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51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支架包括具有不同结构、强度和降解周期的肌腱/韧带软组织区、移行区和成骨区,所述肌腱/韧带软组织区、移行区和成骨区依次一体编织成型;其中,所述肌腱/韧带软组织区为弱强度结构,所述移行区为强度适中结构,所述成骨区为加强结构;所述支架中的经纱和纬纱均为可降解纱线,所述成骨区中的纬纱中引入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支架经纱采用可降解纱线,纬纱采用成骨活性纱线与可降解纱线间隔配置,植入后可随着材料降解缓释成骨活性因子,该支架具有仿生的移行梯度结构,且具有优异的促腱骨愈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纺织品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膝关节前十字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修复重建是当前关节外科和再生医学共同面对的棘手难题。前十字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和功能的重要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生理位置,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ACL为致密结缔组织,血管化有限,难以内源性愈合,85%的ACL损伤需要通过手术进行重建。自体移植由于无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重建效果,为临床首选;但其存在供区并发症问题,近年来多采用同种异体移植物治疗ACL损伤,然而其来源有限且成本高昂,同时远期疗效也不理想,失败率为10-25%。人工韧带由于具有取材方便、无供区并发症、无疾病传播风险、机械强度高、早期重建效果好等明显优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使用的人工韧带为LARS人工韧带,虽已于1992年开始用于临床,但由于其材料为生物惰性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不具有生物活性和组织诱导性,只是用于力学承重,10年失败率高达50%。韧带重建失败的原因多归结为重建后的结构无法再生正常的腱-骨界面及ACL-骨位点纤维软骨间良好的血液供应导致的愈合不良;或为“雨刷效应”导致的骨髓道扩大、移植物断裂失败滑膜炎、挤压螺钉松动、骨关节炎等并发症。现有公开号为CN10636221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多巴胺修饰人工韧带的制备方法;通过多巴胺的自聚反应对PET人工韧带进行表明改性,然后将MBG均匀地束缚在韧带表面实现涂层效果,从而提高人工韧带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该方法涂层均匀、牢固,工艺简单,操作便捷,对环境污染小,但仅能将活性成分引入材料表面,难以实现活性成分在韧带内部的均匀分布,且植入后MBG在体内一次性大量释放,不能实现依据韧带愈合过程生理需求缓释活性成分效果。现有公开号为CN10797008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型人工韧带结构及制备方法;其为棒状三段式机织结构,两段骨隧道段由经纬纱交织而成,关节腔段仅含纬纱;纬纱包括可降解的第一纬纱与不可降解第二纬纱,第一纬纱与第二纬纱分区间隔配置;该专利可降解部分可为组织长入提供空间,不可降解部分提供永久强力支撑,但其结构仅包含软组织区域及成骨区域,未引入移行过渡区域;且成型方式为机织平布卷绕成型,非一体成型,需要二次手工加工,操作复杂;此外,其所用材料中的非降解部分,存在长期炎症反应。目前,基于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及其制备方法,由具有不同结构、强度和降解周期的区域部分交织而成,即肌腱/韧带软组织区、移行区和成骨区;支架经纱采用不具有成骨活性可降解纱线,纬纱采用成骨活性纱线与不具有成骨活性可降解纱线间隔配置,植入后可随着材料降解缓释成骨活性因子,该支架具有仿生的移行梯度结构,且具有优异的促腱骨愈合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具有不同结构、强度和降解周期的肌腱/韧带软组织区、移行区和成骨区,所述肌腱/韧带软组织区、移行区和成骨区依次一体编织成型;其中,所述肌腱/韧带软组织区为弱强度结构,所述移行区为强度适中结构,所述成骨区为加强结构;所述支架中的经纱和纬纱均为多根纳米纤维加捻、牵拉而成的具有组织诱导性能的多级结构可降解纱线,所述成骨区中的纬纱中引入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优选的,所述成骨区中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与可降解纱线的股数比为100:0-50:50。优选的,所述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由天然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通过溶液静电纺丝或熔喷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的多孔单丝加捻得到。优选的,所述天然源材料为罗非鱼胶原、牛跟腱胶原、猪源胶原、明胶、蚕丝蛋白、层粘连单倍、壳聚糖、乳糖和氨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合成高分子材料为P4HB、PHBV、PHA、P(LLA-CL)、PPDO、PLGA、PGA、PECL、PGCL和BPU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中的成骨成分为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生物玻璃、纳米钙磷陶瓷和纳米磷酸三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肌腱/韧带软组织区为平行排列经纱、条格组织、浮松组织、网目组织、透孔组织和纱罗组织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经密为200-2000根/10cm,纬密为0-200根/10cm。优选的,所述移行区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经密为200-2000根/10cm,纬密为200-400根/10cm;所述移行区的数量为1-3段。