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二阶多稳态随机共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521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二阶多稳态随机共振电路,属于微弱信号检测技术领域,该电路主电路包括加法器模块、第一积分器模块、第一反相器模块和第二积分器模块;第一加法器模块的输入端与需要处理的电压信号相连接,第一加法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积分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积分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反相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积分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积分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反馈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反馈回路的输出端与加法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与经典随机共振模型相比,该电路具有更大更广的参数调节范围,所能检测的信号频率范围与强度范围更大,同时能得到更高的信噪比,更适用于检测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信号。

A new second order mult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二阶多稳态随机共振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弱信号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二阶多稳态随机共振电路。
技术介绍
随机共振理论是一种利用噪声能量转移来提高周期信号信噪比的新理论,它以噪声为媒介引起微弱周期信号与非线性协同作用的非线性现象,是当前故障诊断的热点之一。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在削弱噪声的同时强化微弱信号特征,提高信噪比,实现信号的提取。目前,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是随机共振原理的经典模型。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双稳态的级联,可以实现噪声的利用,但对于一些信号,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并不能满足我们的在强噪声背景下提取微弱信号的要求,而多稳态随机共振则能得到更好的检测效果,实现更大的信噪比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二阶多稳态随机共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第一反馈回路、第二反馈回路、第三反馈回路和第四反馈回路;所述主电路包括加法器模块、第一积分器模块、第一反相器模块和第二积分器模块;所述第一加法器模块的输入端与需要处理的电压信号相连接,输入微弱模拟故障信号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二阶多稳态随机共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第一反馈回路、第二反馈回路、第三反馈回路和第四反馈回路;/n所述主电路包括加法器模块、第一积分器模块、第一反相器模块和第二积分器模块;/n所述第一加法器模块的输入端与需要处理的电压信号相连接所述第一加法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积分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积分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积分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n所述第一积分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馈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反馈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加法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n所述第二反馈回路、第三反馈回路和第四反馈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二阶多稳态随机共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第一反馈回路、第二反馈回路、第三反馈回路和第四反馈回路;
所述主电路包括加法器模块、第一积分器模块、第一反相器模块和第二积分器模块;
所述第一加法器模块的输入端与需要处理的电压信号相连接所述第一加法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积分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积分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积分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积分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馈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反馈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加法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反馈回路、第三反馈回路和第四反馈回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积分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反馈回路、第三反馈回路和第四反馈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加法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阶多稳态随机共振电路,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反馈回路采用第一反向比例环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阶多稳态随机共振电路,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二反馈回路采用第二反向比例环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阶多稳态随机共振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培明张文跃焦永旭陈开政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