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12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包括绝缘件和至少两个端子,若干端子设置在绝缘件上并被绝缘件相互隔离,若干端子与设置在电池内部的若干芯包上的若干极耳连接。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端子将电流分流,单个端子只需要承载部分电流,而非全部电流,因此对单个端子的过流能力要求较低,端子的尺寸可以设置地较小,占用较少的电池内部空间,使电池具有更大的容量。多端子的结构使电流的汇流点产生在电池外部,电池内部并联的极耳数量大大减少或没有并联的极耳,从而降低了电池内部的温升,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由于电流的汇流点产生在电池外部,因此可以在汇流点上方便地设置温度采集器,有效监控电池大电流充放电时的温度。

Terminal assembly for current shu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
技术介绍
一般的电池仅有一个正极端子和一个负极端子,电池内芯包上的若干个极耳与若干连接件连接,若干连接件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在端子上,电流由若干连接件汇流到端子上,使端子承受较大的电流,且并联的电流在汇流时造成汇流处的发热量大,使端子与连接件的连接处温升较快,产生的热量在电池内部堆积,不易扩散,增大了电池内部热失控风险,降低了电池的安全性能。随着电池尺寸的增大及容量的提升,对电池端子的过流能力及温升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动力电池,大尺寸、大能量电池应用地较多。通常提升过流能力和降低温升的做法是将电池的正负极端子及连接部件的尺寸做大,即增加端子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尺寸,增加连接部件的截面积,实现端子及连接部件过流能力的提高并降低温升。但仅通过增大端子及连接部件的尺寸来提高过流能力和降低温升,会使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降低,减小了电池的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通过相互隔离的若干端子实现电流的分流,使电流的汇流点产生在电池外部,降低了端子的尺寸,减小了对电池内部空间的占用并有效降低电池内部的温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包括绝缘件和至少两个端子,若干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绝缘件上并被所述绝缘件相互隔离,若干所述端子与设置在电池内部的芯包上的若干极耳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与所述极耳一一对应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还包括若干连接件,若干所述连接件均间隔设置并相互绝缘,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端子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极耳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包括主体和连接柱,所述主体设置在电池的盖板上,所述连接柱凸设在所述主体上并朝向所述电池的内部,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定位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与所述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分段与所述极耳连接,所述夹角为0~180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若干所述端子并排设置在所述绝缘件上,相邻两个所述端子之间形成第一缝隙并由所述绝缘件填充,若干所述第一分段并排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分段之间形成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平行设置或呈夹角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分段远离所述第二分段的一端,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垂直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分段的长度均不同;或,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分段的长度均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芯包为卷绕式或叠片式,所述芯包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还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端子背离所述芯包的一侧并与若干所述端子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片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分支触片,若干所述分支触片与若干所述端子一一对应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端子将电流分流,单个端子只需要承载部分电流,而非全部电流,因此对单个端子的过流能力要求较低,端子的尺寸可以设置的较小,占用较少的电池内部空间,从而增大电池的容量。多端子结构使电流的汇流点产生在电池外部,电池内部并联的极耳数量大大减少或没有并联的极耳,因此有效降低了电池内部的温升,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此外,由于电流的汇流点产生在电池外部,因此可以在汇流点上方便地设置温度采集器,有效监控电池大电流充放电时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端子设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绝缘件上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电片与图1中的端子连接后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设置在盖板上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件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件的主视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的电池的俯视图;图11为图10的电池内部的连接件的一种设置方式;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图13为图10的电池内部的连接件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图14为应用本专利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的电池的俯视图;图15为应用本专利技术又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的电池的剖视示意图;图16为图15电池的侧视图。图中:1、端子;11、主体;12、连接柱;2、绝缘件;3、连接件;31、第一分段;311、定位孔;32、第二分段;4、导电片;41、分支触片;5、盖板;6、壳体;100、第一缝隙;200、第二缝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包括三个端子1和一个绝缘件2,三个端子1设置在绝缘件2上并被绝缘件2相互隔离,端子1与芯包(图中未示出)上的若干极耳(图中未示出)连接。本实施例的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通过设置三个独立的端子1将电流分流,单个端子1只需要承载部分电流而非全部电流,因此对单个端子1的过流能力要求较低,端子1的尺寸可以设置的较小,占用较少的电池内部空间,从而增大电池的容量。由于采用了多个端子1,使电流的汇流点产生在电池外部,电池内部并联的极耳数量大大减少或没有并联的极耳,因此很好地控制了电池内部的温升,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由于电流的汇流点产生在电池外部,因此可以在汇流点上方便地设置温度采集器,有效监控电池大电流充放电时的温度。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包括的端子1数量可以为两个或四个或更多,根据电池内芯包所具有的极耳数量来确定端子1的数量。优选的,一个端子1与一个极耳连接,从而使电池内部不发生电流的汇流,最大程度地减小电池内部的发热量,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可选的,一个端子1与两个极耳连接,即两个极耳并联,可使电池内部的发热量较小。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件和至少两个端子,若干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绝缘件上并被所述绝缘件相互隔离,若干所述端子与设置在电池内部的芯包上的若干极耳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件和至少两个端子,若干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绝缘件上并被所述绝缘件相互隔离,若干所述端子与设置在电池内部的芯包上的若干极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与所述极耳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连接件,若干所述连接件均间隔设置并相互绝缘,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端子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极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主体和连接柱,所述主体设置在电池的盖板上,所述连接柱凸设在所述主体上并朝向所述电池的内部,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流分流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与所述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分段与所述极耳连接,所述夹角为0~18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成舒宽金袁中直祝媛何巍吕正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