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406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硬搭接铜排,涉及搭接铜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包括主弯折板、软质部,所述软质部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端子,且连接端子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连接端子的顶部卡接有两个限位卡架,且两个连接端子的顶部卡接有连接板与主弯折板,所述连接板与主弯折板通过限位卡架与软质部固定连接。该软硬搭接铜排,该装置将硬连接于软连接组合,软质部的铜排具备一定柔性,通过手动调节,能够满足安装时安装孔的位置度要求,硬铜排具有链接稳定、绝缘效果好的特点,软硬铜排搭接后的铜排总成,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综合抗振动防松能力强,适合一些空间紧凑装置内部的导线连接。

A kind of hard and soft lap copper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硬搭接铜排
本技术涉及搭接铜排
,具体为一种软硬搭接铜排。
技术介绍
铜排连接由于其具有的导电性强、承受电流大、交流电阻值小、抗震耐用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力系统、交流电动机控制系统、开关变压器等领域。现有的铜排通常采用硬连接,硬连接强度较高,但在固定时不能调节角度,当发生振动时容易松动,或者采用软连接,软件连的铜排灵活性强,用在一些特殊结构的电池组中,全部采用软连接的铜排价格高、工艺繁琐,目前软硬混搭的铜排连接比较少见,另外,现有的铜排连接主要通过螺钉或者铆钉进行连接,连接过程比较繁琐,使工作效率降低,当铜排部件损坏时,更换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具有连接稳定、综合防松动能力强、安装更换方便等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连接稳定、综合防松动能力强、安装更换方便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包括主弯折板、软质部,所述软质部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端子,且连接端子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连接端子的顶部卡接有两个限位卡架,且两个连接端子的顶部卡接有连接板与主弯折板,所述连接板与主弯折板通过限位卡架与软质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端子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卡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柱,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U形卡架,且U形卡架的顶部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杆,所述主弯折板的侧面卡接有固定卡架,所述固定卡架的内部卡接有位于主弯折板正面的辅固定板,所述主弯折板与辅固定板通过固定卡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软质部由四片铜片叠压而成,所述软质部两端连接端子顶部开设的固定槽为葫芦形。优选的,所述限位卡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四个限位柱,四个所述限位柱均匀分布于限位卡架的内部,所述限位卡架内部的宽度值与连接端子的宽度值相同。优选的,所述U形卡架的顶部螺纹套接有两个固定螺杆,且两个固定螺杆均匀分布于U形卡架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螺杆相配合的贯通孔。优选的,所述主弯折板与辅固定板的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卡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主弯折板、辅固定板侧面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柱,所述辅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U形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限位卡架与固定卡架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热缩套,且热缩套和两个限位卡架与固定卡架内部紧密贴合。(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软硬搭接铜排,该装置将硬连接于软连接组合,软质部的铜排具备一定柔性,通过手动调节,能够满足安装时安装孔的位置度要求,硬铜排具有链接稳定、绝缘效果好的特点,软硬铜排搭接后的铜排总成,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综合抗振动防松能力强,适合一些空间紧凑装置内部的导线连接。2、该软硬搭接铜排,通过在软质部的两端固定安装连接端子,并在连接端子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与限位槽,在限位卡架与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端子配合的固定槽与限位槽,并通过限位卡架将软质部与连接板、主弯折板固定连接,降低了安装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以往通过螺钉或者铆接安装费事费力且更换麻烦的问题,通过固定卡架对主弯折板以及辅固定板进行连接,进一步降低了安装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限位卡架与固定卡架对该装置进行连接,提高了综合防松动的能力,保证了该装置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热缩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弯折板;2、软质部;3、连接端子;4、连接板;5、U形卡架;6、固定螺杆;7、限位卡架;8、辅固定板;9、固定卡架;10、热缩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包括主弯折板1、软质部2,软质部2由四片铜片叠压而成,软质部2两端连接端子3顶部开设的固定槽为葫芦形,该装置将硬连接于软连接组合,软质部的铜排具备一定柔性,通过手动调节,能够满足安装时安装孔的位置度要求,硬