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表用的四面包加长型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930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电表用的四面包加长型端子,包括公头接入端、连接段以及尾端,所述尾端用于与智能电表连接,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公头接入端和尾端,所述公头接入端用于与公头连接,所述公头接入端包括第一底壁、从所述第一底壁的一个侧边向前竖立设置的第一侧壁、从所述第一侧壁延伸设置的顶壁、从所述第一底壁的另一个侧边向前竖立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顶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之上并与所述第一底壁平行,组成所述公头接入端的壁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夹持公头公针的夹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能电表用的四面包加长型端子设有四面包围型的公针接触结构,使得公针在对插使用时与端子形成360度的接触,接触面积更大,性能更稳定,导电性能更佳,传输性能更强。

A kind of extended four bread terminal for intelligent electric 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表用的四面包加长型端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接插件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表用的四面包加长型端子。
技术介绍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为了将这些数据共享,智能电表就需要专门的数据接口,需要专用的连接端子。现有的智能电表用连接器中的端子使用传统设计,与数据传输公头的接触面积小,导电性能差,传输性能弱,而且端子的强度不足,使用后容易出现变形、歪针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端子与公头的公针接触面积小,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面包加长型端子,设有四面包围型的公针接触结构,使得公针在对插使用时与端子形成360度的接触,接触面积更大,性能更稳定。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电表用的四面包加长型端子,所述四面包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表用的四面包加长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面包加长型端子包括公头接入端(1)、连接段(2)以及尾端(3),所述尾端(3)用于与智能电表连接,所述连接段(2)连接所述公头接入端(1)和尾端(3),所述公头接入端(1)用于与公头连接,所述公头接入端(1)包括第一底壁(11)、从所述第一底壁(11)的一个侧边向前竖立设置的第一侧壁(12)、从所述第一侧壁(12)延伸设置的顶壁(13)、从所述第一底壁(11)的另一个侧边向前竖立设置的第二侧壁(14),所述顶壁(13)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11)之上并与所述第一底壁(11)平行,组成所述公头接入端(1)的壁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夹持公头公针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表用的四面包加长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面包加长型端子包括公头接入端(1)、连接段(2)以及尾端(3),所述尾端(3)用于与智能电表连接,所述连接段(2)连接所述公头接入端(1)和尾端(3),所述公头接入端(1)用于与公头连接,所述公头接入端(1)包括第一底壁(11)、从所述第一底壁(11)的一个侧边向前竖立设置的第一侧壁(12)、从所述第一侧壁(12)延伸设置的顶壁(13)、从所述第一底壁(11)的另一个侧边向前竖立设置的第二侧壁(14),所述顶壁(13)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11)之上并与所述第一底壁(11)平行,组成所述公头接入端(1)的壁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夹持公头公针的夹持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包加长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底壁(11)上的第一夹持弹片(11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2)上的第二夹持弹片(121)、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14)上的第三夹持弹片(141)以及设置在所述顶壁(13)上的第四夹持弹片(131),所述第一夹持弹片(111)、第二夹持弹片(121)、第三夹持弹片(141)以及第四夹持弹片(131)分别从所在的壁面向上伸出,所述第一夹持弹片(111)上端部弯曲且向前凸起,所述第二夹持弹片(121)上端部弯曲且向右侧凸起,所述第三夹持弹片(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坚波王伟易裕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锦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