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及玻璃管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201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器件,具体涉及一种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及玻璃管保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片支撑件,所述连接片支撑件被配置为固定安装,所述连接片支撑件的一端通过连接片连接于感温元件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玻璃管保护器包括上述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本实施例提供的玻璃保护器不仅能实现过流保护,并且能够解决因感温元件多次热胀冷缩,导致与金属连接件的接合力下降的问题,从而降低感温元件与金属连接片断开连接的风险。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and glass tube pro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及玻璃管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器件,具体涉及一种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及玻璃管保护器。
技术介绍
保护器是利用感温元件在温度改变时产生变形而动作的温度保护器件。现有技术中感温元件直接与金属连接片连接,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0810057827.0”公开的感温元件与连接片的连接方式,采用该连接方式感温元件经过多次热胀冷缩,会导致与金属连接件的接合力下降,同时,现有技术中连接片只有一个点来承受感温元件运动产生的力,易造成感温元件与金属连接片断开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感温元件与金属连接片易断开连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感温元件连接结构,能降低感温元件与金属连接片断开的风险。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片支撑件,所述连接片支撑件被配置为固定安装,所述连接片支撑件的一端通过连接片连接于感温元件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固定于所述连接片支撑件和/或所述感温元件的上方或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支撑件和所述感温元件连接的端部留有间隙。优选地,感温元件连接结构还包括焊接片,所述焊接片焊接于所述感温元件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感温元件与所述连接片连接部分的下方。优选地,感温元件连接结构还包括焊接片,所述焊接片焊接于所述感温元件的一端且位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连接片支撑件连接部分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感温元件的另外一端固定动触点。进一步地,所述动触点采用铆接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br>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延伸至所述感温元件的温度成型区。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感温元件与金属连接片易断开连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玻璃保护器,能降低感温元件与金属连接片断开的风险。一种玻璃管保护器,包括上述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构。进一步地,玻璃保护器还包括绝缘座,所述连接片支撑件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绝缘座内。进一步地,玻璃保护器还包括静触点支撑件,所述静触点支撑件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绝缘座内。进一步地,所述静触点支撑件的端部固定有静触点,所述静触点与所述动触点相对。进一步地,玻璃保护器还包括玻璃管,所述感温元件、连接片、焊接片和绝缘座内置于所述玻璃管,所述连接片支撑件和静触点支撑件的一端内置于所述玻璃管内,所述连接片支撑件和静触点支撑件的另外一端伸出于所述玻璃管并被配置为连接端脚。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连接片支撑件固定安装,连接片支撑件的一端通过连接连接于感温元件的一端,在感温元件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则进行变形运动,本技术可以通过感温元件与连接片的连接处以及连接片与连接片支撑件的连接处同时受力来支撑感温元件运动,即本技术通过两点来承受感温元件变形产生的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点承受容易导致感温元件与金属连接片断开连接的问题,本技术降低了感温元件脱落的风险,提高了产品使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管保护器的剖面图。图中:1为连接片支撑件,2为连接片,3为感温元件,4为焊接片,5为玻璃管,6为静触点支撑件,7为动触点,8为静触点,9为绝缘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感温元件3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片支撑件1,该连接片支撑件1被配置为固定安装,连接片支撑件1的一端通过连接片2连接于感温元件3的一端,在感温元件3变形运动时,可以通过感温元件3与连接片2的连接处以及连接片2与连接片支撑件1的连接处同时受力来支撑感温元件3运动,感温元件3变形运动产生的力由两点承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点承受容易导致感温元件3与金属连接片2断开连接的问题,本技术降低了感温元件3脱落的风险,提高了产品使用稳定性。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连接片2固定于连接片支撑件1和/或感温元件3的上方或下方,连接片2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钎焊、焊接、粘接和铆接,优选的,连接片2固定于连接片支撑件1和感温元件3的上方。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连接片支撑件1和感温元件3连接的端部留有间隙,该间隙的作用是形成连接片2的弯曲变形的让位空间,连接片2在该空间段易于形成弯曲,使得感温元件3在变形时应力通过连接片2分担,尤其是现有技术中单个点的集中应力点被分散到连接片2两端的两个应力点,大大减小单个应力点易脱落的概率,提高整体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焊接片4,焊接片4焊接于感温元件3的一端且位于感温元件与连接片2连接部分的下方或者焊接片4焊接于感温元件3的一端且位于连接片2与连接片支撑件1连接部分的上方,焊接片4用于防止感温元件3与连接片支撑件1的连接部分脱落或者焊接片4用于防止连接片2与连接片支撑件1的连接部分脱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焊接片4的目的在于对应力点的加固,如图2所示,在连接片2的应力点处加装焊接片4,可以增加应力点处的抗疲劳变形,同时应力点处的变形量相应会减小,从而减小变形过程中应力点处的受力,提高稳固度,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焊接片4也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替换,只要能实现应力点的加固作用即可,具体不做限定。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感温元件3的另外一端固定动触点7,动触点7采用铆接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连接片2延伸至感温元件3的温度成型区,连接片2延伸至温度成型去可以将更快的对感温元件3进行散热,便于感温元件3尽快复位,也就是本实施例的连接片2不仅能够起到保护感温元件3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快速散热的作用,大大提高产品的性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玻璃管保护器,包括上述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如图3所示,还包括绝缘座9,连接片支撑件1的一部分固定在绝缘座9内,绝缘座9形成对连接片支撑件1的固定。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静触点支撑件6,静触点支撑件6的一部分固定在绝缘座9内,绝缘座9形成对静触点支撑件6的固定。进一步地,静触点支撑件6的端部固定有静触点8,静触点8与动触点7相对。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玻璃管5,感温元件3、连接片2、焊接片4和绝缘座9内置于玻璃管5,连接片支撑件1和静触点8支撑件6的一端内置于玻璃管5内,连接片支撑件1和静触点8支撑件6的另外一端伸出于玻璃管5并被配置为连接端脚。进一步地,玻璃管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口,使得玻璃管5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并且设置该空间为真空或充有一定比例的惰性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片支撑件(1),所述连接片支撑件(1)被配置为固定安装,所述连接片支撑件(1)的一端通过连接片(2)连接于感温元件(3)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片支撑件(1),所述连接片支撑件(1)被配置为固定安装,所述连接片支撑件(1)的一端通过连接片(2)连接于感温元件(3)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2)固定于所述连接片支撑件(1)和/或所述感温元件(3)的上方或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支撑件(1)和所述感温元件连接的端部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片(4),所述焊接片(4)焊接于所述感温元件(3)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感温元件(3)与所述连接片(2)连接部分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片(4),所述焊接片(4)焊接于所述感温元件(3)的一端且位于所述连接片(2)与所述连接片支撑件(1)连接部分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元件(3)的另外一端固定动触点(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温元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7)采用铆接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毅陈宏史叶萍成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