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以及氢气运输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22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以及氢气运输车。该装置包括:启动开关、动力总成和活动后防护装置,所述启动开关与所述动力总成连接,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连接于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架总成;所述启动开关控制所述动力总成运行时,所述动力总成带动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伸出所述车架总成。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连接于氢气运输车的车架总成,仅在后方车辆与氢气运输车可能会发生碰撞时才伸出车架总成,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后防护装置不占用氢气运输车本身的长度,提高了氢气运输车的安全性。

A kind of rear protective device of hydrogen transport vehicle and hydrogen transpor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以及氢气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以及氢气运输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发展,运输速度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货物运输企业将公路运输作为第一选择,其中也包括氢气运输。目前,为了保证氢气运输车辆的行车安全,在车辆的后部设置有后防护装置。现有技术的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为了防止追尾车辆接触到氢气,一般将后防护装置设置在氢气运输车的车辆后部,并且超出氢气运输车本身的长度,使得氢气运输车的长度增加,长度的增加将导致氢气运输车行驶不便,影响氢气运输车的通过性,严重时可能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以及氢气运输车,后防护装置不占用氢气运输车本身的长度,提高了氢气运输车的安全性。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包括:启动开关、动力总成和活动后防护装置,所述启动开关与所述动力总成连接,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连接于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架总成;所述启动开关控制所述动力总成运行时,所述动力总成带动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伸出所述车架总成。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固定后防护装置,所述固定后防护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架总成的后端。可选的,所述车架总成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左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另一端焊接于所述右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左纵梁的另一端,另一端焊接于所述右纵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平行;所述左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以及所述右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后防护装置。可选的,所述固定后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撞横梁、左侧连接架和右侧连接架;所述第一防撞横梁通过所述左侧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左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以及通过所述右侧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右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可选的,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包括第二防撞横梁、左支撑梁、右支撑梁、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所述左支撑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和所述右支撑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均焊接于所述第二防撞横梁,所述左侧导轨焊接于所述左纵梁的内侧,所述右侧导轨焊接于所述右纵梁的内侧,所述左支撑梁与所述左侧导轨接触连接,所述右支撑梁与所述右侧导轨接触连接;所述动力总成运行时,带动所述左支撑梁沿所述左侧导轨向所述车架总成的外侧移动,以及带动所述右支撑梁沿所述右侧导轨向所述车架总成的外侧移动,所述第二防撞横梁伸出所述车架总成。可选的,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右侧传动轴、左侧传动轴和减速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左侧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条的上端焊接有所述左支撑梁,所述右侧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条的上端焊接有所述右支撑梁;所述电机运行时,带动所述减速器转动,所述减速器通过所述左侧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齿条移动,所述第一齿条带动所述左支撑梁沿所述左侧导轨向所述车架总成的外侧移动,所述减速器通过所述右侧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条移动,所述第二齿条带动所述右支撑梁沿所述右侧导轨向所述车架总成的外侧移动。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撞横梁和所述第二防撞横梁平行。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撞横梁位于所述第二防撞横梁外侧。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启动开关和所述动力总成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氢气运输车,包括车架总成和后防护装置,所述后防护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总成的后端,所述后防护装置为上述任一所述的后防护装置。由上述内容可知,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启动开关与动力总成连接,动力总成与活动后防护装置驱动连接,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连接于氢气运输车的车架总成,驾驶员在判断后方车辆与氢气运输车可能会发生碰撞时,通过启动开关控制动力总成运行,动力总成带动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伸出车架总成,以形成防护,防止后方车辆追尾时与氢气运输车的储氢装置发生碰撞接触。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连接于氢气运输车的车架总成,仅在后方车辆与氢气运输车可能会发生碰撞时才伸出车架总成,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后防护装置不占用氢气运输车本身的长度,提高了氢气运输车的安全性。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本技术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1、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连接于氢气运输车的车架总成,仅在后方车辆与氢气运输车可能会发生碰撞时才伸出车架总成,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后防护装置不占用氢气运输车本身的长度,提高了氢气运输车的安全性。2、当驾驶员没有发现氢气运输车的后方车辆会与氢气运输车发生碰撞时,可以直接通过固定后防护装置形成防护,防止后方车辆追尾时与氢气运输车的储氢装置发生碰撞接触。3、通过左纵梁靠近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以及右纵梁靠近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固定后防护装置的方式,将固定后防护装置固定连接于车架总成的后端。4、通过电机带动减速器转动,减速器通过齿轮齿条带动左支撑梁沿左侧导轨向车架总成的外侧移动以及右支撑梁沿右侧导轨向车架总成的外侧移动,使得与左支撑梁和右支撑梁焊接的第二防撞横梁伸出车架总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的活动后防护装置未伸出车架总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的活动后防护装置伸出车架总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3中,1动力总成、11电机、12右侧传动轴、13左侧传动轴、14减速器、2活动后防护装置、21第二防撞横梁、22左支撑梁、23右支撑梁、3车架总成、31第一横梁、32第二横梁、33左纵梁、34右纵梁、4固定后防护装置、41第一防撞横梁、42左侧连接架、43右侧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开关、动力总成和活动后防护装置,所述启动开关与所述动力总成连接,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连接于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架总成;/n所述启动开关控制所述动力总成运行时,所述动力总成带动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伸出所述车架总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气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开关、动力总成和活动后防护装置,所述启动开关与所述动力总成连接,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连接于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架总成;
所述启动开关控制所述动力总成运行时,所述动力总成带动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滑动伸出所述车架总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后防护装置,所述固定后防护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架总成的后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总成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
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左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另一端焊接于所述右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左纵梁的另一端,另一端焊接于所述右纵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平行;
所述左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以及所述右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后防护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后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撞横梁、左侧连接架和右侧连接架;
所述第一防撞横梁通过所述左侧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左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以及通过所述右侧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右纵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后防护装置包括第二防撞横梁、左支撑梁、右支撑梁、左侧导轨和右侧导轨;
所述左支撑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和所述右支撑梁靠近所述氢气运输车的车尾的一端均焊接于所述第二防撞横梁,所述左侧导轨焊接于所述左纵梁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雪王春燕李枭余海涛庞知非高润泽王三峡周炜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