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扫描仪本体,所述扫描仪本体包括底座和扫描头,所述底座和扫描头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座和滑块,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所述支撑座和滑块顶部均销接有第一连杆,两组所述第一连杆居中位置交叉转动连接且两组第一连杆分别远离支撑座和滑块一端分别销接有第二连杆,两组所述第二连杆居中位置交叉转动连接,且两组第二连杆分别远离两组第一连杆一端也分别通过支撑座设置于扫描头底部,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居中位置设置有压板,增加调节范围,便于识别不同纸张幅面上的数据信息。
IOT data acquisition device based on Intelligent big data risk control sce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据采集装置
,具体为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风控大数据平台是一款利用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技术构建的综合型在线服务平台。平台全面监控3700多万家在营企业实时多维风险,在风控、资管、内控等核心金融场景有广泛应用。平台提供智能多维标签、预警信号推送、风险事件捕获、风险传导关联、综合异构图谱等贯穿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流程风险管理功能,提升金融机构风控能力。对于客户提供的纸质材料的数据进行采集时通常会用到扫描仪,现有的扫描仪连接底座和扫描探头的支撑杆大都为伸缩杆结构调节范围有限,不利用操作人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一张一张将文件放置在臊面仪底座上表面,纸张缺少定位组件,容易产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利用交叉连接的连杆,推动滑块调节扫描头的高度,增加调节范围,便于识别不同纸张幅面上的数据信息;在底座一侧设置扭转弹簧连接的压板,便于对纸张进行压紧,防止扫描中发生位移,影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扫描仪本体,所述扫描仪本体包括底座和扫描头,所述底座和扫描头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座和滑块,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所述支撑座和滑块顶部均销接有第一连杆,两组所述第一连杆居中位置交叉转动连接且两组第一连杆分别远离支撑座和滑块一端分别销接有第二连杆,两组所述第二连杆居中位置交叉转动连接,且两组第二连杆分别远离两组第一连杆一端也分别通过支撑座设置于扫描头底部;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居中位置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扭转弹簧和底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和滑槽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和滑块一侧均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分别和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一端销接。优选的,所述扫描头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也开设有滑槽。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位于扭转弹簧固定安装位置设置有轴套,所述扭转弹簧固定安装于轴套内。优选的,所述压板底部和底座贴合位置胶接有橡胶垫板,且压板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拨块。优选的,所述滑块一侧转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于定位块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交叉连接的连杆,推动滑块调节扫描头的高度,增加调节范围,便于识别不同纸张幅面上的数据信息;2、在底座一侧设置扭转弹簧连接的压板,便于对纸张进行压紧,防止扫描中发生位移,影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的压板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扫描仪本体;101、底座;102、扫描头;2、调节组件;201、支撑座;202、滑块;203、第一连杆;204、第二连杆;205、耳板;3、压板;4、扭转弹簧;5、滑槽;6、连接板;7、轴套;8、橡胶垫板;9、拨块;10、调节杆;11、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扫描仪本体1,所述扫描仪本体1包括底座101和扫描头102,所述底座101和扫描头102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支撑座201和滑块202,所述支撑座201固定安装于底座101上表面,所述滑块202滑动安装于底座101上表面,所述底座101上表面一侧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块202和滑槽5间隙配合,所述所述支撑座201和滑块202顶部均销接有第一连杆203,所述滑块202一侧转动安装有调节杆10,所述底座101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11,所述调节杆10螺纹连接于定位块11内,所述支撑座201和滑块202一侧均设置有耳板205,所述耳板205分别和第一连杆203、第二连杆204一端销接,两组所述第一连杆203居中位置交叉转动连接且两组第一连杆203分别远离支撑座201和滑块202一端分别销接有第二连杆204,两组所述第二连杆204居中位置交叉转动连接,且两组第二连杆204分别远离两组第一连杆203一端也分别通过支撑座201设置于扫描头102底部。所述底座101上表面一侧居中位置设置有压板3,所述压板3通过扭转弹簧4和底座101固定连接,所述扫描头102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内也开设有滑槽5,在连接板6内也开设有滑槽5,便于其中一组第二连杆204在连接板6内滑动,保证调节功能;所述底座101一侧位于扭转弹簧4固定安装位置设置有轴套7,所述扭转弹簧4固定安装于轴套7内,所述压板3底部和底座101贴合位置胶接有橡胶垫板8,设置橡胶垫板8防止压板3与纸张产生摩擦损坏数据资料;且压板3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拨块9。结构原理:利用交叉连接的第一连杆203和第二连杆204,其中一组第一连杆203通过滑块202滑动安装于底座101的滑槽5内,另外一组第一连杆203固定安装于底座101上表面,旋转调节杆10,推动滑块202移动改变两组第一连杆203和两组第二连杆204的夹角,从而调节扫描头的高度,增加调节范围,便于识别不同纸张幅面上的数据信息;在底座101一侧设置扭转弹簧4连接的压板3,在压板3顶部设置拨块9便于操作人员拨起压板3对纸张进行压紧,防止扫描中发生位移,影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扫描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仪本体(1)包括底座(101)和扫描头(102),所述底座(101)和扫描头(102)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支撑座(201)和滑块(202),所述支撑座(201)固定安装于底座(101)上表面,所述滑块(202)滑动安装于底座(101)上表面,所述支撑座(201)和滑块(202)顶部均销接有第一连杆(203),两组所述第一连杆(203)居中位置交叉转动连接且两组第一连杆(203)分别远离支撑座(201)和滑块(202)一端分别销接有第二连杆(204),两组所述第二连杆(204)居中位置交叉转动连接,且两组第二连杆(204)分别远离两组第一连杆(203)一端也分别通过支撑座(201)设置于扫描头(102)底部;/n所述底座(101)上表面一侧居中位置设置有压板(3),所述压板(3)通过扭转弹簧(4)和底座(10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扫描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仪本体(1)包括底座(101)和扫描头(102),所述底座(101)和扫描头(102)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支撑座(201)和滑块(202),所述支撑座(201)固定安装于底座(101)上表面,所述滑块(202)滑动安装于底座(101)上表面,所述支撑座(201)和滑块(202)顶部均销接有第一连杆(203),两组所述第一连杆(203)居中位置交叉转动连接且两组第一连杆(203)分别远离支撑座(201)和滑块(202)一端分别销接有第二连杆(204),两组所述第二连杆(204)居中位置交叉转动连接,且两组第二连杆(204)分别远离两组第一连杆(203)一端也分别通过支撑座(201)设置于扫描头(102)底部;
所述底座(101)上表面一侧居中位置设置有压板(3),所述压板(3)通过扭转弹簧(4)和底座(10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大数据风控场景的物联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上表面一侧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块(202)和滑槽(5)间隙配合。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李振刚,徐礼波,张迁,万强,刘杨宾,夏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汉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