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5G定位技术的地质灾害警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无线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5G定位技术的地质灾害警示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例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目前,对于地质灾害的预警警示方法和系统大都比较落后,实时性差,且定位精度低,当可能或者出现险情时,不能及时快速的发觉和处理,并且由于不能准确的定位,及时发现也不能及时的处理,尤其在地质结构复杂的环境中,例如陡峭的山崖等,其定位精度的不准确直接导致处理位置的偏差错误,因为耽误时间而让险情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5G定位技术的地质灾害警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的顺序依次包括步骤:/n(1)将地质灾害监测区域分为多个子监测区,每个子监测区都非均匀设置多个非5G基站和设置一个5G基站,其中多个非5G基站分散的设置于子监测区内,5G基站设置于子监测区内的中心区域;/n(2)在每个子监测区中,均匀的设置多个监测装置,监测装置用于对监测点的数据进行采集;/n(3)在监测的过程中,利用5G基站进行同步和校准;/n(4)每个监测装置都利用与其距离最近的非5G基站校准后的时钟数据进行时间同步;同时,在每个监测装置利用同步后的时钟数据,利用此时钟数据对应的时刻获取来自卫星的观测数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5G定位技术的地质灾害警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的顺序依次包括步骤:
(1)将地质灾害监测区域分为多个子监测区,每个子监测区都非均匀设置多个非5G基站和设置一个5G基站,其中多个非5G基站分散的设置于子监测区内,5G基站设置于子监测区内的中心区域;
(2)在每个子监测区中,均匀的设置多个监测装置,监测装置用于对监测点的数据进行采集;
(3)在监测的过程中,利用5G基站进行同步和校准;
(4)每个监测装置都利用与其距离最近的非5G基站校准后的时钟数据进行时间同步;同时,在每个监测装置利用同步后的时钟数据,利用此时钟数据对应的时刻获取来自卫星的观测数据后,直接将观测数据发送至5G基站,5G基站将每个监测装置获取的观测数据分别转发至远程云服务器;5G基站将每个监测装置获取的观测数据分别转发至远程云服务器后,远程云服务器解算此时的观测数据进行定位,从而获得此时对应的位置信息,再传回定位结果至5G基站,5G基站再进行转发至各个非5G基站和监测装置;
(5)监测装置将采集的数据,按照预设的信息格式,发送至最近的非5G基站后进行转发至5G基站,或者直接发送至5G基站,将这些数据通过5G基站发送至远程云服务器进行处理后返回,并且同时发送至远程监控设备;
(6)利用5G基站接收高清晰度的遥感图像,将其发送至远程监控设备,并且结合上述步骤(3)-(5)中获取的同步信息,位置信息、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以图像的形式进行实时的展示,进行灾情监控预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子监测区都非均匀设置的多个非5G基站为5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装置包括图像、温度、压力、湿度、风速、雨量、形变传感测量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兵,孟祥玲,蒙永辉,李洪亮,孟凡奇,陈刚,常允新,姚春梅,刘磊,吴光伟,杨培杰,王宁,杨全城,吴丽莉,刘善军,冯克印,崔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济南中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