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包的固定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040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线包的固定块,包括移动壳体、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移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滑槽和伺服电机,移动壳体的顶部开凿有滑槽,移动壳体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移动滑槽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类似橡胶类的硬度较低的材料制成的左右固定块,可保证在叠加过程中不会损坏线包的磁环及铜线,同时通过设置移动机构,能够很好的保证单线包分两次来回叠加,都能够精准放置在固定块里面,此外通过设置两个气缸分别带动左右固定块进行移动,使得两个单线包每次都能够精准不偏移的叠加在一起。

Fixed block of double line pac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线包的固定块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定块领域,具体为双线包的固定块。
技术介绍
现有生活中,进行分线绞线时,在其前段工序中,是先对单线包分别进行分线绞线,然后再将两个单线包叠加在一起,再进行双线包的分线绞线,在双线包分线绞线前,要先将两个单线包整齐顺溜的叠加在一起,这样在双线包的分线绞线过程中才不会凌乱及失误,而单线包的磁环两端都有铜线,要既能保证两个单线包分两次来回的叠加能够顺利且叠加精准不偏移,又不损坏线包的任何要素,保证两个单线包的叠加整齐很重要,而现有的双线包的固定块,大都无法将两个单线包整齐顺溜的叠加在一起,同时无法保证两个单线包分两次来回的叠加能够顺利且叠加精准不偏移,此外现有的双线包的固定块在使用时,对线包进行固定,很容易造成线包损坏,从而增加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双线包的固定块,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双线包的固定块,包括移动壳体、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移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槽和伺服电机,所述移动壳体的顶部开凿有滑槽,所述移动壳体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移动滑槽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滑槽内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滑槽的内壁远离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靠近传动杆的一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延伸至移动壳体的顶部,所述滑块顶部的两端且位于移动壳体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基台。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基台顶部的一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有左固定块,所述基台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右固定块。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均与移动壳体的外侧滑动连接,且所述移动壳体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限位槽。作为优选,所述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均由类似橡胶类的硬度较低的材料制作而成,且所述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均设置为“L”型内凹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的顶部相靠近的一侧且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均设置为不规则直角结构,所述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的顶部相靠近的一侧且靠近伺服电机的一端均设置为直角结构。作为优选,所述伺服电机与外接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均与外接气源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壳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头,且所述移动壳体的高度小于连接头的高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的直径之比为一比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类似橡胶类的硬度较低的材料制成的左右固定块,可保证在叠加过程中不会损坏线包的磁环及铜线,同时通过设置移动机构,能够很好的保证单线包分两次来回叠加,都能够精准放置在固定块里面,此外通过设置两个气缸分别带动左右固定块进行移动,使得两个单线包每次都能够精准不偏移的叠加在一起。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移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移动壳体;2、移动机构;21、伺服电机;22、第一锥齿轮;23、滑槽;24、传动杆;25、第二锥齿轮;26、丝杆;27、滑块;28、限位块;29、基台;3、固定机构;31、第一气缸;32、左固定块;33、第二气缸;34、右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双线包的固定块,包括移动壳体1、移动机构2和固定机构3,移动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机构2,便于更好的带动线包进行移动;移动机构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3,便于更好的对线包进行夹持与固定。其中,移动机构2包括滑槽23和伺服电机21,移动壳体1的顶部开凿有滑槽23,移动壳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延伸至移动滑槽23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2,滑槽23内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4,传动杆2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5与第一锥齿轮22啮合连接,滑槽23的内壁远离传动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丝杆26,丝杆26靠近传动杆24的一端与传动杆24固定连接,丝杆2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27,滑块27与滑槽23滑动连接,滑块27的顶部延伸至移动壳体1的顶部,滑块27顶部的两端且位于移动壳体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8,两个限位块28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基台29,通过伺服电机21带动第一锥齿轮22转动,同时通过第二锥齿轮25与第一锥齿轮22之间的啮合,带动传动杆24与丝杆26转动,从而控制滑块27与基台29进行左右移动。其中,固定机构3包括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3,基台29顶部的一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31,第一气缸31的活塞固定连接有左固定块32,基台29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气缸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33,第二气缸3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右固定块34,通过第一气缸31带动左固定块32移动,同时通过第二气缸33带动右固定块34移动,便于更好的对线包进行夹持。其中,限位块28均与移动壳体1的外侧滑动连接,且移动壳体1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与限位块28相互配合限位槽,通过限位块28与移动壳体1外侧的限位槽之间的配合,便于增加滑块27移动的稳定性。其中,左固定块32与右固定块34均由类似橡胶类的硬度较低的材料制作而成,且左固定块32与右固定块34均设置为“L”型内凹结构,通过类似橡胶类的硬度较低的材料制成的左固定块32与右固定块34,便于更好的保护线包不受损坏,同时左固定块32与右固定块34均设置为“L”型内凹结构,从而保证左固定块32与右固定块34合闭时,使得左固定块32与右固定块34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容纳线包。其中,左固定块32与右固定块34的顶部相靠近的一侧且远离伺服电机21的一端均设置为不规则直角结构,分别在直角上切除了一小方块,这样在线包叠加放置及取料时,可增加线包的活动空间,当左固定块32与右固定块34合闭时,第二个线包送来要叠加到第一个线包上面时,才更有空间叠加放置;左固定块32与右固定块34的顶部相靠近的一侧且靠近伺服电机21的一端均设置为直角结构,当左固定块32与右固定块34合闭时,可以让线包一端的散线从直角缝隙中伸出,同时线包的磁环叠加放置在左固定块32与右固定块34的中间,已绕好线的一端铜线从后面的不规则直角缝隙中伸出。其中,伺服电机21与外接控制机构电性连接,第一气缸31与第二气缸33均与外接气源相连接,便于更好的对设备整体进行控制。其中,移动壳体1的两端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线包的固定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壳体(1)、移动机构(2)和固定机构(3),所述移动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线包的固定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壳体(1)、移动机构(2)和固定机构(3),所述移动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包的固定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滑槽(23)和伺服电机(21),所述移动壳体(1)的顶部开凿有滑槽(23),所述移动壳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1),所述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延伸至移动滑槽(23)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2),所述滑槽(23)内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4),所述传动杆(2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5),所述第二锥齿轮(25)与第一锥齿轮(22)啮合连接,所述滑槽(23)的内壁远离传动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丝杆(26),所述丝杆(26)靠近传动杆(24)的一端与传动杆(24)固定连接,所述丝杆(2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27),所述滑块(27)与滑槽(23)滑动连接,所述滑块(27)的顶部延伸至移动壳体(1)的顶部,所述滑块(27)顶部的两端且位于移动壳体(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8),两个所述限位块(28)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基台(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线包的固定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3),所述基台(29)顶部的一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31),所述第一气缸(31)的活塞固定连接有左固定块(32),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巨亮李焕照任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展晖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