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处理装置的吊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车辆后处理系统吊装
,特别涉及一种后处理装置的吊装支架。
技术介绍
双筒式后处理装置包括DOC-DPF筒体和SCR筒体,DOC-DPF筒体和SCR筒体的连接处通过柔性节连接,形成柔性连接的后处理装置,为了使结构紧凑,两个筒体从柔性节处弯折,形成“U”型的柔性连接的后处理装置。目前一般直接用柔性吊带对柔性连接的后处理装置进行吊装,这种吊装方式,吊装过程稳定性差,容易使吊装过程中两个通过柔性节连接的筒体发生扭转,损坏柔性节结构,降低柔性节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提高柔性连接的后处理装置的吊装稳定性,防止吊装过程中两个通过柔性节连接的筒体发生扭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处理装置的吊装支架,能有效避免吊装过程中两个通过柔性节连接的筒体发生扭转对柔性节结构造成的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处理装置的吊装支架,包括用于连接后处理装置一筒体的第一紧固圈和用于连接后处理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处理装置的吊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后处理装置一筒体的第一紧固圈(21)和用于连接后处理装置另一筒体的第二紧固圈(22),所述第一紧固圈(21)和第二紧固圈(22)通过连接支架(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处理装置的吊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后处理装置一筒体的第一紧固圈(21)和用于连接后处理装置另一筒体的第二紧固圈(22),所述第一紧固圈(21)和第二紧固圈(22)通过连接支架(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的吊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1)包括一体设置的连接横梁(11)和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包括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所述第一弧形板(12)和所述第二弧形板(13)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横梁(11)的两端;所述第一弧形板(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紧固圈(21)上,所述第二弧形板(1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紧固圈(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的吊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圈(21)和所述第二紧固圈(22)均为圆形钢带圈,所述圆形钢带圈的开口位置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翻边(23),所述翻边(23)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圆形钢带圈的两个端部通过螺栓(24)和螺母(2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装置的吊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2)与所述第一紧固圈(21)焊接,所述第二弧形板(13)与所述第二紧固圈(22)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碧莹,李昭阳,霍翠英,闫娟,邵冠磊,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