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培训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位于固定座外部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筒,所述固定座的内壁开设有数量为四个的滑槽,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外部延伸至四个滑槽内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固定座并延伸至限位筒内部的连接杆,所述限位筒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滑轮。该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占用空间较小,生产成本更低,且对于不同空间及环境均可适用,降低了度使用者动作的阻碍,减少腰部负担,提高使用者的训练操作体验。
A teaching and training device based on V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培训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
技术介绍
VR即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与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
,在医护、体操与格斗等教学培训中,已经使用VR系统进行教学培训,来提高学习者的记忆操作能力。根据中国专利CN208848426U一种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具有防止VR手柄与墙体碰撞,避免设备损坏的优点,但其空间占用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无法对不同环境均适用,且其较大的增加了使用者腰部负担,重影响使用体验,故而提出了一种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具备适用性强等优点,解决了空间占用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无法对不同环境均适用,且其较大的增加了使用者腰部负担,重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适用性强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位于固定座外部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筒,所述固定座的内壁开设有数量为四个的滑槽,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外部延伸至四个滑槽内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固定座并延伸至限位筒内部的连接杆,所述限位筒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滑轮,所述固定座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套设于连接杆的外部且顶端与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过滑轮的相对侧延伸至限位筒下方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嵌设有护板,所述固定板的右端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放置袋,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护板的顶部与底部并延伸至固定板左侧的第一连接带,所述固定板的背面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护板的顶部与底部并延伸至固定板左侧的第二连接带。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呈环形等角度均匀分布,四个所述滑槽在固定座的内部呈等九十度环形分布。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延伸至四个滑槽内部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均与滑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滑轮的外部均开设有圆弧状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相对一侧均以同一点作为圆心。优选的,所述护板呈U型设置,所述连接片的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绳的底端通过通孔与连接片绑扎。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毛刺布,所述第二连接带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贴毛布。(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通过安装板与安装孔将固定座固定在墙壁顶部,将连接绳调整至适用环境空间长度,并将其通过连接片与固定板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将底部的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通过腰腹两侧进行粘接,顶部的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通过腋下进行粘接,此时护板覆于使用者的背部,使用者可以拿取插置在两个放置袋内部的VR手柄等体感设备进行练习操作,而当使用者在即将离开可允许使用范围时,连接绳通过滑轮将拉力变为竖直,并带动连接杆下移,活动板在限位槽的限位下向下移动,挤压复位弹簧,使用者感受到拉力后即可知道活动位置即将超出范围,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占用空间较小,生产成本更低,且对于不同空间及环境均可适用,降低了度使用者动作的阻碍,减少腰部负担,提高使用者的训练操作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滑轮仰视图。图中:1安装板、2固定座、3安装孔、4限位筒、5滑槽、6活动板、7连接杆、8滑轮、9复位弹簧、10连接绳、11连接片、12固定板、13护板、14放置袋、15第一连接带、16第二连接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位于固定座2外部的安装孔3,固定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筒4,固定座2的内壁开设有数量为四个的滑槽5,安装孔3呈环形等角度均匀分布,四个滑槽5在固定座2的内部呈等九十度环形分布,固定座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外部延伸至四个滑槽5内部的活动板6,活动板6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延伸至四个滑槽5内部的限位片,限位片均与滑槽5相适配,活动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固定座2并延伸至限位筒4内部的连接杆7,限位筒4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滑轮8,滑轮8的外部均开设有圆弧状的弧形槽,弧形槽的相对一侧均以同一点作为圆心,固定座2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套设于连接杆7的外部且顶端与活动板6底部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9,连接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过滑轮8的相对侧延伸至限位筒4下方的连接绳10,连接绳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11,连接片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左侧嵌设有护板13,护板13呈U型设置,连接片1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连接绳10的底端通过通孔与连接片11绑扎,固定板12的右端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放置袋14,固定板1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护板3的顶部与底部并延伸至固定板12左侧的第一连接带15,固定板12的背面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护板3的顶部与底部并延伸至固定板12左侧的第二连接带16,第一连接带1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毛刺布,第二连接带16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贴毛布,通过安装板1与安装孔3将固定座2固定在墙壁顶部,将连接绳10调整至适用环境空间长度,并将其通过连接片11与固定板12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将底部的第一连接带15与第二连接带16通过腰腹两侧进行粘接,顶部的第一连接带15与第二连接带16通过腋下进行粘接,此时护板13覆于使用者的背部,使用者可以拿取插置在两个放置袋14内部的VR手柄等体感设备进行练习操作,而当使用者在即将离开可允许使用范围时,连接绳10通过滑轮8将拉力变为竖直,并带动连接杆7下移,活动板6在限位槽5的限位下向下移动,挤压复位弹簧9,使用者感受到拉力后即可知道活动位置即将超出范围,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占用空间较小,生产成本更低,且对于不同空间及环境均可适用,降低了度使用者动作的阻碍,减少腰部负担,提高使用者的训练操作体验。综上所述,该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位于固定座(2)外部的安装孔(3),所述固定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筒(4),所述固定座(2)的内壁开设有数量为四个的滑槽(5),所述固定座(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外部延伸至四个滑槽(5)内部的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固定座(2)并延伸至限位筒(4)内部的连接杆(7),所述限位筒(4)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滑轮(8),所述固定座(2)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套设于连接杆(7)的外部且顶端与活动板(6)底部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9),所述连接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过滑轮(8)的相对侧延伸至限位筒(4)下方的连接绳(10),所述连接绳(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11),所述连接片(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左侧嵌设有护板(13),所述固定板(12)的右端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放置袋(14),所述固定板(1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护板(13)的顶部与底部并延伸至固定板(12)左侧的第一连接带(15),所述固定板(12)的背面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护板(13)的顶部与底部并延伸至固定板(12)左侧的第二连接带(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VR系统的教学培训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位于固定座(2)外部的安装孔(3),所述固定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筒(4),所述固定座(2)的内壁开设有数量为四个的滑槽(5),所述固定座(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外部延伸至四个滑槽(5)内部的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固定座(2)并延伸至限位筒(4)内部的连接杆(7),所述限位筒(4)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滑轮(8),所述固定座(2)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套设于连接杆(7)的外部且顶端与活动板(6)底部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9),所述连接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过滑轮(8)的相对侧延伸至限位筒(4)下方的连接绳(10),所述连接绳(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11),所述连接片(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左侧嵌设有护板(13),所述固定板(12)的右端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放置袋(14),所述固定板(1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护板(13)的顶部与底部并延伸至固定板(12)左侧的第一连接带(15),所述固定板(12)的背面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昇科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