优选的,所述成骨区为平纹组织、多重组织和多层组织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经密为200-2000根/10cm,纬密为200-800根/10cm。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宽度为2-10mm,其中,所述肌腱/韧带软组织区的长度为5-30mm,移行区的长度为1-2mm,成骨区的长度为5-30mm。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将天然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按质量比为85:15-15:85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溶解于溶剂中,即得复合纺丝液;将复合纺丝液采用溶液静电纺丝或熔喷静电纺丝工艺制得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2)确定支架各区的组织结构;(3)支架的制备:确定纬纱中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与不具有成骨活性可降解纱线的配比及排布方式,基于新型纺织多维多重数控技术,即得支架预成体,用乙醇清洗后烘干,然后利用紫外辐射、电子束或环氧乙烷灭菌,即得支架。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六氟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二氯甲烷、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醇、异丙醇、三氟乙酸、超纯水和乙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通过选用不同的织物组织或织物密度,获得织物结构强弱渐变的肌腱/韧带软组织区、移行区和成骨区,以在结构上模拟自体组织解剖结构,改善腱骨界面愈合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纺丝过程中引入由天然成骨活性成分制备的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可根据愈合需求选择合适降解周期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成骨活性成分载体,植入后随着材料的逐渐降解达到活性成分在体内的控释效果。(3)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使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的三个具有不同结构强度的区域一体成型,避免对三段分别成型,解决了操作步骤复杂及界面结合过渡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移行区平纹组织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成骨区4层组织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纳米包芯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具有不同结构、强度和降解周期的肌腱/韧带软组织区(1)、移行区(2)和成骨区(3),所述肌腱/韧带软组织区(1)、移行区(2)和成骨区(3)依次一体编织成型;/n其中,所述肌腱/韧带软组织区(1)为弱强度结构,所述移行区(2)为强度适中结构,所述成骨区(3)为加强结构;所述支架中的经纱和纬纱均为多根纳米纤维加捻、牵拉而成的具有组织诱导性能的多级结构可降解纱线,所述成骨区(3)中的纬纱中引入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具有不同结构、强度和降解周期的肌腱/韧带软组织区(1)、移行区(2)和成骨区(3),所述肌腱/韧带软组织区(1)、移行区(2)和成骨区(3)依次一体编织成型;
其中,所述肌腱/韧带软组织区(1)为弱强度结构,所述移行区(2)为强度适中结构,所述成骨区(3)为加强结构;所述支架中的经纱和纬纱均为多根纳米纤维加捻、牵拉而成的具有组织诱导性能的多级结构可降解纱线,所述成骨区(3)中的纬纱中引入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骨区(3)的纬纱中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与可降解纱线的股数比为100:0-5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由天然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通过溶液静电纺丝或熔喷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的多孔单丝加捻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源材料为罗非鱼胶原、牛跟腱胶原、猪源胶原、明胶、蚕丝蛋白、层粘连单倍、壳聚糖、乳糖和氨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合成高分子材料为P4HB、PHBV、PHA、P(LLA-CL)、PPDO、PLGA、PGA、PECL、PGCL和BPU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可降解成骨活性纱线中的成骨成分为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生物玻璃、纳米钙磷陶瓷和纳米磷酸三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腱骨愈合的移行结构化纺织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肌腱/韧带软组织区(1)为平行排列经纱、条格组织、浮松组织、网目组织、透孔组织和纱罗组织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经密为200-2000根/10cm,纬密为0-200根/10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忠王璐林婧朱同贺谢晓静蒋佳燕晓宇皇甫小桥董士奎赵松谢国明徐才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