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8694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将页岩储层孔隙截面为非圆形孔隙校正为圆形孔隙;利用孔隙等效直径将孔隙尺寸演化进行定量表征;计算页岩储层不同截面的表观渗透率;利用不同截面的表观渗透率以及不同截面的孔隙占比计算页岩储层的表观渗透率;基于表观渗透率的达西定律得到页岩储层的物质平衡方程;求解物质平衡方程,得到基质内不同位置页岩储层的表观渗透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利用该变化关系定量表征基质内的非均质性响应及演化,实现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促进页岩储层泄压开发过程中诱导非均质性动态评价技术的发展,有助于页岩储层开发过程中非稳态规律的认识。

Prediction method of dynamic evolution of induced heterogeneity of shale reservo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所属
为非常规油气开发中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定量表征领域,具体涉及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以其清洁高效、资源量大等特点正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同时页岩气有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为国家能源安全增加筹码。随着页岩油气资源大规模的开发,针对页岩储层开发的各种基础理论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焦点和热点。其中页岩基质作为页岩气主要储集空间及缝网系统的物质供给源头,准确定量表征页岩基质向裂缝物质供给过程中,由于基质内瞬时压力响应行为引起的基质内的非均质性响应及演化,有助于掌握页岩气基质内非稳态运移规律,对提高页岩气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页岩储层开发的相关理论主要集中在借用相关学科的静态模型或改进相关静态模型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吸附/解吸、微纳米尺度运移及应力敏感等特征进行均质静态地描述,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属于典型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的动态力学问题。考虑滑脱边界及Knudsen扩散机理构建的页岩表观渗透率模型,不仅是孔隙几何形态、尺寸的函数,同时也是孔隙压力的函数,随着页岩储层泄压动态开发,基质内形成压降漏斗,基质内不同位置压力呈现非均质动态分布,同时基质内不同位置孔隙尺寸亦实时演化造成其相应渗流通道的实时改变,这些因素协同诱导下页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实时动态演化,转而影响页岩基质内的不稳定渗流。因此综合考虑页岩储层特征,动态定量表征其非均质性演化有助于对基质内非稳态渗流规律的掌握,提高产能预测的准确性。目前针对页岩储层开发的相关理论主要集中在借用相关学科的静态模型或改进相关静态模型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吸附/解吸、微纳米尺度运移及应力敏感等特征进行均质静态地描述,针对页岩储层动态开发过程中,复杂非稳态力学行为诱导下产生的非均质性进行定量评价的相关技术或方法相对较少,同时综合考虑不同机理(吸附/解吸、微纳米尺度运移及应力敏感)协同诱导下的非均质性演化相关定量评价的技术或方法亦相对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客观还原页岩储层特性,就页岩基质向裂缝物质供给过程中,由于基质内瞬时压力响应行为引起的基质内的非均质性响应及演化进行定量表征。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针对页岩储层孔隙截面几何形态多样性进行归一化校正,将页岩储层孔隙截面为非圆形孔隙校正为圆形孔隙,得到孔隙等效直径;S2,针对页岩气藏泄压动态开发过程中的孔隙尺寸演化,利用孔隙等效直径将孔隙尺寸演化进行定量表征,得到实时孔隙等效半径;S3,利用实时孔隙等效半径计算得到页岩储层不同截面的表观渗透率;利用不同截面的表观渗透率以及不同截面的孔隙占比计算得到页岩储层的表观渗透率;基于表观渗透率的达西定律得到页岩储层的物质平衡方程;求解该物质平衡方程并选取基质不同位置页岩储层的表观渗透率作为输出,绘制基质内不同位置页岩储层的表观渗透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利用该变化关系定量表征在该油藏条件下,页岩基质向裂缝物质供给过程中,由于基质内瞬时压力响应行为引起的基质内的非均质性响应及演化,实现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优选的,S1中,通过校正因子γ将截面为非圆形的孔隙校正为圆形孔隙,校正后的孔隙等效直径Dequ为:Dequ=γD上式中:γ为校正因子,孔隙截面为圆形时γ=1,孔隙截面为正方形时γ=1.094,孔隙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时γ=1.186;D为孔隙特征长度,单位为m。优选的,S2中,实时孔隙等效半径rp为:rp=rin+drdis+drpm-ra=f(γD,pp)其中,drdis为基质收缩引起的孔隙半径变化,单位为m;drpm为应力敏感引起的孔隙半径变化,单位为m;ra为吸附层厚度,单位为m。