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冲电路和应用该脉冲电路的电磁脉冲打孔器
本技术涉及脉冲输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脉冲电路和应用该脉冲电路的电磁脉冲打孔器。
技术介绍
冲孔机是在材料上加工出孔的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冲孔的冲孔模具,旧时的冲孔机通常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进行打孔。存在缺点是其内部结构复杂,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使用起来局限性大、很不方便,在没有压缩空气的条件下不能使用。而目前的技术中的冲孔机中,例如申请号为201721210409.1的中国技术专利,冲孔机通过电磁力作为动力进行打孔,解决了旧时的冲孔机局限性大和不方便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电磁冲孔机是通过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控制电源和线圈所在串联电路的接通与断开,从而控制被线圈缠绕的电磁铁的带磁与不带磁。通电后带磁的电磁铁吸引与冲孔杆连接的铁块,使得冲孔杆向下运动进行冲孔。对此,现有技术中的电磁冲孔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冲孔杆在冲孔过程中,电源要一直向线圈供电,使电磁铁一直保持磁力,才能保持冲孔杆的冲孔动作,功耗大;2、由于电源和缠绕电磁铁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部分(1)、隔离输入部分(2)、中央处理部分(3)和隔离驱动部分(4);/n电源部分(1)将宽范围的脉动直流电源,转化为高度稳定的直流电源,并为整个脉冲电路供电;/n隔离输入部分(2)产生电源电压镜像,中央处理部分(3)分采集电源电压镜像后经过运算得到实际的电源值;/n中央处理部分(3)将采集的电源电压经过运算转换为脉冲序列输出至隔离驱动部分(4);/n隔离驱动部分(4)接收脉冲序列控制电源部分(1)产生的高度稳定的直流电源通过输出端输出,以及用于吸收隔离驱动部分(4)电路中多余的能量和输出端产生的破坏能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部分(1)、隔离输入部分(2)、中央处理部分(3)和隔离驱动部分(4);
电源部分(1)将宽范围的脉动直流电源,转化为高度稳定的直流电源,并为整个脉冲电路供电;
隔离输入部分(2)产生电源电压镜像,中央处理部分(3)分采集电源电压镜像后经过运算得到实际的电源值;
中央处理部分(3)将采集的电源电压经过运算转换为脉冲序列输出至隔离驱动部分(4);
隔离驱动部分(4)接收脉冲序列控制电源部分(1)产生的高度稳定的直流电源通过输出端输出,以及用于吸收隔离驱动部分(4)电路中多余的能量和输出端产生的破坏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驱动部分(4)包括正脉冲部分和负脉冲部分;
所述正脉冲部分包括光耦三极管ISO1、稳压二极管D3、PNP三极管Q4、NMOS管Q8,
光耦三极管ISO1的集电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发射极连接NMOS管Q8的源极,
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参考电压,基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电阻R4连接参考电压,集电极连接NMOS管Q8的栅极,稳压二极管D3的反向击穿电压小于参考电压,
NMOS管Q8的漏极连接电源部分(1),源极连接输出端OUT;
所述负脉冲部分包括光耦三极管ISO2、稳压二极管D4、PNP三极管Q5、NMOS管Q9,
光耦三极管ISO2的集电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发射极连接NMOS管Q9的源极,
PNP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参考电压,基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通过电阻R5连接参考电压,集电极连接NMOS管Q9的栅极,稳压二极管D4的反向击穿电压小于参考电压,
NMOS管Q9的漏极连接输出端OUT,源极连接公共地COM;
隔离驱动部分(4)通过光耦三极管ISO1和光耦三极管ISO2接收脉冲序列,并且光耦三极管ISO1和光耦三极管ISO2之间形成互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出端OUT和公共地COM之间并联有尖峰吸收回路,尖峰吸收回路用于吸收负载及线路产生的破坏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出端OUT、电阻R36、电容C7、公共地COM依次连接,电容C7并联有电阻R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脉冲电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