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发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84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发泡装置,包括底座、发泡模具、支撑臂、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的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其中下模具固定在底座上,上模具的后端与下模具的后端枢接;支撑臂下端枢接在底座上;第一气缸的一端与上模具的前端枢接,另一端与支撑臂上端枢接;第二气缸的一端与支撑臂上端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发泡模具的上下模具张开角度大于120°,注料机能够移动到模具正上方向模具中心进行注料,进而保证了发泡的均匀性,模具闭合更严密,防止发泡剂泄露,保证生产质量;自动化程度更高,由机械气缸代替手动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A foaming device for auto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发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发泡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配件发泡工艺原始设备有链条式发泡生产线、转盘式发泡生产线、手工发泡工艺等,以上三种工艺各有利弊。链条式发泡生产线投资大,设备庞大导致所需的生产场地大,一般中小企业很难承受资金的压力,所以目前国内只有比较权威的公司才拥有和使用这种工艺。转盘式生产工艺投资中等,但设备庞大对生产场地要求比较大,并且操作者需要手动开启和闭合模具,因此劳动强度相当大,操作者一般是男性并且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这在企业用工方面也是一种难以克服的困难。手工发泡工艺所需设备体积较小,目前在很多中小规模企业运用的比较多,但是其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同样需要手动开合模具,因此员工劳动强度大,如果为达到生产经营的要求,按平均每天每人生产400件产品的劳动强度计算,每天每人需要开合模具800次,平均36秒就要手工开闭模具一次,这种劳动强度对员工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的,而且目前对于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来说大多数是女员工占员工比例70%左右,生产任务几乎难以完成,这三种工艺方法都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现有的发泡设备还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发泡设备需要与注料机配合使用,通过注料机将发泡物料注入模具内,再将模具闭合进行发泡,而现有发泡设备模具的开合角较小,通常小于60°,注料机的机头较大,而注料点是模具的中心,模具阻碍了注料机的移动路径,导致注料机无法完全移动到模具正上方并向模具中心进行注料,因此会影响发泡效果,导致发泡不均匀,降低产品质量。专利技术内容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把大台面生产调整为小的生产单元,把原来几个模具放在一个模架上改造成每个模具用自己的生产动作单元完成生产工艺要求,并可随机调整工艺条件来保证不同产品的性能要求,同时改进发泡模具的开合装置的结构,增大模具的开合角度。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发泡装置,包括底座、发泡模具、支撑臂、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的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其中下模具固定在底座上,上模具的后端与下模具的后端枢接;支撑臂下端枢接在底座上;第一气缸的一端与上模具的前端枢接,另一端与支撑臂上端枢接;第二气缸的一端与支撑臂上端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底座上。所述的发泡模具上设有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锁钩和锁基座,其中锁钩的后端枢接在上模具的前端,锁基座固定在下模具的前端,锁钩能够勾住锁基座使上模具和下模具锁紧。所述的锁基座上设有矩形锁止板,所述的锁止板前后倾斜设置;锁钩为C型钩状,锁钩的下端能钩住锁基座的锁止板;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锁钩的上部枢接,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能够推拉锁钩绕锁钩后端的枢接轴旋转。本技术还包括控制器、气动电磁阀、空气压缩机和电源,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空气管路分别与气动电磁阀相连,气动电磁阀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控制器通过控制线路与气动电磁阀和空气压缩机相连;控制器、气动电磁阀、空气压缩机分别通过通电线路与电源相连。所述的控制器包括气动开关、手动开关和时间继电器,气动开关和手动开关分别与气动电磁阀相连,时间继电器与气动开关相连。所述的手动开关设在支撑底座的架体上,手动开关可以是按动式或脚踏式,方便操作人员触发开关。本技术所述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控制器、气动电磁阀、空气压缩机均为现有设备,具体型号不在此赘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气动电磁阀将空气压缩机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前缸连通,由空气压缩机向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前缸内充气,使伸缩杆处于回缩状态,第二气缸拉动支撑臂后仰,支撑臂带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拉动发泡模具的上模具沿枢轴向上旋转,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充分张开;由操作员将汽车配件扣装在上模具内,并操作注料机向下模具的模具腔内注入一定量的PUR发泡物料,注料