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忠强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警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03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标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警航器,包括警航器本体,警航器本体包括交叉布置的第一警航牌和第二警航牌,第一警航牌和第二警航牌的侧面均设有发光单元,警航器本体的上端依次设有动能转化装置和电缆夹具,警航器本体与电缆夹具相对转动,动能转化装置与发光单元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风能的作用下,警航器本体相对电缆夹具转动,并通过动能转化装置实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有效利用电缆悬挂高空并且风能资源丰富的特点,为发光单元供电工作,实现警航器的警示功能;另外,警航器本体在风能的作用下旋转,能使发光单元旋转的过程中在各个方位均可观测到,从而达到全方位无视觉差异的警示效果。

A new type of warning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警航器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标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警航器。
技术介绍
高压输配电线路的杆塔高度最高已达到110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低空飞行开放,各类飞行器数量越来越多,使用频率越来高,在农业、观光、摄影等诸多方面低空飞行活动也越来越活跃。低空飞行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安全问题,例如,有的电缆跨江、跨海空中架线,如果没有适当的标识来提醒飞行器驾驶员和船舶驾驶员电力线路所在的位置、所处的高度,将严重影响飞行器和船舶安全以及正常电力供应。目前,国内外电力输送网的解决方案就是在高压输电线的防雷缆上等距安装航空警示球,即警航器。而现有的警航器一般是采用预绞丝线夹将其固定安装在防雷缆上,且需要将警示球上的发光单元电连接到电网的电缆上,容易影响电缆电力的传输,安装时,需要人工通过滑车、直升机、升降梯等设备到缆线中部悬挂,属于高空作业,施工极为不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此外,还会因为施工人员的技术熟练水平和负责程度不同出现安装质量的不同,而且预绞丝线夹的固定点外露于警航器外,容易受环境气候以及鸟在预绞丝线上逗留泄粪造成锈蚀、预绞丝线松脱等现象的影响。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警示球体积较大,在工人安装时的便捷程度较低,且警示球相对电缆位置固定,因此为了全方位能观测到警示球,需要在警示球的多个位置设置发光单元,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提高安装便捷性,减少能耗,同时提高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新型警航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警航器,包括警航器本体,所述警航器本体包括交叉布置的第一警航牌和第二警航牌,所述第一警航牌和第二警航牌的侧面均设有发光单元,所述警航器本体的上端依次设有用于将动能转化成电能的动能转化装置和用于与电缆连接的电缆夹具,所述警航器本体与电缆夹具相对转动,所述动能转化装置与发光单元电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警航牌与第二警航牌呈十字状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警航牌和第二警航牌均为圆形状。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为LED灯,所述LED灯与动能转化装置电连接。可选的,还包括感应控制组件,所述感应控制组件包括物体感应器和PLC控制单元,所述物体感应器通过PLC控制单元与发光单元电性连接。可选的,还包括蓄电池,所述发光单元、蓄电池和动能转化装置依次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动能转化装置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与警航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定子与电缆夹具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和定子相对转动。可选的,所述电缆夹具包括弹性件、左边夹、连接架和右边夹,所述左边夹和右边夹均转动连接于连接架且对称布置,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左边夹和右边夹连接。可选的,所述左边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右边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电缆的容纳腔。可选的,所述左边夹和右边夹均设有用于握持的手柄。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交叉布置的第一警航牌和第二警航牌,形成类似风扇叶的结构,且警航器本体与电缆夹具相对转动,在风能的作用下,警航器本体相对电缆夹具转动,并通过动能转化装置实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有效利用电缆悬挂高空并且风能资源丰富的特点,为发光单元供电工作,实现警航器的警示功能,,无需将发光单元与悬挂的电缆连接,避免影响电缆的电力传输,且警航器本体转动过程中,设置在警航器本体上的发光单元容易形成全方位的观测点被观测到,有助于减少发光单元的设置,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另外,警航器本体在风能的作用下旋转,能使发光单元旋转的过程中在各个方位均可观测到,从而达到全方位无视觉差异的警示效果;且本技术的警航器同构电缆夹具安装,安装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电缆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警航器本体,11、第一警航牌,12、第二警航牌,2、发光单元,3、动能转化装置,4、蓄电池,5、电缆夹具,51,弹性件,52、左边夹,521、第一凹槽,53、右边夹,531、第二凹槽,54、连接架,55、手柄,6、物体感应器,7、PLC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警航器,包括警航器本体1,警航器本体1包括交叉布置的第一警航牌11和第二警航牌12,第一警航牌11和第二警航牌12的侧面均设有发光单元2,警航器本体1的上端依次设有用于将动能转化成电能的动能转化装置3和用于与电缆连接的电缆夹具5,警航器本体1与电缆夹具5相对转动,动能转化装置3与发光单元2电连接。本技术通过交叉布置的第一警航牌11和第二警航牌12,形成类似风扇叶的结构,且警航器本体1与电缆夹具5相对转动,在风能的作用下,警航器本体1相对电缆夹具5转动,并通过动能转化装置3实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有效利用电缆悬挂高空并且风能资源丰富的特点,为发光单元2供电工作,实现警航器的警示功能,无需将发光单元2与悬挂的电缆连接,避免影响电缆的电力传输,且警航器本体1转动过程中,设置在警航器本体1上的发光单元2容易形成全方位的观测点被观测到,有助于减少发光单元2的设置,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另外,警航器本体1在风能的作用下旋转,能使发光单元2旋转的过程中在各个方位均可观测到,从而达到全方位无视觉差异的警示效果;且本技术的警航器同构电缆夹具安装,安装方便快捷。具体的,第一警航牌11与第二警航牌12呈十字状设置,使警航器本体1在受到风能驱动时,受力更均匀,从而使警航器本体1转动过程更稳定,减少警航器本体1在风能驱动下不规则的晃动,进一步的,第一警航牌11和第二警航牌12均为圆形状,其中,第一警航牌11和第二警航牌12的直径均为40-110cm,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306树脂苯酐、固化剂以及着色剂注塑成型,使其外表美观、结构轻巧、操作方便,具备优良的机械电气性能,适合各种高压调节条件下使用,绝缘性能良好,使用安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警航牌11和第二警航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警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警航器本体,所述警航器本体包括交叉布置的第一警航牌和第二警航牌,所述第一警航牌和第二警航牌的侧面均设有发光单元,所述警航器本体的上端依次设有用于将动能转化成电能的动能转化装置和用于与电缆连接的电缆夹具,所述警航器本体与电缆夹具相对转动,所述动能转化装置与发光单元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警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警航器本体,所述警航器本体包括交叉布置的第一警航牌和第二警航牌,所述第一警航牌和第二警航牌的侧面均设有发光单元,所述警航器本体的上端依次设有用于将动能转化成电能的动能转化装置和用于与电缆连接的电缆夹具,所述警航器本体与电缆夹具相对转动,所述动能转化装置与发光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警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警航牌与第二警航牌呈十字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警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警航牌和第二警航牌均为圆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警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为LED灯,所述LED灯与动能转化装置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新型警航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控制组件,所述感应控制组件包括物体感应器和PLC控制单元,所述物体感应器通过PLC控制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忠强
申请(专利权)人:韩忠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