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215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车体内壁上的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上的若干吸音泡沫、设置在吸音泡沫上的吸音板以及设置在吸音板上的反音棉,所述反音棉为弧形设置,且反音棉的凹面朝向车内吸声区域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隔声降噪效果较佳,同时能将声音反射至吸声区域,最大程度地减少反射声对于监听的影响,确保制作区监听的声音效果与电视播出效果的一致性。

Interior structure of audio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
本技术涉及音频车内饰
,具体涉及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
技术介绍
音频车一般用于完成电视台高清电视声音的转播、声音后期制作和电台的直播。音频车车体共分为三个工作区,分别为音频制作区、音频导播区和音频备份区(广播区)。在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时,三个区域将同时工作;做电台直播节目时,仅使用音频导播区和备份区(广播区)。其中音频制作区为音频车中空间最大、最重要、利用率最高的部分。音频制作区属于强吸声短混响的工作间,所以此处的隔音效果的好坏以及声音反射角度的问题,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现有的音频车内饰一般采用平面结构不仅隔声降噪效果较差,而且无法很好的将声音反射至吸声区域,从而对于工作人员对声音的监听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其优点是隔声降噪效果较佳,同时能将声音反射至吸声区域,最大程度地减少反射声对于监听的影响,确保制作区监听的声音效果与电视播出效果的一致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安装于车体内壁上,包括设置在车体内壁上的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吸音泡沫、设置在吸音泡沫上的吸音板以及设置在吸音板上的反音棉,所述反音棉为弧形设置,且反音棉的凹面朝向车内吸声区域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外和车内的声音进出车体皆会通过安装板上的吸音泡沫和吸音板,使得声波能迅速有效地进入泡沫体的深层并转变为网格的震动被消耗掉,从而有效地消除反射声波达到较佳的吸音降噪的效果。同时反音棉的凹面朝向车内吸声区域设置,进而将声音反射至吸声区域,最大程度地减少反射声对于监听的影响,确保制作区监听的声音效果与电视播出效果的一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音棉为3D雕刻的聚氨酯海绵造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3D雕刻可根据工作现场的工作需要塑造所需的反音棉造型,方便实用,同时聚氨酯海绵不仅柔软舒适,而且吸音效果较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音棉的外侧包裹有羊毛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羊毛毡的设置不仅能减少外部因素对聚氨酯海绵的影响,延长聚氨酯海绵的使用寿命,而且羊毛毡纤维弹性佳,触感舒服,使得内饰具有良好的观感和触感,同时羊毛毡还具有吸音防震的作用,以进一步提升内饰的吸声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包括木框以及镶嵌于木框上的吸音棉。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音棉的设置能进一步提升吸音泡沫的吸音效果,同时木框的设置,也使得吸音棉和吸音泡沫的安装更加方便和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木框的外层包裹有声学幕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声学幕布的设置可提升木框的吸声降噪性能,同时也能降低因声音的振动对木框与车体连接处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音板包括相互叠设的两块三合板以及夹设在两块三合板之间的橡胶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合板结构较强稳定性能较佳,能够反射和吸收较多的声音,同时橡胶垫具有较佳的弹性使得两块三合板的连接更加稳定、密封性较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合板的四周边侧设置有LED灯带,LED灯带通过截面为L形的固定框安装在三合板的侧壁,LED灯带嵌设在三合板与固定框形成的凹槽里,所述凹槽朝向车体墙面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LED灯带的设置不仅渲染了墙面,而且也照亮了工作空间,对操作者的视觉无眩光刺激,营造了一个较佳的工作环境,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加舒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合板通过铝板与木框固定连接,所述铝板的侧壁与木框的侧壁垂直粘接,铝板与三合板接触的侧壁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合板可稳定的安装在木框上,使得三合板能够支撑起聚氨酯海绵,提升内饰的强度,延长内饰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嵌设有两块吸音棉,连接板的外侧壁包裹有声学幕布,连接板的侧壁通过固定件连接有喇叭,所述喇叭朝向监听区域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音棉和声学幕布的配合使用,能够吸收和反射喇叭产生的绝大部分声音,减少声音的外泄,同时喇叭朝向监听区域设置能将喇叭产生的声音最大程度的传送至监听区域,营造一个较佳的监听环境,进一步的提升监听区域的吸声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的截面为弧形设置,固定件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上,另一端也通过螺栓与喇叭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件的弧形凸起向上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能够稳定的将喇叭固定在连接板上,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和维修以及更换喇叭,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喇叭安装的高度具体选择固定件弧形凸起的大小,以确保喇叭能够始终朝向监听区域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设置吸音泡沫、吸音板以及反音棉,使得内饰隔声降噪效果较佳,同时能将声音反射至吸声区域,最大程度地减少反射声对于监听的影响,确保制作区监听的声音效果与电视播出效果的一致性;二、LED灯带的设置不仅渲染了墙面,而且也照亮了工作空间,对操作者的视觉无眩光刺激,营造了一个较佳的工作环境,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体现LED灯带与凹槽配合关系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体现吸音板与铝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5是体现吸音板与铝板的配合关系的侧视图;图6是体现反音棉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连接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是体现喇叭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11、吸音泡沫;12、木框;121、声学幕布;122、安装孔;13、吸音棉;2、吸音板;21、三合板;22、橡胶垫;23、铝板;24、LED灯带;25、固定框;26、凹槽;3、反音棉;31、羊毛毡;4、连接板;41、喇叭;42、固定件;43、走线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车体内壁上的安装板1、嵌设在安装板1上的三个吸音泡沫11、设置在吸音泡沫11上的吸音板2以及设置在吸音板2上的反音棉3。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板1包括木框12以及镶嵌于木框12上的吸音棉13;木框12的外层包裹有声学幕布121,用以提升木框12的吸声降噪性能,木框12的侧壁与车体的内壁相互粘接;三个吸音泡沫11沿木框12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且吸音泡沫11朝向车体的侧壁与车体内壁相互粘接,吸音泡沫11为矩形设置且吸音泡沫11的尺寸小于木框12设置,木框12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吸音泡沫11的安装孔122(见图4),安装孔122的尺寸与吸音泡沫11的尺寸相适配,安装孔122的侧壁与吸音泡沫11的侧壁粘接固定;吸音棉13位于安装板1下侧的两块吸音泡沫11之间,吸音棉背离车体内壁的侧壁与声学幕布121相互粘接,吸音棉13朝向车体内壁的侧壁与车体内壁相互粘接。车外和车内的声音进出车体皆会通过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车体内壁上的安装板(1)、安装在安装板(1)上的若干吸音泡沫(11)、设置在吸音泡沫(11)上的吸音板(2)以及设置在吸音板(2)上的反音棉(3),所述反音棉(3)为弧形设置,且反音棉(3)的凹面朝向车内吸声区域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车体内壁上的安装板(1)、安装在安装板(1)上的若干吸音泡沫(11)、设置在吸音泡沫(11)上的吸音板(2)以及设置在吸音板(2)上的反音棉(3),所述反音棉(3)为弧形设置,且反音棉(3)的凹面朝向车内吸声区域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反音棉(3)为3D雕刻的聚氨酯海绵造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反音棉(3)的外侧包裹有羊毛毡(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1)包括木框(12)以及镶嵌于木框(12)上的吸音棉(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木框(12)的外层包裹有声学幕布(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吸音板(2)包括相互叠设的两块三合板(21)以及夹设在两块三合板(21)之间的橡胶垫(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音频车的内饰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知己鲁泳王立光雷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光陆通视音频广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