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用微型除臭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98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冰箱用微型除臭杀菌装置,其特征是:设置风道,并在风道中设置循环风扇,处在不同位置上的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分别与冰箱间室连通;采用由具有网孔状结构的光触媒和对光触媒进行照射的紫外灯构成除臭杀菌机构,该除臭杀菌机构于风道中,并以光触媒横隔在风道中。设置风扇和紫外灯定时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高效地去除电冰箱内因食物存放混杂等造成的异味,并能有效杀死电冰箱内食物表面、箱体表面及空气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对电冰箱内部进行除臭杀菌的一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冰箱内日常储存的食物品种和数量相对越来越多,各种食物的气味相互混杂,久而久之就导致在电冰箱内产生一种非常难闻的气味,同时由于电冰箱内食物的不断更换,不可避免地使电冰箱内部携带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细菌等,这些细菌在电冰箱中不断繁殖,必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防止浮游菌导致的食品二次污染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采用在电冰箱内安装除臭器的方法,但除臭器属于被动除臭,并不能杀菌,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失去其活性以后,除臭效果也不佳。也有采用高压放电等方法获取臭氧,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对电冰箱进行除臭杀菌,但一般使用手动方式来启动除臭功能,在闻到电冰箱内有异味时才想起需要除臭,而且高压放电元件在电冰箱这一潮湿环境中极易损坏,故应用并不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冰箱用微型除臭杀菌装置,以便能快速、高效地去除电冰箱内因食物存放混杂等造成的异味,并能有效杀死电冰箱内食物表面、箱体表面及空气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是a、设置风道,并在风道中设置循环风扇,处在不同位置上的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分别与冰箱间室连通;b、采用由具有网孔状结构的光触媒和对光触媒进行照射的紫外灯构成除臭杀菌机构,该除臭杀菌机构于风道中,并以光触媒横隔在风道中。c、设置循环风扇和紫外灯的定时控制电路。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通过设置定时控制电路,采用主动的方式进行除臭杀菌,通过空气循环使得除臭杀菌无死角。2、本技术可以成为独立机构直接放置在冰箱间室中,对该冰箱间室进行除臭杀菌,也可以应用在风冷式冰箱中,将其风道直接连通至冰箱各间室,同时对冰箱各间室进行除臭杀菌。3、本技术采用由光触媒和紫外灯构成的除臭杀菌机构,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效率高、经久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在风冷式冰箱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结构控制电路原理图。图中标号1风道、2循环风扇、3风道入口、4风道出口、5光触媒、6紫外灯、7冰箱胆体、8电路板、9冷藏箱、10冷冻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是独立于电冰箱箱体以外的除臭杀菌装置,主要用于电冰箱的冷藏室,直接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进行使用。参见图1,设置风道1,并在风道1中设置循环风扇2,处在不同位置上的风道入口3和风道出口4分别与冰箱间室连通。循环风扇2可以安装在风道入口3或风道出口4处,也可以安装在风道1中。图1中所示,采用由光触媒5和紫外灯6构成的除臭杀菌机构,该除臭杀菌机构于风道1中,并以光触媒5横隔在风道1中。具体实施中,光触媒5采用纳米材料制成,为网孔状结构,其网孔与光触媒表面有一角度。紫外灯6外形结构可以为扁平状,其扁平形状与光触媒的表面平面相似,扁平面与光触媒的表面基本平行,以使紫外灯6发出的紫外线光能够最大限度地照射在光触媒5表面。具体实施中,装置有电源电路和定时控制电路的电路板8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风道1内侧壁上,风道壳体可以由ABS材料制成,应能遮挡住紫外灯所发出的紫外线光。