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耳扣的暗装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52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耳扣的暗装接线盒,包括盒体、连接耳、连接耳套、电线穿孔和盘线槽,所述盒体为上端开口的方形盒体,所述连接耳设置上盒体的上开口部边沿,所述连接耳套也设置在盒体的上开口部边沿,并与连接耳的位置相对,所述电线穿孔设置侧盒体的四周侧壁和底部,其中一侧的电线穿孔上设有可拆卸的套管,所述盘线槽设置在盒体的底部,该盘线槽为盒体底部边沿向下且向盒体底部中心凹陷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线盒易于拼接,且能够单独使用也可以拼接使用,拼接稳固,且能够固定预留电线,便于后续维修。

A concealed junction box with ear buc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耳扣的暗装接线盒
本技术涉及电缆电线安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带耳扣的暗装接线盒。
技术介绍
在家居装修中,接线盒是电工辅料之一,因为装修用的电线是穿过电线管的,而在电线的接头部位(比如线路比较长,或者电线管要转角)就采用接线盒作为过渡用,电线管与接线盒连接,线管里面的电线在接线盒中连起来,起到保护电线和连接电线的作用,这个就是接线盒。因电路布局的需要,经常需要采用接线盒的拼接进行,现有的拼接方式往往难以固定或者固定方式复杂,不易操作,而且当照明线路出现问题时,常常需要断线处理,断线之后经常会出现线路不够长而无法连接的情况。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接线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耳扣的暗装接线盒,该接线盒易于拼接,且能够单独使用也可以拼接使用,拼接稳固,且能够固定预留电线,便于后续维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耳扣的暗装接线盒,包括盒体、连接耳、连接耳套、电线穿孔和盘线槽,所述盒体为上端开口的方形盒体,所述连接耳设置上盒体的上开口部边沿,所述连接耳套也设置在盒体的上开口部边沿,并与连接耳的位置相对,所述电线穿孔设置侧盒体的四周侧壁和底部,其中一侧的电线穿孔上设有可拆卸的套管,所述盘线槽设置在盒体的底部,该盘线槽为盒体底部边沿向下且向盒体底部中心凹陷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上部开口设有金属固定耳,该金属固定耳设置在盒体上部开口边沿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耳和连接耳套为适配结构,连接耳可以适配固定在另一个接线盒的连接耳套内,所述连接耳有两个,位于盒体上相邻的两个侧面上,所述连接耳套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耳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耳为通过细颈连接部固定在盒体边缘的圆柱体,该圆柱体与细颈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耳套为上部和侧边开口、底部密封的中空结构,中空部分的结构恰好能放入连接耳的圆柱体与细颈连接部,中空的细颈处将圆柱体卡在连接耳套的中空部位处。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相邻两个侧面上的电线穿孔外侧设有线外延伸的套接部。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为外径刚好穿过电线穿孔的中空圆管,该套管的一端设有外翻的卡紧部,当连接耳和连接耳套连接固定时,套管的一端从电线穿孔穿过,另一端刚好契合套入另一个接线盒的套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底部的电线穿孔并排设置在中间,所述盘线槽的侧面形成开口向外的C型槽用于盘绕预留的电线。