后按动控制器的手动开关,控制气动电磁阀将空气压缩机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后缸连通,向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后缸内充气,使伸缩杆伸出,第二气缸推动支撑臂向前旋转,支撑臂带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推动发泡模具的上模具沿枢轴向下旋转,使上模具和下模具闭合;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继续伸长,推动锁钩绕其枢轴下旋,勾住锁基座的锁止板并卡紧,保证上模具和下模具完全紧密闭合,之后由发泡模具的加热装置使发泡物料充分发泡;事先在控制器中的时间继电器设定加热发泡的时间,根据时间继电器预设的时间进行控制,当到达充分发泡的时间时,时间继电器输出信号给气动开关,由气动开关控制气动电磁阀将空气压缩机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前缸连通,由空气压缩机向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前缸内充气,使伸缩杆处于回缩状态,第二气缸拉动支撑臂后仰,支撑臂带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拉动锁钩向上旋转脱离锁基座的锁止板,进而拉动发泡模具的上模具沿枢轴向上旋转,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充分张开,操作员取下发泡好的汽车配件,并清理下模具模具腔内的发泡残留物,准备进行下一次注料加工工作,至此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并如此往复进行下一次工作循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发泡装置,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把大台面生产调整为小的生产单元,可调整工艺条件比如模具型号来保证不同产品的性能要求,可根据生产需要和场地大小将数组发泡装置随意放置,一字排开或呈弧形排开,如弧形排开,只需将注料机设置在弧心处即可对一排发泡装置进行注料,更能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能够保证发泡模具的上下模具张开角度大于120°,注料机能够移动到模具正上方向模具中心进行注料,进而保证了发泡的均匀性,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的锁紧装置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将模具锁紧或打开,并且由于锁止板倾斜设置,锁钩越向下移动锁得越紧,模具闭合更严密,防止发泡剂泄露,保证生产质量;自动化程度更高,由机械气缸代替手动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发泡时间,保证发泡效果统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具张开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具闭合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1、底座2、支撑臂3、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上模具6、下模具7、锁钩8、锁基座9、第一枢接点10、锁止板11、第二枢接点12、控制器13、气动电磁阀14、空气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发泡装置,包括底座1、发泡模具、支撑臂2、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4,所述的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具5和下模具6,其中下模具6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上模具5的后端与下模具6的后端通过枢轴连接;支撑臂2下端通过枢轴枢接在底座1上;第一气缸3的伸缩杆前端与上模具5的前端枢接,第一气缸3的后端与支撑臂2的上端枢接;第二气缸4的伸缩杆前端与支撑臂2上端枢接,第二气缸4的后端枢接在底座1上。所述的发泡模具上设有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锁钩7和锁基座8,其中锁钩7的后端枢接在上模具5的前端,枢接位置为第一枢接点9,锁基座8固定在下模具6的前端,所述的锁基座8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发泡模具、支撑臂、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的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其中下模具固定在底座上,上模具的后端与下模具的后端枢接;支撑臂下端枢接在底座上;第一气缸的一端与上模具的前端枢接,另一端与支撑臂上端枢接;第二气缸的一端与支撑臂上端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发泡模具、支撑臂、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的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其中下模具固定在底座上,上模具的后端与下模具的后端枢接;支撑臂下端枢接在底座上;第一气缸的一端与上模具的前端枢接,另一端与支撑臂上端枢接;第二气缸的一端与支撑臂上端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模具上设有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锁钩和锁基座,其中锁钩的后端枢接在上模具的前端,锁基座固定在下模具的前端,锁钩能够勾住锁基座使上模具和下模具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基座上设有矩形锁止板,锁止板前后倾斜设置;锁钩为C型钩状,锁钩的下端能钩住锁基座的锁止板;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锁钩的上部枢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航冯敏迟宝荣
申请(专利权)人:辽源市宏源祥汽车零部件制造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