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继辉专利>正文

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51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穿孔、固定板、以及第二穿孔;其中,所述第一穿孔以及所述第二穿孔,被构造成用于穿行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髌骨下极骨折处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紧密贴合连接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能够形成闭合的环;所述固定板,被构造成用于将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连接以达到治愈骨折的目的。本申请可使得病人髌骨主体骨折块与髌骨下极骨折块之间相互紧密接触及加压固定,能加速后续的骨折修复,能大大降低对病人髌骨下极的频繁操作和损伤,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康复速度。

A rehabilitation fixation device for patella inferior pole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包括髌骨主体部分骨折及髌骨下极骨折两种。针对髌骨下极骨折的病人,临床上则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来对其进行骨折治疗。经过申请人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髌骨下极骨折治疗方案如公开号为CN208784891U公开的髌骨下极骨折用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钛缆、第一固定垫圈片、第一固定螺钉、第二固定垫圈片及第二固定螺钉;第一固定垫圈片及第二固定垫圈片对应连接于固定钛缆两端;第一固定垫圈片端面中部开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垫圈片端面中部开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螺钉可拆卸穿设于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螺钉可拆卸穿设于第二固定孔;或如公开号为CN206303961U公开的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内固定装置,伞体将粉碎的髌骨下极骨折碎块包围于其内部限制其位移,使骨折碎块在限定范围内实现骨性愈合;可保持伞体与髌腱受力方始终保持动态匹配,将部分剪切应力转换为张应力。并防止骨折碎块在受髌腱牵拉时脱出。伞支采取多条且呈辐射状分布,可以均匀分散应力,并减少固定物对局部血运的影响;或如公开号为CN210019621U公开的一种髌骨骨折复位装置,克服现有复位钳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合理、实用的髌骨复位装置。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病故下极骨折治疗方案操作繁琐,对于不同的髌骨下极骨折案例适用性不足,在术后进行早期锻炼运动的话容易造成固定装置失效,也容易提高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以解决所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穿孔、固定板、以及第二穿孔;其中,所述第一穿孔以及所述第二穿孔,被构造成用于穿行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髌骨下极骨折处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紧密贴合连接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能够形成闭合的环;所述固定板,被构造成用于将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连接以达到治愈骨折的目的。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中,可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调节层、内板;其中,所述调节层,被构造成用于吸收外力对髌骨下极产生的冲击力,增强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的紧密连接,降低病人在愈合期间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时髌骨下极的频繁操作造成的损伤;所述内板,被构造成用于与髌骨下极贴合,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防止髌骨下极移位,提高髌骨下极骨折的固定强度。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中,可选的,所述外板上开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内板上开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中,可选的,所述调节层包含若干个调节块,且所述调节块的中部开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中,可选的,所述调节层上开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优选方案中,可选的,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相向的一侧均为硬质结构,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相背的一侧均为软质结构。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通过所述调节层能够使得在愈合初期可以做康复锻炼的时候减少对髌骨愈合部位的损伤,康复训练中频繁运动中产生的动能以及冲击应力尽可能的减到最少,有利于术后实现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出现关节僵直、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2、由于内板与髌骨下极贴合的面为软质结构,能够很好的贴合髌骨下极以进行完全包裹,再加上固定装置固定后能够有效防止骨折再移位。3、外板与周围软组织贴合的面为软质结构,能够降低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内固定物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度。4、通过内板上的网板以及网板连接挂件来固定粉碎性病故下极骨折的小骨折块,降低内固定物松动乃至失效的概率。5、在需要时可以在协同连接管中使用克氏针插入到髌骨中,或只使用钢丝等捆绑物进行固定,可操作性更强,受限性低。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调节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调节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的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根据附图说明所示讲述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穿孔2、固定板1、以及第二穿孔3;其中,所述第一穿孔2以及所述第二穿孔3,被构造成空心管状结构,用于穿行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髌骨下极骨折处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紧密贴合连接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能够形成闭合的环;所述固定板1,被构造成用于将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连接以达到治愈骨折的目的。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固定板1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11、调节层12、内板13;其中,所述调节层12,被构造成用于吸收外力对髌骨下极产生的冲击力,增强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的紧密连接,降低病人在愈合期间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时髌骨下极的频繁操作造成的损伤;所述内板13,被构造成用于与髌骨下极贴合,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防止髌骨下极移位,提高髌骨下极骨折的固定强度。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内板13与所述外板11相向的一侧均为硬质结构,所述内板13与所述外板11相背的一侧均为软质结构。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穿孔、固定板、以及第二穿孔;其中,/n所述第一穿孔以及所述第二穿孔,被构造成用于穿行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髌骨下极骨折处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紧密贴合连接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能够形成闭合的环;/n所述固定板,被构造成用于将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穿孔、固定板、以及第二穿孔;其中,
所述第一穿孔以及所述第二穿孔,被构造成用于穿行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髌骨下极骨折处将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紧密贴合连接的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能够形成闭合的环;
所述固定板,被构造成用于将骨折的髌骨下极与髌骨主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板、调节层、内板;其中,
所述调节层,被构造成用于吸收外力对髌骨下极产生的冲击力;
所述内板,被构造成用于与髌骨下极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髌骨下极骨折康复固定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继辉
申请(专利权)人:周继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