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子结构和双馈风力发电机,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该转子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为非引线端,第二端部为引线端。第一端部设有第一并头和第二并头,第一并头和第二并头间隔设置,第一并头设有绝缘套管。第二端部设有第三并头、第四并头和接线并头,第三并头、第四并头和接线并头间隔设置,第三并头套设有绝缘套管,接线并头与第三并头相邻设置,接线并头用于连接引线。该转子结构简单、通用性高,工艺简单,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Rotor structure and doubly fed wind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结构和双馈风力发电机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子结构和双馈风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风力发电机抢装潮的到来,行业内均在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发电机生产工艺质量、降低成本。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其中发电机的转子绕组需要进行铜钎焊之后,再进行绝缘处理。并且现有的并头绝缘处理,结构复杂、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和双馈风力发电机,结构简单、工艺简单、节约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为非引线端,所述第二端部为引线端;所述第一端部设有第一并头和第二并头,所述第一并头和所述第二并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并头设有绝缘套管;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第三并头、第四并头和接线并头,所述第三并头、所述第四并头和所述接线并头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并头套设有所述绝缘套管,所述接线并头与所述第三并头相邻设置,所述接线并头用于连接引线。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并头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并头,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并头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并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并头的相邻两侧均为所述第三并头,所述第四并头与所述第三并头交替设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套管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并头和所述第二并头上。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套管采用硅橡胶玻璃纤维漆管。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并头采用半叠包二层云母带,并在所述云母带上固定玻璃丝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并头和所述第二并头采用无纬带固定,所述第三并头、所述第四并头和所述接线并头采用无纬带固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并头、所述第二并头、所述第三并头、所述第四并头和所述接线并头均设有保护漆层。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绕组采用绕线式波绕组。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结构。本技术提供的转子结构和双馈风力发电机,其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技术提供的转子结构,在转子绕组的非引线端设置第一并头和第二并头,其中仅在第一并头上设置绝缘套管,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且工艺更简单,操作更加方便,组装效率高。在转子绕组的引线端,第三并头设置绝缘套管,并且与每个接线并头相邻的两个并头均为设有绝缘套管的第三并头。这样设置,能够节约材料成本,灵活性高,套管设置的操作空间更大,工艺更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子结构,在进行转子并头绝缘结构处理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节约材料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结构的非引线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结构的引线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转子结构;101-第一端部;103-第二端部;30-转子本体;31-安装孔;120-第一并头;130-第二并头;140-绝缘套管;150-无纬带;220-第三并头;230-第四并头;240-接线并头;241-引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随着风力发电机抢装潮的到来,行业内均在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电机生产工艺质量、降低成本,以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为例,该风力发电机中,定子直接与电网连接,转子通过双向变频器与电网相连接。其中转子绕组为绕线式波绕组,其上下层绕组通过并头楔连接后进行铜钎焊,之后再进行绝缘处理。现有的转子绕组的并头绝缘处理结构复杂、成本高、效率低。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100,转子并头绝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成本,省时省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一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100,包括转子绕组,转子绕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3,第一端部101为非引线端,第二端部103为引线端。第一端部101设有第一并头120和第二并头130,第一并头120和第二并头130间隔设置,第一并头120设有绝缘套管140。如图1中标号为1的位置表示第一并头120,标号为2的位置表示第二并头130。第二端部103设有第三并头220、第四并头230和接线并头240,第三并头220、第四并头230和接线并头240间隔设置,第三并头220套设有绝缘套管140,接线并头240与第三并头220相邻设置,接线并头240用于连接引线241。如图2中标号为1的位置表示第三并头220,标号为2的位置表示第四并头230。该转子结构100通过改变转子并头绝缘结构,操作简单,节约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该转子结构100包括转子本体30和转子绕组,转子绕组采用绕线式波绕组。转子本体30用于支撑转子绕组,转子本体30的中心设有安装孔31,安装孔31用于安装转轴。转子绕组的并头绝缘结构分别布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3),所述第一端部(101)为非引线端,所述第二端部(103)为引线端;/n所述第一端部(101)设有第一并头(120)和第二并头(130),所述第一并头(120)和所述第二并头(13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并头(120)设有绝缘套管(140);/n所述第二端部(103)设有第三并头(220)、第四并头(230)和接线并头(240),所述第三并头(220)、所述第四并头(230)和所述接线并头(240)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并头(220)套设有所述绝缘套管(140),所述接线并头(240)与所述第三并头(220)相邻设置,所述接线并头(240)用于连接引线(2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3),所述第一端部(101)为非引线端,所述第二端部(103)为引线端;
所述第一端部(101)设有第一并头(120)和第二并头(130),所述第一并头(120)和所述第二并头(13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并头(120)设有绝缘套管(140);
所述第二端部(103)设有第三并头(220)、第四并头(230)和接线并头(240),所述第三并头(220)、所述第四并头(230)和所述接线并头(240)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并头(220)套设有所述绝缘套管(140),所述接线并头(240)与所述第三并头(220)相邻设置,所述接线并头(240)用于连接引线(2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并头(120)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并头(130),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并头(130)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并头(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并头(240)的相邻两侧均为所述第三并头(220),所述第四并头(230)与所述第三并头(220)交替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波,李书杰,袁轶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