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尺寸工件自动传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706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尺寸工件自动传送线,包括第一支撑架、传送带装置、运动电机、支撑立架、宽度调节装置、宽度显示装置、控制柜、第二支撑架、伺服抓取机构、放置台、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其特征在于:传送带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上端,传送带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运动电机,运动电机与传送带装置之间相互驱动连接,支撑立架固定连接在传送带装置的上端,宽度调节装置固定连接在支撑立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手动实现调节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之间的宽度,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工件的传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摆动臂上设置有多个转轮,工件在传送时与转轮相互接触,可以避免工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划痕的问题。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line of multi siz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尺寸工件自动传送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传送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尺寸工件自动传送线。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工件是组成机械和及其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它在自动化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工件包括零部件的联接,起支承作用的零部件,起润滑作用的润滑系统和密封零部件,传递运动和能量的传动系统的零部件,在对机械工件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工件需要依次经过压铸成型、磨砂加工和打孔加工等加工步骤,在进行上述加工步骤的过程中,都需要将工件按照上述加工工序依次进行传送,现有常规的传送机构只能将工件沿直线进行单向传送,因此工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若需要将工件沿着生产流水线将上述工序依次完成,所需的传送机构需要很长,因此占用的生产空间也较多,为了解决上述生产技术问题,现在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两条或多条传送机构将工件依次进行传送,使得工件在沿着两条或多条传送机构进行传送的过程中能够依次进行加工,然而目前现有的工件传送线通常是由传送机构将工件输送至指定地点,再由人工将工件进行后续的焊接工作,人为步骤较多,效率低下、不安全,且焊接品质难以保证,而且目前现有的工件传送线无法对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尺寸工件自动传送线,包括第一支撑架、传送带装置、运动电机、支撑立架、宽度调节装置、宽度显示装置、控制柜、第二支撑架、伺服抓取机构、放置台、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所述传送带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运动电机,运动电机与所述传送带装置之间相互驱动连接,所述支撑立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送带装置的上端,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固定连接在支撑立架上,所述传送带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臂的一端设置有摆动臂,第一固定臂通过连接轴与摆动臂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的一端连接有导向臂,第二固定臂与导向臂相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尺寸工件自动传送线,包括第一支撑架、传送带装置、运动电机、支撑立架、宽度调节装置、宽度显示装置、控制柜、第二支撑架、伺服抓取机构、放置台、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端,所述传送带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运动电机,运动电机与所述传送带装置之间相互驱动连接,所述支撑立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送带装置的上端,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固定连接在支撑立架上,所述传送带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臂的一端设置有摆动臂,第一固定臂通过连接轴与摆动臂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的一端连接有导向臂,第二固定臂与导向臂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侧滑板,侧滑板与第一支撑架相互滑动连接,导向臂的一端与侧滑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台设置在传送带装置的一侧,在放置台上设置有伺服抓取机构,所述控制柜设置在伺服抓取机构的一侧,所述控制柜与第二支撑架相互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尺寸工件自动传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装置包括有手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敬亮苗顺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奥特威德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