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及触发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687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及触发电路,包含本体,本体内集成有MOS管Q1、MOS管Q2、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MOS管Q1与MOS管Q2均为N沟道功率MOS管;MOS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MOS管Q2的漏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源引脚相连;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均与接地引脚相连;MOS管Q1的漏极还与第一输出引脚相连,MOS管Q2的漏极还与第二输出引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入信号与内部电源物理隔绝,输入信号高于或低于电源电压,集成电路均能正常工作,且无须外接续流二极管,减少了元器件,提高了制程的效率,利于系统微型化。

A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trigger circuit for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及触发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血压计的控制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及触发电路。
技术介绍
电子血压计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血压间接测量原理进行血压测量的医疗设备。电磁阀和气泵是电子血压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测量血压时,使用气泵对袖带/腕带进行充气加压,利用充气袖带/腕带压迫动脉血管,使动脉血管处于全开-半闭-完全闭阻状态,测量完成后,使用电磁阀进行泄气,要完成血压测量其袖带/腕带内的压力变化往往是通过气泵和电磁阀对袖带/腕带充放气实现,气泵的核心是电机,电机带动活塞对空气进行压缩,从而实现充气的功能。现有电子血压计采用分离元器件构成的电路分别实现对电机和电磁阀的控制,一方面要同时触发电机与电磁阀,现有电子血压计中的产品均为分立元件生产,分立元件容易获得,也使得产品容易被模仿;另一方面,电子血压计的不同型号的触发电路结构相对固定或单一,不利于产品的迭代升级或在尽可能小的变动情况下实现差异生产;再一方面,现有电路元器件较多且分散,使得电路板面积难以缩小,导致电子血压计体积大,便携性较差;并且分离元器件需要进行焊接,焊点较多,制程良率难以保证,不仅生产制程成本上升,也影响着产品的可靠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以提供一种能同时触发电机、电磁阀或继电器的集成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包含本体,本体上设有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第一输出引脚、第二输出引脚,接地引脚与电源引脚;其特征在于:本体内集成有MOS管Q1、MOS管Q2、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MOS管Q1与MOS管Q2均为N沟道功率MOS管;MOS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MOS管Q2的漏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源引脚相连;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均与接地引脚相连;MOS管Q1的漏极还与第一输出引脚相连,MOS管Q2的漏极还与第二输出引脚相连。进一步的,本体内还集成有电阻R1与电阻R2,其中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MOS管Q1的栅极与源极相连;电阻R2的两端分别与MOS管Q2的栅极与源极相连。进一步的,本体内还集成有二极管D3与二极管D4,其中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阳极与接地引脚相连;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一输入引脚、MOS管Q1的栅极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与第二输入引脚、MOS管Q2的栅极相连。进一步的,集成电路整体为贴片封装。进一步的,在本体内还集成有电容C1和/或电容C2,其中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出引脚、电源引脚相连;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输出引脚、电源引脚相连。进一步的,第一输出引脚、第二输出引脚、电源引脚的引脚宽度等于或大于第一输入引脚与第二输入引脚的引脚宽度。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血压计的触发电路,包含上述的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还包含直流电机、电磁阀与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机的一端与集成电路的第二输出引脚电性相连,直流电机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串接在集成电路的第一输出引脚与直流电源的正极之间;集成电路的电源引脚与接地引脚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负极。进一步的,还包含电容C3;所述电容C3的两端分别与集成电路的电源引脚与接地引脚分别相连。本技术将功率MOS管、多个二极管、电阻进行了集成封装,在使用时,仅须一个芯片就可替代现有技术中多个零件的装配,内部集成的二极管D1、D2可使得芯片能够直接连接感性负载,无需额外接保护二极管;通过电阻R1、R2的集成,既支持电压驱动,也支持电流驱动,同时输入信号与内部电源物理隔绝,输入信号高于或低于电源电压,集成电路均能正常工作,不仅便于测试或检查部件的性能,也便于扩展应用环境。包含上述集成电路的电子血压计的触发电路精简了相关零部件,节省了PCB的占用空间,减小了应用设备的体积,也提高了装配制程的效率,集成后减少了元器件及元器件之间的焊点,制程良率得到保证,既便于实现系统微型化,也使得系统可靠性也得到提高。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集成电路内部原理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基于集成电路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包含本体,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体上设有第一输入引脚IN1、第二输入引脚IN2、第一输出引脚OUT1、第二输出引脚OUT2,接地引脚GND与电源引脚VCC;本体内集成有MOS管Q1、MOS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与电阻R2;MOS管Q1与MOS管Q2均为N沟道功率MOS管;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均与接地引脚相连;MOS管Q1的漏极还与第一输出引脚相连,MOS管Q2的漏极还与第二输出引脚相连。MOS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MOS管Q2的漏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源引脚相连;集成的二极管D1、D2既能够作为续流二极管,使得在连接电机、电磁阀等感性负载时,不需要额外在集成电路外部连接保护二极管,另一方面,二极管D1、D2以及整个电路结构使得内部电源VCC与第一输入引脚IN1,第二输入引脚IN2、呈物理隔离,输入信号电压是否高于VCC电压,电路均能正常工作,也便于集成电路能够适应灵活的应用场景,减少产品迭代时相关部分的结构更改。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MOS管Q1的栅极与源极相连;电阻R2的两端分别与MOS管Q2的栅极与源极相连;本实施例中,电阻R1为100K电阻,电阻R2为33K电阻,通过电阻R1、R2,使得在第一输入引脚IN1,第二输入引脚IN2输入电流亦可进行电压转换,从而以触发MOS管Q1、MOS管Q2;使得上述集成电路既能够支持电压驱动,也能够支持电流驱动。而较大的对地下拉电阻,有助于减小输入电流,降低集成电路的工作功耗。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阳极与接地引脚GND相连;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一输入引脚IN1、MOS管Q1的栅极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与第二输入引脚IN2、MOS管Q2的栅极相连。为避免功率MOS管的结电容影响其高频特性,二极管D3、D4给MOS管Q1、MOS管Q2栅极-源极之间的结电容提供了一个泄压通道,改善了MOS管的频率特性,由此,使得集成电路能够支持较高频率(如100K赫兹)的PWM控制,电路性能更好。作为一种选择方案,在本体内还集成有电容C1和/或电容C2,其中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出引脚OUT1、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包含本体,本体上设有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第一输出引脚、第二输出引脚,接地引脚与电源引脚;其特征在于:本体内集成有MOS管Q1、MOS管Q2、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MOS管Q1与MOS管Q2均为N沟道功率MOS管;MOS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MOS管Q2的漏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源引脚相连;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均与接地引脚相连;MOS管Q1的漏极还与第一输出引脚相连,MOS管Q2的漏极还与第二输出引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包含本体,本体上设有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第一输出引脚、第二输出引脚,接地引脚与电源引脚;其特征在于:本体内集成有MOS管Q1、MOS管Q2、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MOS管Q1与MOS管Q2均为N沟道功率MOS管;MOS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MOS管Q2的漏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源引脚相连;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均与接地引脚相连;MOS管Q1的漏极还与第一输出引脚相连,MOS管Q2的漏极还与第二输出引脚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还集成有电阻R1与电阻R2,其中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MOS管Q1的栅极与源极相连;电阻R2的两端分别与MOS管Q2的栅极与源极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血压计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还集成有二极管D3与二极管D4,其中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阳极与接地引脚相连;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一输入引脚、MOS管Q1的栅极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与第二输入引脚、MOS管Q2的栅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灿胥锐王敬冉建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科芯亿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