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连接耳和连接套耳能够将两个一样的接线盒很容易地固定住,拆装简易,方便操作,且结构简单,容易制作;(2)通过设置套接部可以进一步加固两个接线盒的连接,还可以连通两个接线盒,保护内部连通的电线;(3)通过将在盒体的底部设置盘线槽可将电线预留盘绕在盒体的底部,当出现电路问题需要切断线路维修时,有足够的预电线拉出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接线盒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且方便实用,便于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接线盒拼接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盒体底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盒体1、连接耳2、连接耳套3、电线穿孔4、盘线槽5、套管6、金属固定耳7、卡紧部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耳扣的暗装接线盒,包括盒体1、连接耳2、连接耳套3、电线穿孔4和盘线槽5,所述盒体1为上端开口的方形盒体,所述连接2耳设置上盒体1的上开口部边沿,所述连接耳套3也设置在盒体1的上开口部边沿,并与连接耳2的位置相对,所述电线穿孔4设置侧盒体的四周侧壁和底部,其中一侧的电线穿孔4上设有可拆卸的套管6,所述盘线槽5设置在盒体1的底部,该盘线槽5为盒体1底部边沿向下且向盒体1底部中心凹陷的凹槽。盒体1的上部开口设有金属固定耳7,该金属固定耳7设置在盒体上部开口边沿的内侧,该金属固定耳的中部设有圆孔,便于将这个接线盒固定。连接耳2和连接耳套3为适配结构,连接耳2可以适配固定在另一个接线盒的连接耳套3内,所述连接耳2有两个,位于盒体上相邻的两个侧面上,所述连接耳套3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耳2的相对位置;连接耳2为通过细颈连接部固定在盒体边缘的圆柱体,该圆柱体与细颈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耳套3为上部和侧边开口、底部密封的中空结构,中空部分的结构恰好能放入连接耳2的圆柱体与细颈连接部,中空的细颈处将圆柱体卡在连接耳套的中空部位处,连接耳和连接耳套为塑料材质,连接耳套3的上部可设置卡扣将连接耳2直接卡紧固定在连接耳套3内,还可以通过连接耳2的圆柱体和连接耳套3的中空部位精准做到刚好卡紧进入进行固定。如图1和图3所示,盒体的相邻两个侧面上的电线穿孔4外侧设有线外延伸的套接部(图中未示出);套管6为外径刚好穿过电线穿孔4的中空圆管,该套管6的一端设有外翻的卡紧部8,卡紧部8由套管直接本体外翻形成一个C型的卡紧部,将该卡紧部刚好卡在电线穿孔4上,当连接耳2和连接耳套3连接固定时,套管6的一端从电线穿孔4穿过,另一端刚好契合套入另一个接线盒的套接部。盒体1底部的电线穿孔4并排设置在中间,所述盘线槽5的侧面形成开口向外的C型槽用于盘绕预留的电线,盒体1的每个侧面上都有两个电线穿孔,电线穿孔的直径为3cm,该盘线槽5还能设置在盒体的侧壁上,通过在盒体1侧壁上形成一周C型槽。本技术的接线盒易于制作且方便实用,便于广泛推广,通过连接耳和连接套耳能够将两个一样的接线盒很容易地固定住,拆装简易,方便操作,且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耳扣的暗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连接耳、连接耳套、电线穿孔和盘线槽,所述盒体为上端开口的方形盒体,所述连接耳设置上盒体的上开口部边沿,所述连接耳套也设置在盒体的上开口部边沿,并与连接耳的位置相对,所述电线穿孔设置侧盒体的四周侧壁和底部,其中一侧的电线穿孔上设有可拆卸的套管,所述盘线槽设置在盒体的底部,该盘线槽为盒体底部边沿向下且向盒体底部中心凹陷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耳扣的暗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连接耳、连接耳套、电线穿孔和盘线槽,所述盒体为上端开口的方形盒体,所述连接耳设置上盒体的上开口部边沿,所述连接耳套也设置在盒体的上开口部边沿,并与连接耳的位置相对,所述电线穿孔设置侧盒体的四周侧壁和底部,其中一侧的电线穿孔上设有可拆卸的套管,所述盘线槽设置在盒体的底部,该盘线槽为盒体底部边沿向下且向盒体底部中心凹陷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耳扣的暗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上部开口设有金属固定耳,该金属固定耳设置在盒体上部开口边沿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耳扣的暗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和连接耳套为适配结构,连接耳可以适配固定在另一个接线盒的连接耳套内,所述连接耳有两个,位于盒体上相邻的两个侧面上,所述连接耳套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耳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桂榕周锡王王明何文渊吴俣萍卢家呈覃立颖李杰黄秉伟梁世拳梁枫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佳利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