优选的,基质收缩引起的孔隙半径变化drdis为:其中,rin为初始孔隙等效半径(Dequ/2),单位为m;Φint为初始孔隙度;εL为Langmuir应变;PL为Langmuir压力,单位为Pa;Pin为初始孔隙压力,单位为Pa;Pp为实时孔隙压力,单位为Pa。优选的,应力敏感引起的孔隙半径变化drpm为:其中,αf为页岩孔隙的Biot系数;αm为页岩基质的Biot系数;Kn为页岩孔隙平均方向刚度,单位为Pa/m;Em为页岩基质杨氏模量,单位为Pa;s为页岩基质特征长度,单位为m;Pin为初始孔隙压力,单位为Pa;Pp为实时孔隙压力,单位为Pa。优选的,吸附层厚度ra为:ra=ppdm/(pL+pp)其中,dm为气体分子直径,单位为m;PL为Langmuir压力,单位为Pa;Pp为实时孔隙压力,单位为Pa。优选的,S3中,页岩储层不同截面的表观渗透率为:页岩储层的表观渗透率Ka为:其中:μ为气体粘度,单位为pa.s;ρavg为气体平均密度,单位为kg/m;R为气体常数;α为切向动量调节系数;T为温度,单位为K;M为气体分子量,单位为kg/mol;rp为实时孔隙等效半径,单位为m;Pavg为毛管中的平均压力,单位为Pa;ωi为不同截面孔隙占比;i代表不同截面孔隙的种类,即当孔隙截面为圆形、正方形或等边三角形时各自应一个i;N为不同截面孔隙的种类数,当只有圆形截面的孔隙、正方形截面的孔隙或等边三角形截面的孔隙时N为1,当有圆形截面的孔隙、正方形截面的孔隙和等边三角形截面的孔隙中的任意两种时N为2,当同时具有圆形截面的孔隙、正方形截面的孔隙和等边三角形截面的空隙时N为3。优选的,S3中,物质平衡方程为:其中,ug为达西流速,单位为m/s;φ为孔隙度;μ为气体粘度Pa.s;▽P为压力梯度,单位为Pa/m;ρg为自由气体密度,单位为kg/m3;ρa为吸附气体密度,单位为kg/m3;t为时间,单位为s;Ka为页岩储层的表观渗透率,单位为,单位为m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1、考虑页岩储层孔隙截面几何形态的多样性,将页岩储层孔隙截面为非圆形孔隙校正为圆形孔隙;2、综合考虑页岩储层泄压动态开发过程中,孔隙尺寸演化造成的渗流通道的实时改变,利用孔隙等效直径将孔隙尺寸演化进行定量表征;3、基于物质平衡理论,就页岩泄压动态开发过程中,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进行定量表征。本方法就基质内不同位置压力呈现非均质动态分布,同时基质内不同位置孔隙尺寸亦实时演化造成其相应渗流通道的实时改变,这些因素协同诱导下的非均质性演化进行定量表征,有助于对基质内非稳态渗流规律的掌握,为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专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页岩储层泄压开发过程中诱导非均质性动态评价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加深对页岩储层开发过程中非稳态规律的认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针对页岩储层孔隙截面几何形态多样性进行归一化校正,将页岩储层孔隙截面为非圆形孔隙校正为圆形孔隙,得到孔隙等效直径;/nS2,针对页岩气藏泄压动态开发过程中的孔隙尺寸演化,利用孔隙等效直径将孔隙尺寸演化进行定量表征,得到实时孔隙等效半径;/nS3,利用实时孔隙等效半径计算得到页岩储层不同截面的表观渗透率;利用不同截面的表观渗透率以及不同截面的孔隙占比计算得到页岩储层的表观渗透率;基于表观渗透率的达西定律得到页岩储层的物质平衡方程;求解该物质平衡方程并选取基质不同位置的表观渗透率作为输出,绘制基质内不同位置页岩储层的表观渗透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利用该变化关系定量表征在该油藏条件下,页岩基质向裂缝物质供给过程中,由于基质内瞬时压力响应行为引起的基质内的非均质性响应及演化,实现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针对页岩储层孔隙截面几何形态多样性进行归一化校正,将页岩储层孔隙截面为非圆形孔隙校正为圆形孔隙,得到孔隙等效直径;
S2,针对页岩气藏泄压动态开发过程中的孔隙尺寸演化,利用孔隙等效直径将孔隙尺寸演化进行定量表征,得到实时孔隙等效半径;
S3,利用实时孔隙等效半径计算得到页岩储层不同截面的表观渗透率;利用不同截面的表观渗透率以及不同截面的孔隙占比计算得到页岩储层的表观渗透率;基于表观渗透率的达西定律得到页岩储层的物质平衡方程;求解该物质平衡方程并选取基质不同位置的表观渗透率作为输出,绘制基质内不同位置页岩储层的表观渗透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利用该变化关系定量表征在该油藏条件下,页岩基质向裂缝物质供给过程中,由于基质内瞬时压力响应行为引起的基质内的非均质性响应及演化,实现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通过校正因子γ将截面为非圆形的孔隙校正为圆形孔隙,校正后的孔隙等效直径Dequ为:
Dequ=γD
上式中:
γ为校正因子,孔隙截面为圆形时γ=1,孔隙截面为正方形时γ=1.094,孔隙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时γ=1.186;
D为孔隙特征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实时孔隙等效半径rp为:
rp=rin+drdis+drpm-ra=f(γD,pp)
其中,drdis为基质收缩引起的孔隙半径变化;drpm为应力敏感引起的孔隙半径变化;ra为吸附层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页岩储层诱导非均质性动态演化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质收缩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湛杰马先林张颖郑自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