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风阻转子、电机以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593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风阻转子、电机以及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转子的平衡块端面风阻较大,影响压缩机能效,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该降风阻转子包括第一冲片组件、第二冲片组件以及配重块;其中,第二冲片组件偏心设置于第一冲片组件的一端,配重块与第二冲片组件设置于同一端,所述第二冲片组件与所述配重块的材料密度不同;所述第二冲片组件与所述配重块接合后形成的端面为平面且周向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冲片组件的周向外表面平齐。该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降风阻转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小风阻,提高压缩机能效,减小噪音的降风阻转子、电机以及压缩机。

Drag reduction rotor, motor and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风阻转子、电机以及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降风阻转子、设置该降风阻转子的电机以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转子结构如图1所示,为中和压缩机的曲轴偏心圆的影响,转子本体1’的端部通常都要铆接一个平衡块2’,此平衡块2’在压缩机转子中仅仅起到平衡作用,对电机的性能提升无贡献,由于平衡块2’裸露在外,在压缩机转子转动过程中,平衡块2’的端面所受风阻较大,影响压缩机能效,产生较大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风阻转子、设置该降风阻转子的电机以及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转子的平衡块端面风阻较大,影响压缩机能效,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降风阻转子,包括第一冲片组件、第二冲片组件以及配重块;其中,所述第二冲片组件偏心设置于所述第一冲片组件的一端,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二冲片组件设置于同一端,所述第二冲片组件与所述配重块的材料密度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风阻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冲片组件、第二冲片组件以及配重块;其中,/n所述第二冲片组件偏心设置于所述第一冲片组件的一端,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二冲片组件设置于同一端,所述第二冲片组件与所述配重块的材料密度不同;所述第二冲片组件与所述配重块接合后形成的端面为平面且周向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冲片组件的周向外表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风阻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冲片组件、第二冲片组件以及配重块;其中,
所述第二冲片组件偏心设置于所述第一冲片组件的一端,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二冲片组件设置于同一端,所述第二冲片组件与所述配重块的材料密度不同;所述第二冲片组件与所述配重块接合后形成的端面为平面且周向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冲片组件的周向外表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风阻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片组件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冲片组件截面形状的部分区段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风阻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片组件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冲片组件为半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第二冲片组件的半径与所述第一冲片组件的半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风阻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片组件的半圆轴心与所述第一冲片组件的轴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风阻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片组件与所述第二冲片组件之间通过扣点叠压连接;
所述第一冲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冲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冲片叠压形成所述第一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旭李培根廖增亮李尚平龙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