型注水管(26),所述金属加工平台(2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三个第二伺服电机(29),每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9)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22),所述螺纹管(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三个所述连接块(18)的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上置框架(34),所述上置框架(3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盒(16),所述冷却盒(16)的内腔下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35),且所述冷却盒(1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Y型注水管(26)连接的水盒(19),所述水盒(19)的前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喷水头(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1)和金属加工平台(2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位于金属加工平台(28)的左侧,且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3),所述活动槽(3)的内部设置有操作打磨放置平台(4),所述操作打磨放置平台(4)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槽(39),所述插槽(39)的内部设置有外接电源储蓄盒(6),所述外接电源储蓄盒(6)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通线管(7),两个所述通线管(7)的上端共同转动连接有打磨支撑板(8),所述打磨支撑板(8)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打磨控制器(10),且所述打磨支撑板(8)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打磨器本体(11),所述金属加工平台(28)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27),且所述金属加工平台(28)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循环水泵(14)和水槽(30),所述水槽(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Y型排水管(25),所述Y型排水管(25)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24),所述循环水泵(14)的出水口固定安装有与水槽(30)连通的Y型注水管(26),所述金属加工平台(2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三个第二伺服电机(29),每个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9)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管(22),所述螺纹管(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三个所述连接块(18)的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上置框架(34),所述上置框架(3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盒(16),所述冷却盒(16)的内腔下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35),且所述冷却盒(1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Y型注水管(26)连接的水盒(19),所述水盒(19)的前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喷水头(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置框架(34)的上表面铰接有密封盖(20),所述密封盖(20)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三个透气孔(37),且所述密封盖(2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操作把手(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置框架(34)的上表面开设有缺口(36),所述缺口(36)与循环水泵(14)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39)的内腔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插座(5),所述外接电源储蓄盒(6)包括有设置于底部的插头(38),所述插头(38)与插座(5)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工平台(28)的前、后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柱(21),每个所述伸缩柱(21)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与上置框架(34)连接的固定块(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