使用中,紫外灯6发出波长一定的紫外线光,照射在光触媒5上,同时紫外线光激发空气中的氧气产生臭氧。在紫外线光的照射下可使光触媒5的表面及其附近空气中的水和氧气产生活性氧和氢氧根,杀死因空气循环吸附在光触媒5表面的细菌;与紫外灯6工作的同时,风扇2迫使冰箱间室内含有细菌的腐臭空气进入风道1,经过风道1之后,含有臭氧和活性氧的新鲜空气重新被送入冰箱间室内,如此循环,即可有效地达到除臭杀菌的目的。参见图2,具体实施中,设置风扇2和紫外灯6的定时控制电路。220V交流电源经过T1变压器、由D1~D4整流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和C1、C2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被转换成直流电源。直流电源与IC1稳压集成电路KA78R12的输入端相连接,IC1稳压集成电路KA78R12的控制端与定时器电路的输出相连接,根据定时器电路输出的高低电平电压控制IC1稳压集成电路KA78R12的+12V电压输出。D5、IC2可编程计数器MC14536、IC3可编程计数器MC14536和IC4四位二输入与非门共同构成定时器电路,其输出与IC1的控制端相连接,定时控制IC1的输出端电压。L1电感、R1电阻、R2电阻、Q1三极管、Q2三极管、C5电容器和T2升压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共同构成振荡电路,使得变压器T2的输出端输出一较高频率的正弦波电压,T2升压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经过C6电容器和C7电容器与紫外灯6相连接。直流循环风扇2通过引线与IC1的输出直接相连接,可保证循环风扇2与紫外灯6能够同步工作。实施例2参见图3,本实施例针对风冷冰箱用,可同时对电冰箱的冷藏室和冷冻室进行除臭杀菌。在本实施例中,循环风扇2为系统风扇,风道1位于冰箱胆体7中,风道入口3和风道出口4通过冰箱胆体7中的管路分别与冰箱的冷藏箱9和冷冻箱10连通。本实施例可以设置如4所示的定时控制电路,220V交流电源经过T3变压器、由D6~D9整流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和C8、C9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被转换成直流电源。直流电源与IC5稳压集成电路KA78R12的输入端相连接,IC5稳压集成电路KA78R12的控制端与IC8D与非门的输出相连接,IC8D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到IC8A与非门的输出端,IC8A与非门的输入分别与定时器电路IC2可编程定时器MC14536的输出端和风扇运行检测电路IC9光耦NEC2501的输出端相连接,根据定时器电路输出的高低电平电压和风扇运行检测电路输出的高低电平电压共同控制IC5稳压集成电路KA78R12的+12V电压输出。IC9光耦NEC2501的输入通过R3电阻与控制循环风扇2运行的电源相连接,其输出通过R4电阻和R5电阻分压后与IC9A与非门的一输入端相连接。D10、IC6可编程定时器MC14536、IC7可编程定时器MC14536和IC8四位二输入与非门CD4011共同构成定时器电路,其输出与IC5的控制端相连接,定时控制IC5的输出端电压。L2电感、R6电阻、R7电阻、Q3三极管、Q4三极管、C12电容器和T4升压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共同构成振荡电路,使得T4的输出端输出一较高频率的正弦波电压,T4升压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经过C13电容器和C14电容器与紫外灯6相连接。权利要求1.冰箱用微型除臭杀菌装置,其特征是a、设置风道(1),并在风道(1)中设置循环风扇(2),处在不同位置上的风道入口(3)和风道出口(4)分别与冰箱间室连通;b、采用由具有网孔状结构的光触媒(5)和对光触媒(5)进行照射的紫外灯(6)构成除臭杀菌机构,该除臭杀菌机构于风道(1)中,并以光触媒(5)横隔在风道(1)中;c、设置循环风扇(2)和紫外灯(6)的定时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用微型除臭杀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具有网孔状结构的光触媒(5)为纳米材料光触媒。专利摘要冰箱用微型除臭杀菌装置,其特征是设置风道,并在风道中设置循环风扇,处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冰箱用微型除臭杀菌装置,其特征是:a、设置风道(1),并在风道(1)中设置循环风扇(2),处在不同位置上的风道入口(3)和风道出口(4)分别与冰箱间室连通;b、采用由具有网孔状结构的光触媒(5)和对光触媒(5)进行照射的紫外 灯(6)构成除臭杀菌机构,该除臭杀菌机构于风道(1)中,并以光触媒(5)横隔在风道(1)中;c、设置循环风扇(2)和紫外灯(6)的定时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