铜排具有链接稳定、绝缘效果好的特点,软硬铜排搭接后的铜排总成,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综合抗振动防松能力强,适合一些空间紧凑装置内部的导线连接,葫芦形固定槽保证了连接端子3与两端的主弯折板1以及连接板4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振动导致连接脱落,通过卡接,降低了安装的难度,降低了安装以及更换的时间,软质部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端子3,且连接端子3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两个连接端子3的顶部卡接有两个限位卡架7,限位卡架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四个限位柱,四个限位柱均匀分布于限位卡架7的内部,限位卡架7内部的宽度值与连接端子3的宽度值相同,通过限位卡架7内部的限位柱对限位槽位置进行固定,增加了连接的强度,从而保证了软质部2两端的主弯折板1以及连接板4的稳定,防止振动导致连接脱落,且两个连接端子3的顶部卡接有连接板4与主弯折板1,连接板4与主弯折板1通过限位卡架7与软质部2固定连接,两个连接端子3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限位卡架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柱,连接板4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U形卡架5,且U形卡架5的顶部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杆6,U形卡架5的顶部螺纹套接有两个固定螺杆6,且两个固定螺杆6均匀分布于U形卡架5的顶部,连接板4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螺杆6相配合的贯通孔,通过将连接线套接在两个固定螺杆6外部,并通过两个固定螺杆6对连接线进行固定,保证了连接线的稳定性,降低了连接脱落的概率,保证了该连接装置的有效性,主弯折板1的侧面卡接有固定卡架9,固定卡架9的内部卡接有位于主弯折板1正面的辅固定板8,主弯折板1与辅固定板8通过固定卡架9固定连接,主弯折板1与辅固定板8的侧面开设有限位槽,固定卡架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主弯折板1、辅固定板8侧面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柱,辅固定板8的一端开设有U形的安装孔,通过将固定卡架9卡接在主弯折板1与辅固定板8限位槽的外部,保证主弯折板1与辅固定板8连额吉强度的同时,对辅固定板8位置进行限定,防止辅固定板8连接处晃动,降低了摩擦短路的概率,该装置整体通过卡接进行固定连接,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降低了安装时间,使安装更加快捷方便,限位卡架7与固定卡架9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热缩套10,且热缩套10和两个限位卡架7与固定卡架9内部紧密贴合,通过在两个限位卡架7以及固定卡架9的外部固定套接热缩套10,保证了限位卡架7与固定卡架9位置的固定,降低了限位卡架7与固定卡架9脱落导致连接不稳定的概率,进一步提高综合防松动的能力,同时通过固定套接热缩套10提高了绝绝缘性,降低了连接处活动摩擦导致连接短路概率。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包括主弯折板(1)、软质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部(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端子(3),且连接端子(3)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连接端子(3)的顶部卡接有两个限位卡架(7),且两个连接端子(3)的顶部卡接有连接板(4)与主弯折板(1),所述连接板(4)与主弯折板(1)通过限位卡架(7)与软质部(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端子(3)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卡架(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柱,所述连接板(4)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U形卡架(5),且U形卡架(5)的顶部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杆(6),所述主弯折板(1)的侧面卡接有固定卡架(9),所述固定卡架(9)的内部卡接有位于主弯折板(1)正面的辅固定板(8),所述主弯折板(1)与辅固定板(8)通过固定卡架(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包括主弯折板(1)、软质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部(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端子(3),且连接端子(3)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连接端子(3)的顶部卡接有两个限位卡架(7),且两个连接端子(3)的顶部卡接有连接板(4)与主弯折板(1),所述连接板(4)与主弯折板(1)通过限位卡架(7)与软质部(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端子(3)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卡架(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柱,所述连接板(4)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U形卡架(5),且U形卡架(5)的顶部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杆(6),所述主弯折板(1)的侧面卡接有固定卡架(9),所述固定卡架(9)的内部卡接有位于主弯折板(1)正面的辅固定板(8),所述主弯折板(1)与辅固定板(8)通过固定卡架(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部(2)由四片铜片叠压而成,所述软质部(2)两端连接端子(3)顶部开设的固定槽为葫芦形。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科
申请(专利权)人:茨威格电气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